77高考
幸运的 1 / 272970
人物小档案
胡玉留
1951年3月出生。
1977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毕业后分配至溧水县中当语文教师。
1984年调入镇江市农行,参与创办农村金融干部学校,并在这所学校一直工作至退休。
今年67岁的胡玉留,退休前任镇江农业银行所属农村金融干部学校副校长。从地方学校到行业学校,胡玉留几十年都在从事教育,这对他而言,可谓善始善终的“专业对口”。因为,胡玉留当年大学读的正是师范院校。
准确地讲,真正关乎胡玉留命运变局的一次重要转折,发生在41年前的1977年。这一年,胡玉留参加高考。这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有幸搭上了“头班车”。这不仅是胡玉留个人命运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整个中国命运中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高考制度已停摆长达11年之久!
那个混乱而漫长的历史阶段,教育战线受到破坏是“全链条”的。1966年,胡玉留初中一毕业就遭遇“文革”,从而与高中失之交臂。这个时候的胡玉留,还基本就是个孩子,没有可能在深层次上规划自己的人生,只能在时代的裹挟下被动前行。
胡玉留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1968
满怀“革命的憧憬”,成为第一批下放知青
1968年8月30日,17岁的胡玉留满怀“革命的憧憬”,背着铺盖来到原丹阳县吕城公社洪家大队马元里生产队,成为“文革”中镇江地区第一批下放知青中的一员。过了个把月时间,比胡玉留大3岁的三哥也来到同一公社的另一个大队插队。三哥是省镇中的高中毕业生。
和所有知青一样,从落户农村(办理户口迁移)这天开始,城镇居民胡玉留就“改头换面”地过上了农民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岁数增长,胡玉留逐渐冷却了最初的沸腾热血,开始对人生有了一些深度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是内心深处的某种焦灼与迷茫。在长满庄稼和野菜的“广阔天地”里,胡玉留越来越感到难以安放自己“大有作为”的理想抱负。
1971
貌似能够改变命运的一丝政策曙光照了过来
1971年,貌似能够改变命运的一丝政策曙光,突然向胡玉留、当然也向“胡玉留们”照了过来。
1966
大学全面停招。
1970
先在北大、清华试点后,中国的高校从这一年开始普招“工农兵大学生”:不用考试,一层一级推荐上大学。
1971
洪家大队便把极其珍贵的唯一推荐名额,给了各方面都表现甚佳的胡玉留。然而最终,曙光在胡玉留身上只是昙花一现:整个吕城公社共有16个大队,每个大队虽然可以向上推荐1人,而当年该公社能够向县里上报的名额却只有2人!胡玉留在8:1这个环节上铩羽而归。
1972
“跳龙门”的巨大利益诱惑以及名额的无比稀缺
过了1972年“这个村”,胡玉留注定不会再有“那个店”了。
“跳龙门”的巨大利益诱惑以及名额的无比稀缺,导致各种异常力量介入。对当年所谓“推荐上大学”,一个众所周知的社会注解就是“开后门、拉关系”。
胡玉留用手比划着讲述:“一些小孩子才这么高,有后台的家人就已盘算着再过多少多少年就可以上大学了。”
1977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他有幸搭上了“头班车”
知青生活进入第10个年头,也就是1977年时,插秧、收割、耕田……已经没有胡玉留不会干的农活,但恰恰在这一年,他历史性地迎来“洗脚上岸”的人生拐点。
1977年的那个8月里,稻穗开始飘香,秋收即将到来,胡玉留像寻常一样,与马元里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挣着工分。他完全不可能知道,就在这个月的上旬,千里之外的北京,一次范围极小、规格甚高的重要会议正在召开: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主持人为邓小平——此时距离他当年7月21日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职务仅仅过去十余天时间。恢复职务之后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教工作。
这次持续5天日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上,应众多有识之士呼声,邓小平当场亲自拍板:今年就恢复高考!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时特定的政治氛围在于:“文革”虽已结束,以“两个凡是”为主导的极左思潮,束缚力依然十分强大。如果说邓小平的拍板只是“思路层面上”开启恢复高考的破冰之旅,那么,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从拍板决策到真正落地,着实举步维艰。
时隔一年多之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全面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改革开放的核心引领便是思想解放。而追根溯源,应该不难理解,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角其实早已在恢复高考这一“局部主题”的历史事件中吹响前奏!
1977年10月21日这天,新华社等各大媒体正式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对胡玉留而言,这一消息只是终于得到确证而已,他其实早已有渠道听到一点“风声”。他的二哥当时在溧水县教育局工作。胡玉留回忆,一天,二哥以“也不百分百确切”的口吻,提醒正在吕城公社插队的两位弟弟:“今年可能要恢复高考了!你们可以看看书,先做准备。”
各界策应“恢复高考”
7日江苏省教育局向省内各高校转发来自教育部的《关于推迟今年招生和新生入学的通知》:“为了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作较大的改进,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但是,具体作何种“改进”,当时并不明朗,更无定论。尽管“恢复高考”已成箭在弦上之势,文件中却只字未提。
胡玉留讲述,当时面对大哥的善意提醒,一来自己真不敢相信会有这事发生,二来压根就找不到书看,于是一直拖到消息正式下来之后,他才予以高度重视,但这时距离11月28日省里组织预考仅剩一个月零七天时间!而正式考试的日子已定在12月23日至25日。
一个时期的历史,总有一个时期的局限,不断突破这种局限,才构成历史的进步。以当年恢复高考而论,这扇“闸门”当时也只是有限打开。胡玉留本人在报名参加考试的环节上,就遇到了条条框框限定下的几大麻烦,其中最大的麻烦在于:学历资格。
在公社办理报名手续时, 胡玉留遭到了相关负责人的断然拒绝,理由是他没有高中文凭。当时上面对报考条件的表述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屡遭碰壁的胡玉留志在一搏,他以“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这一政策弹性空间自我主张,据理力争,最终如愿报上名。由此他也成为整个吕城公社当年极少、“可能唯一”的初中文凭考生。
史料表明,高考中断11年间,江苏省是全国积压考生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启动报名程序后,全省共有31万人报考大学,报考中专人数更是高达53万,总人数为84万——当时规定,大学与中专不可同时兼报。而镇江又是全省积压考生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共有37440人报考大学,79375人报考中专,两者总人数为116185人,占全省报考总人数的近14%,而当时全省拥有11个地(市)……
1977年江苏省选调高考命题人员
由于报名人数过多,江苏省不得不做出决定:在正式统考之前先进行一次预考淘汰——这使得1977年成为建国以来江苏省唯一有过两次高考的年份。预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并且试卷由各地区(市)教育局自出,但过关名额由省里统一下达,其中下达给镇江地区的总名额为14450人(含报考中专)——也就是说,要在报名人数中刷掉逾87%!
胡玉留回忆,当年吕城公社一共有870多人报上名参加预考,预考之后,仅有60多人过关,其中就包括他和他的三哥。这个时候,三哥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农村父亲。
档案记载全地区面上的情况:经过两天预考,37440名大学报考者之中,有9167人获得了正式统考资格,入选率为24.5%,这比江苏省的平均预考入选率19.3%要高出许多。而79375名中专报考者的竞争就显得异常残酷了,只有5290人获得正式统考资格,入选率仅为6.7%。预考过后的两者入围总人数为14457——这比省里下达的名额14450多了7人。在那场几乎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中,每增加一张“通行证”,都意味一个幸运儿的诞生!
胡玉留参与预考的准考证
随后便是迎接12月23日开始、为期三天的正式统考。当时,沪宁沿线各地区教育局均无专用车辆,来自省城南京的高考试卷都是通过火车运抵,是12月21日这天在一列开往上海的火车后面增挂了一节软卧车厢——足见安保重视程度!一个地区的试卷占用一个房间。当天中午大约11点钟左右,试卷到达镇江站,由地区行署派车接站,并妥善保管。
第二天,也就是22日,部分试卷已提前分发到各县。而这个时候的胡玉留兄弟俩,也已随来自四面八方的考生队伍,提前一天入住丹阳县城。他们的考场是在省丹中。天已经很冷了,很多考生却只能打地铺睡在稻草上,胡玉留清晰地回忆说,开考第一天凌晨3点钟,就有人爬起来看书了……
等待录取消息的日子至少在表象上无殊,胡玉留貌似平静地过完了1978年春节。节后不久,镇江地区下起了一场雪。胡玉留回忆,那天上午雪下得很大,突然有人敲响他家的窗户,大声喊着:“胡玉留,胡玉留!你考取了!”原来,这位报信人已经在公社看到了胡玉留的录取通知书,录取学校是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而胡玉留的三哥却没有等来喜讯,兄弟俩的人生发展轨迹从此变得大不相同。
记录胡玉留大学生活的老相册
胡玉留大学同班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
综合多方史料,仅以录取大学为例:1977年,全国570万报考者中,共录取27.297万人,录取率为4.7%;江苏省31万报考者中,共录取14420人,录取率为4.65%;镇江地区37440名报考者中,共被76所大学录取1489名,录取率为4%。
大势左右个人,个人融入大势。1977年,那个中国即将迎来天翻地覆大变局的“前夜”里,胡玉留个人以一个来之不易的幸运数字“1/1489”,抑或“1/14420”,乃至“1/272970”,与时代共频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新格局。当然,毫无疑问,这个幸运数字并不只属于胡玉留一个人,而是属于1489人、14420人、272970人中的每一人。
作者:王景曙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