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的幸福事业
人物小档案
洪云
1965年生,从幼儿园老师起步,先后干过策划员、私企副总,还做了几年直销。
42岁“高龄”转行“小巷总理”,先后任润州区金山街道小街和西津古渡两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
十几年来,她在小街和西津古渡两个社区创建了好几个镇江精神文明和社区自治建设领域的重要品牌。她本人也先后获得镇江市十佳社区书记和江苏省优秀“小巷总理”荣誉称号。
站在已经被削平大半的太古山上,身后是热闹的拆迁现场,脚下是崭新笔直的马路,远方的高楼已经延展到面前,城市建设热火朝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53岁,退居二线后仍扎根社区的洪云,看到这些变化总会心生感慨。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化是重大变迁之一。她参与了一片又一片棚户区的改造,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华丽转身。而她自己,也在40年间完成了一大段“远走”与“归来”的人生旅程,于小巷深处、市井中心,体悟到了圆满之“境”与圆满之“静”。
跟上时代去奔跑
现在,尽管洪云的人生标签被标注为“知名小巷总理”,但40年前,她的梦想还是成为一名教师。
在改革开放进入第10个年头时,幼师毕业的她,如愿成了市区牌坊巷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她的计划就是与孩子们打打闹闹,成为一名无忧无虑的“孩子王”。
那时候,郑州亚细亚的广告已经铺天盖地,洪云怎么也没想到,这股由城市化催生的城市商业化浪潮,会拍打到自己的身上,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走向。
1990年代,镇江商业城开始筹备,洪云稀里糊涂被一纸调令“分配”到了城中之城——商业城。“我的职位是公关策划,但由于公关一词常被人们曲解,所以我们总喜欢自称策划人员。”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邀请老一辈音乐家、词作家、曲作家晨耕、生茂、张加毅、冯世全、张景坤、朱南溪等一行13人来镇采风,轰动一时。因为这批人正是《长征组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马儿啊,你慢些走》、《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知名歌曲的创作人。
在商业城的经历并不长,却让她对改革开放后催生出的“商业时代”有了切身感受,以及超于常人的市场敏感。
进入21世纪,商业城最红火的时候,洪云选择了辞职,干了一段职业经理人,忽然发现“直销”已经赶至“风口”。2002年,洪云进入安利,不久成了安利排名靠前的直销员之一。
“月收入过万,满脑子就是人生规划,什么时间点要买车,什么时间点要换大房子。”洪云说,那时候真的“很疯狂”,一度要动员全家人跟着她一起卖产品,以求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风口”来得猛,去得也快。随着中国“直销法”出台,安利营销模式逐步“中国化”,直销暴利很快画上了句号。此时,刚过不惑之年的洪云,家庭也经历了一些变故。与很多中年人一样,她也开始反思自己“拼命挣钱、拼命往前赶、拼命让别人认可”的人生状态是否真的无可挑剔。
带着迷惑与思考,洪云赋闲在家整整两年。
2007年,时任润州区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云明找到她:来,尝试下到社区工作吧!
2007.7.时任金山街道小街社区党总支书记
蓦然间,时光仿佛回到了1978年。
那一年,13岁的洪云经常在河滨公园看书,望着西边成片的矮房子,总会想起妈妈“那里是乡下,去不得”的提醒。那时候,以古运河为界,运河之东是完全意义的“城里”,以西则总被“城里人”称之为“乡下”。
人生总是充满隐喻。经过多年“折腾”,30年后,洪云正是在当年运河边远眺“去不得的乡下之地”,最终成就了一段充实而又闪光的人生历程。
小巷育出大品牌
2007年,在金山街道杨家门社区短暂锻炼后,42岁的洪云就一步做了小街社区的“一把手”。
这绝不是一份轻松的活。位于伯先路与京畿路附近的小街社区,有三大特色:穷,破,老。
穷到什么程度?不仅社区办公设备残缺不全,而且社区工作人员收入也没有着落。“上面没拨款,社区无资产。”面对这样的困境,洪云做直销的经历派上了用场。“没有钱,就去找赞助呀。”她把这种办法称之为“化缘”。“我心理无障碍,为大家谋福利,没有一点不好意思。”靠着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社区干部的收入有了保障,而且还有了为群众服务的本钱。
破,当然是房子破,很多家庭都有房屋修缮的需求。老,则是老人多,小街总人口3000多人,70%以上都是老人。社区欠账很多,怎么办?拿化缘的钱办好事,远远不够。这时候,做过策划的经历,又给洪云带来了工作灵感。
2008.6.小街社区党总支与全市十四家党组织同时签定结对共建协议
生活穷一点,环境破一点,年龄大一点,但这里的传统很正,很好,很悠久。社区有一个“平安锣”巡逻队,是社区志愿者自发组织的一种敲锣夜巡的治安机制。洪云觉得这个做法特别好,应该好好包装。
社区通过“化缘”等途径,为巡逻队升级设备,同时邀请媒体跟踪采访。用了一年时间,小街“平安锣”就响彻城区,并一步步敲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镇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
2010.腊八节腊八飘香——拆不散的小街人
2011.3.开展小街社区好婆媳好姑嫂评比活动
随后,洪云的创意一发不可收拾。
组建“爱心门铃”,开展邻里互助,为空巢老人装上门铃,有急事按一下门铃,邻居就会上门帮助。每年开展“雷锋选评”,给孝敬父母的子女发奖状,给帮助邻里的好人送红花,给热心公益的老人送温暖。
春节前夕,洪云还会给对社区有贡献的“有功之人”拍照,做成“小街故事”贺新年挂历,发放到社区每一个住户手中。看到自己的头像上了挂历,小街人觉得更自豪了。
最是真情难相忘
10多年“小巷总理”生涯,洪云见证了时代大变迁,看到城市日新月异,亲身感受到了个人、家庭在大变迁中的喜怒哀乐。
“我当社区干部之时,正是城市大扩容之际。”洪云进入小街社区的第二年,基本上每年都有大量拆迁任务。西荷花塘片区、太古山片区、中华路片区,直至现在的太古山二期,她仍然在见证拆迁户们的家庭变化。
十几年来,见证近千家庭从棚户区搬离,感受他们的喜悦与纠结,洪云觉得是一种荣幸。在拆迁过程中,她与很多拆迁户成了好朋友。
周妤就是其中一个。
2013年,太古山一期拆迁启动时,周妤是躺在病床上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时弟弟打来电话,听说拆迁很复杂,半夜三更来谈判,还往家里扔砖头。我身体不好,不能烦心,就让他来出面谈判。”周妤也觉得有道理。但一直到手术做完,征收工作人员也没找她,而“其他邻居早就拿到征收通知了”。
一直等到快要出院时,征收工作人员才把征收通知单送到病床上。“来的是三个慈眉善目的女同志,带着鲜花和水果,张口就道歉,说是生着病还要来打扰,实在是到了征收通知下发结束的最后期限,不来不行。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是她们刻意拖着不见我。而且她们放下通知就走,还一再嘱咐,千万别着急,安心养病,出院后再谈。”一直到周妤康复回家,三名工作人员才上门正式谈征收工作。“我们让她们晚上9点后不要来,她们自始至终严格执行。谈判也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完全站在我们一边,帮我们一起测算如何将政策效益最大化,能享受的就享受,不能享受的也解释清楚,就这样,一周内谈了三次,我们就签约了。”
周妤口中的三名工作人员,为首的正是洪云。两人至今还是姐妹,时常约出来聚会。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至今还记得小街社区的一位老人,一直住在10几个平方的老房子里,后来拆迁拿到了一处一室一厅的房子,老人开心地请来了外地亲戚和社区工作人员吃饭。席间老人从始至终一直笑中带泪。”那一刻,洪云有了一种别样的触动。
“40岁之前,想的是远行,是索取,心中只有自己,总感觉浮躁、焦虑;做了社区干部,走进小街古巷,体味市井百态,心中装的都是别人,反而觉得平静和踏实。”洪云说,没有社区干部这段经历,她的人生称不得“圆满”,内心也不会如此“安静”。
2017.8.作为金山街道红光社区的文化志愿者在赛珍珠故居义务为游客讲解。
2018.6.关爱困境儿童。带金山街道红光社区的残疾儿童到景区游玩。
定期参加敬老院助老服务。
现在,卸下“一把手”担子的洪云,仍然一到下雨天就想着往外跑,怕社区哪家居民会漏水;看到社区群众有困难,仍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
每到过节,小街社区的老人们还会打来电话,喊她去家里坐坐,说是“包了饺子等你来吃”——这份厚重的人情味,让洪云总是时不时有“幸福来敲门”的感觉。
作者:王鹏程 曹源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