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赋予传统乡村振兴之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如何赋予传统乡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围绕这一议题,代表们各抒己见、共谋新篇。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市人大代表谢继步认为,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城乡融合是手段,乡村振兴是目标,城市的发展需要农村,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资本、技术等资源的支撑,“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乡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加速城乡融合提供了动能,业态创新为融合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现在提‘融合发展’可谓恰到好处。”
谢继步认为,城乡融合是个“大课题”。
“这个题目很深奥,不容易破题,解题更不容易。”谢继步说,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描绘好图景,加强顶层设计,回答好“城乡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发展要素配置的规模和结构,服务保障的规模和结构”等问题;要坚决避免“农村城市化”,保护好农村的风貌;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可以先在城郊接合部和有资源、特色优势的村推进;还要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
“在参会前我就在思考,20、30年后,丹徒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大体上是什么样子?”来自丹徒的市人大代表马振兵说,丹徒属于典型的涉农板块,全区乡村人口占比达79.3%,农村集体土地面积占比达70%。一直以来,丹徒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万元,同比增长8.1%,乡村振兴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农村仍然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如何让“短板”不再短?
马振兵提出了三个“坚持”:首先应该坚持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加快流动,一方面,打通城乡融合的通道,另一方面,推动资源流动;其次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在持续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做强农业品牌;三是坚持夯实农村基础,解决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等当面的问题,推动农民生活更加令人向往。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人,要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推动乡村振兴。”马振兵说。
在谋划乡村振兴新篇章时,一些市人大代表也强调了文化、人才等要素。
市人大代表丁钢提出要“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客观地说,乡村振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丁钢说,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必须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要切实发挥优秀乡土文化“铸魂化人”的作用,让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的更高层次。
市人大代表王成是一名来自农业板块的基层工作者,他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格外关注。他认为,乡村振兴要“在留住人上做文章”,用优势产业集聚人,用生态旅游留住人,用乡愁村韵吸引人。
市人大代表徐鹏程也认为乡村振兴要“抓住‘人’‘财’‘居’‘治’‘魂’等要素”,要培育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培育新型农民,用好返乡人才,“让人才充分涌动,构建有活力的乡村”;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道德提升工程,“让乡风文明吹入百姓家,构建有乡愁的乡村”。
特质,
基于历史文化独到之美
建设现代化的高品质城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围绕建设“最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名句容市人大代表提出自己的设想。
句容集吴楚文化、道佛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市人大代表潘群说:“去年以来,句容围绕历史文化的挖掘、结晶、提炼、彰显,与北京知行堂公司合作,把句容历史文化元素、符号集中起来,浓缩结晶成句容历史文化标志,进而成为城市标识、城市LOGO,编制形成句容的城市文化战略品牌规划。”
随着南沿江铁路、宁句城际轨道加快建设,扬镇宁马铁路和宁句轨道二期(句容城区至茅山段)规划的制定,句容正在加速形成“高铁枢纽”。便捷的交通带来的是资源积聚,还是“虹吸效应”,潘群认为:“最终还是取决于句容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要看句容有没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没有精致精美的品质,有没有完善的功能配套。”
句容天王镇唐陵村地处茅山5A级风景区脚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沪宁线上一座绿色天然氧吧。目前,该村修缮了唐妃墓和戴九成墓,重建了新四军交通站,建好了乡村大礼堂,恢复传承了“河蚌戏渔夫和犟驴子”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和“打糍粑”“舞龙”“剪纸”等传统文化。
市人大代表刘树安说,外地人说起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不是某个标志建筑、现代产业,而是“六朝古都”“时尚之都”。夫子庙、石库门等街区,将遗存保护、非遗传承、文创生产、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既是一座城市最有味道的地方,也创新了城市经济、产业经济的业态,这都充分证明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刘树安说,唐陵村在建设时不搞大拆大建,科学规划,将村庄建设成有历史记忆、科学布局的宜居村庄。建设民宿美食一条街,没有拆一间房子;利用废弃的土地,建成1万平方米的华东森林电商城,解决了20户贫困户住房问题;投资建设1万平方米养老院,让周边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下一步唐陵村将深耕唐宋历史文化,做精红色文化、南乡文化,讲好唐陵故事,打造具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二字上,更重要的是文化。市人大代表张明就表示:“要以历史文化构筑城市韵味,树立‘+文化’理念,跳出文化抓文化,将其融入各行业、各领域。”他建议要进一步做实遗存挖掘、史料收集、研究保护等基础性工作,突出“福地”文化、葛洪文化、儒释道文化,提炼经典元素符号,在寻根溯源中解读历史。
“精美”是一个城市的外在,而城市文化则是全市人民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城市最能打动人心的符号。
市人大代表步红霞认为,“想要打造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离不开精准定位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她解释道,“精准定位就是要制定一个城市建设的目标,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精雕细琢就是要从城市管理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
市人大代表孙志军建议,要从产业结构细分为出发点,找到相互对应的产业类别和行业类型,为打造最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必要的史学支撑和智力支持。他说,更要透过历史看各区域经济状况、制度构建、文化特点、社会差异等全方位要素的延续与构成,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与特点,“充分研究这座城市的历史特征、找到差异、结合当地实际,最终形成历史渊源清晰、地方特色浓郁、百姓喜闻乐见、方案格局精准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要件”。(全媒体记者 朱秋霞 马彦如)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