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三桥跨江出岛
王学明
人物小档案
王学明
江苏扬中人,1945年1月9日出生,1967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浙江杭州工作。1991年7月回乡担任扬中大桥(扬中一桥)工程监理工程师,后又担任扬中二桥技术顾问,扬中三桥、238省道扬中段监理总负责人。
1994年,扬中一桥正式建成通车;
2004年,扬中二桥正式建成通车;
2014年,扬中三桥正式建成通车。
每间隔十年,建设一座扬中大桥,这也许是一个历史巧合,但这更多的是一段扬中发展历史的延续,是扬中交通人在长江之上建桥史的延续。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波涛滚滚、奔腾不息中见证了桥梁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一桥飞架南北
书写历史的篇章
1992年5月,第一座扬中长江大桥举行了开工典礼。十多个月后,进入主桥施工阶段,四个墩上悬浇梁相继进行挂篮施工,犹如群鹰展翅,翱翔在长江之上,呈现出一派壮观的施工景象。
扬中长江大桥开工奠基仪式
长江岸边,迎风而立。王学明感受着“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耳际不禁回荡起《长江之歌》铿锵激昂的旋律。走在长长的施工便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便桥和桥墩上忙碌的身影,施工平台上一台台不停运转的长臂吊,水上浮吊和驳船的倒影荡漾……这一切伴随着江水日夜奔腾,仿佛奏响了跨越长江的交响曲!
他,正在自豪地书写着一生中建桥历史的篇章!
王学明生于1945年1月9日,1967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浙江杭州,一直工作了23年。1991年7月,因为受到家乡建造长江大桥(扬中一桥)的感召,他回到了扬中。
1990年9月,扬中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大胆决策,自筹资金建造扬中大桥,结束扬中“孤岛”的历史,并提出了“两年准备,三年施工,五年建成”的计划。在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张生安的带领下,抽调人员、组建班子,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建设大桥首当其冲便是资金问题,扬中一桥总投资1.62亿元,其中大桥主体及附属工程为1.1亿元,接线工程为0.52亿元,这是当年扬中最大的基建项目。建设资金全部自筹,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克服重重困难
为扬中大桥保驾护航
20世纪90年代初在长江上造桥,技术和经验都没有现在成熟,建设难度相当大,无论是施工单位的选择,还是工程质量的监理方式,许多关键决策十分重要。特别是决定是否请监理队伍时,考虑到监理费用需要上百万元,于是大胆决策抽调相关技术人员成立工程监理科,花20余万元聘请有资质的专家担任正、副监理科长,承担大桥的监理工作。王学明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被任命为大桥工程监理科副科长。
大桥开工奠基乐队方阵
当时,工程质量监理制刚刚兴起,工程监理还不像现在由第三方实施,而是仍然隶属于建设单位。在王学明等人的努力下,监理科坚持自行监理,精心组织,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大桥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尽管监理工作并不是直接进行施工建设,但是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质量把关。施工中,监理不管何时何地都要到现场监督。王学明他们经常从栏杆桥渡江,然后步行到江对岸的工地去,哪怕鹅毛大雪的寒冷天气也不例外。工程监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监理,要监督施工方严格按图施工,各道施工工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比如钢筋混凝土的制备,钢材、黄沙、水泥等等都要检查。此外还要做相关试验,例如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每次浇筑之前都要先做几组试块,养护28天,然后进行试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监理有监理的工作规范,但又必须服务于施工大局。大桥建设日夜进行,王学明和他的团队坚持监理“三全原则”——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随时候命。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只要工地在施工,他们都必须到现场。比如大桥的桩基施工,从钻孔开始到混凝土浇筑成桩,都必须坚持全过程监理,特别是成孔后到混凝土浇筑完毕这段时间,监理人员必须一直坚持在现场。扬中大桥打下的桩最长达90米,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扬中大桥全桥共计63根钻桥桩,施工历经春、夏、秋、冬,王学明和他的团队无一遗漏地坚持全过程监理,确保桩基施工质量。经检测,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心系大桥安危
不畏艰难用心监理
扬中大桥工程监理的许多场景,王学明至今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大桥开工半年多后,已经进入冬季,桩基施工一个接着一个。一天夜里,天寒地冻,王学明和他的一个同事去监理江中的一根桩基施工。由于是在晚上,结着冰的水坑泛着的光如同路面一样,王学明一不留神,一只脚就踩到了水坑里,保暖鞋全湿了,脚被冻得冰冷刺骨。他立即返回工地办公室,找到了一双备用的球鞋,一只脚穿上另外的袜子和鞋子,另外一只脚没有穿袜子就直接套上原来的保暖鞋,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江中桩基施工平台上,一直坚持到桩基混凝土浇筑结束,历经十多个小时。回来之后,他的脚冻得又红又肿。
省政府办公厅主任施绍祥、镇江市委副书记夏良震为扬中长江大桥第一钻揿下按钮启动钻机
扬中大桥的四个主墩采用的是双壁钢壳沉井,施工质量关系到扬中大桥的安危。王学明和他的监理团队始终把沉井施工质量的监理作为重中之重。有一次,王学明接到江中一只主墩承台钢筋扎完后的检查任务,他一人会同施工单位的质检工程师乘船至该沉井中去检查。沉井顶部的通道仅为30厘米,一边是滔滔江水,一边是距承台八九米的高度,万一掉下去会有生命之危。王学明有恐高症,但他硬是咬牙坚持,走完一段6米长的通道。虽然是春天,但身上还穿着毛衣,等他定了定神才发现,已经惊出一身冷汗。为了工程质量,他默默坚持到工作结束。
扬中大桥原先设计的是62根桩基,而实际施工打下了63根,这其中有着一个坚持工程质量的故事。扬中大桥北岸引桥上部构造分别为20米、40米,跨度为“T”梁结构,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其测量组来之前,便进行了墩位放样,由于疏忽了过渡墩的桩与墩身中心有20厘米的偏差,造成了墩身偏离。在研究处理方案时,施工单位曾经提出一边T架加长20厘米,一边T梁缩短20厘米的方案,这从外观看并无影响,桥梁受力方的强度也没有问题。
但当时设计单位的总工陈新院士态度坚决地表示,我们大桥设计院拿出这样的图纸,大桥工程局也交不出这样的工程。于是决定增打一根桩,增设一个承台,以确保工程质量。王学明和他的监理团队深深为这位老一辈工程技术专家的精神所感动,坚决支持了他的意见。虽然施工单位因此多花费了20余万元,但是为大桥建设交出了一份放心的答卷。
“扬中三桥”跨江出岛
砥砺前行,续写风流
军乐队高秦“胜利进行曲”
1994年10月6日,扬中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岛中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登桥观光。而此刻,站在桥头的王学明心中充满着欣慰。在大桥建造完成之前,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对大桥做了动静载试验,王学明清晰地记得鉴定结果中的一字一句:“足够的强度,足够的刚度,良好的整体性”。精心和严格监理相辅相成,最终才有优质的大桥建造质量。
扬中长江二桥
2002年11月,第二座扬中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王学明担任二桥建设指挥部的总工程师。当时的工程监理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王学明主要从宏观上主抓工程计划、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负责技术上总体把关。
扬中三桥奠基仪式
2011年1月,第三座扬中长江大桥正式奠基开工。三桥建设时,王学明的身份又变成了技术顾问。“扬中三桥”建设时,不仅有第三方监理还建立了第三方检测中心,这给扬中三桥的质量上了双保险。在王学明这位技术顾问的指导和监督下,“扬中三桥”工程获得了江苏省“扬子杯工程奖”,这是江苏省工程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项。
畅安舒美的扬中三桥俯瞰
“扬中三桥”建设期间,王学明又参加了扬中大道及238省道复线的建设工作,并担任了主要监理负责人,他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和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长江奔涌,涛声依旧。三次跨越,续写风流。王学明带领他的团队,为扬中“三桥两路”的建设,奉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马健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