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年聆听风云人物故事 | 杨宪华:标新立异不老潮男

2018-10-30 16:25

要玩就玩个镇江第一,那才叫过瘾、风光。  

1978年,杨宪华在大市口五金商店花了400多元,买了一辆永久105型摩托车,上的是自行车牌照。因为从未有私人购摩托车,车管所没有这项业务。

有了摩托车,杨宪华那个风光的劲头可大了去了。“市区只东门有一家加油站。骑上摩托车就好像现在开着豪车,‘洋乎’得不得了,停在哪里都会有人问,能骑多快、多远?要烧不少油吧?”

第二年,中国乒乓球队到镇江,蔡振华借他的摩托车,骑到街上兜风过了把瘾。至今谈起这事杨宪华还相当得意,“后来蔡振华送给我两块乒乓球拍的胶皮,这在当时可了不得,因为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哦。”

这是七十年代初自己洗的彩色照片

敢于尝鲜,似乎天性使然。小学刚毕业就参加工作,到工人俱乐部玩要有工作证,他就赶忙领证,这才十四岁。乒乓球打得好,是镇江市第一期业余体校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玩自行车车技可以“定车”吃饭,可以倒骑,可以骑一辆还帶上两辆。那时,市区有铁路,火车来时会挡道,他玩定车,火车走了,呼的一下就穿过去了,看得旁边的人直说“真会玩”。

1986年,杨宪华又打起买汽车的主意。他和一位司机朋友带着一万多元现金到上海购车,“那时还没出百元大钞,全是10块的,一个大包装得满满的。”他说,那时买车首先得有停车位证明,好在他家房子大,腾出一间停车,车买了,是菲亚特小轿车。回家的路上,朋友就教他开车。后来,他是开着汽车到车管所学习考驾照的。在这之前没有私人买汽车,车管所只好给他的汽车上一个摩托车牌照。没多久,镇江又有了一些私人汽车,车管所才开始办理汽车牌照,5字开头的是私人牌照号码。杨宪华到车管所去问时,50001到50004都有人领走了。他说,在镇江我的车是第一个啊,我的牌照要1号。车管所的人都知道他是第一辆,但1号领走了,总不能再要回来吧。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给他的车上个50000号,杨宪华咧开嘴笑了。

什么新鲜时髦,就玩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里有电视,还有“落地式音响”,9英寸电视机一天能吸引上百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来观看。1979年,在镇江他第一个私人掏腰包装电话,邮电局的人好生奇怪,叫他写个申请说清楚理由。他写得老老实实:“本人爱好电话通讯,特此申请贵局安装电话。”八十年代录像机很时髦,他有;节目录像带更少,他有办法搞到,每天门庭若市很热闹,借片子24小时内免费,过时得交钱。他家地方大,九十年代开过免费舞厅和卡拉OK厅。1998年,帮女儿在东门工人文化宫开了个卡拉OK厅,生意很是红火。那时他就搞录音录像制作光盘了,有两个上海人打赌开车来镇江看他的工作室,这边10首歌唱完,那边光盘也制作好了,只收50元。他们都不相信,说在上海少说也要上千元才行。

有人会想,隔一两年你就玩个新花样、弄个“镇江第一”,可是要花许多钱才能玩起来,钱从哪来?把不高的工资都用光了,日子怎么过呢?杨宪华说,日子当然要过,办法总是有的。例如,他上世纪80年代有彩色照片扩印设备,当时在镇江也绝无仅有。镇江市中心的京江照相馆对外接单的彩色照片送给他加工、放大。15元的单子,照相馆留3元,其余都是他的,去掉成本,利润挺高。

镇江第一台彩色放大机

2010年,他留了一年的胡子,长14厘米。2011年,他又留了一年的头发,长15厘米。

在2011年的九九重阳节,他也给自己总结了九个字:“孝、道、厚、德、勤、俭、情、义、甩。”这前八个都好理解,“甩”是什么?在镇江,这是对一个标新立异的人经常用到的形容词,意思是放荡不羁、与众不同。他说,1996年得了胰腺炎住院,身上插了七根管子,治疗的过程清清楚楚,那时候,就比死人多口气。这不,我都死过一回了,还怕什么。这胡子、头发什么的,高兴就留他一年。胡子留了一年时间了,他还办了个“削须宴”,请来理发店的大林,削下来的胡须,被请来的镇江书画界的杨逸塘、曹秉峰、吴中秋简单扎起来,做成了“胡须笔”作画写字,大伙边喝边吃边写边画,最后一致认为,这是标准的“胡画”。

在他总结的做人的准则九个字中,“孝”是第一个。“做人要以孝为首”。老母亲在世时,他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带她出去转转,回家还要给她讲笑话、讲故事。母亲去世后,“第一天过世,第二天即安葬”。他不在意形式,母亲去世十多年,杨宪华从未上过坟,“厚养薄葬,母亲生前我尽到心,一点不遗憾。” 

豁达而超脱,这已经是一种情怀。

 “可以这样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想得开,享受快乐,活得自在而健康,多活一天就等于赚了一天。”

在外逢到下雨,他从来不打伞,冒雨前行,该干吗还干吗,如果是在拍照,想办法保护好相机和镜头,快门继续按个不停。“在雨中行走,那才叫惬意,不相信,你们哪天也试试。”杨宪华说,在雨中忙完了,到浴室里泡把澡,那个舒服,吃大肥肉都赶不上。他心血管方面有点毛病,还有高血压,但从不吃药。

2016年4月29日,在他七十岁时,用七十幅镇江风光照片办了个人摄影展,搞了个“寿喜、告别、感恩答谢酒会”,每人收70元。三个大事一起办,邀请了庐山、王川两位文化名人陪他剪彩,邀请七位年龄在八十岁到九十岁的他的老师、老朋友、老干部、老领导帮他喷彩花。最后还特别请了两位百岁老人帮着放彩球。在送给大家的摄影集《家乡山》中,最后一座山是栗子山,谁都知道,这里曾是火葬场和殡仪馆,现在是公墓。他说:人最后总要到这里来,这是人生终点,但是我决定不来了,因为我已将留在人世间的皮囊奉献给了医疗事业,省心、省事、省力,利国、利民、利后代!

中午的酒会上,他请王学剑大律师做证,和大家约定,如果10年后,2026年4月29日我们大家都健在,奉还在座各位亲朋好友10倍的花圈款700元。希望活到还债日期,要活得轻松,还得高兴,小赌怡情,大家快乐。”

七十岁展览开幕式

他的这些玩法,用老镇江的话说就是:“想得起来的玩”。意思是:别出心裁、五花八门。镇江老报人、摄影家陈大经说,他不是瞎玩,看起来随意,其实是个有心人。前几年在镇江微镜头摄影大赛获一等奖的照片就很能说明。

1969年,杨宪华、曹乃荣、赵鸿祥三对正在谈恋爱的小青年,相约伯先公园拍了一张合影。1999年,杨宪华问做事仔细、资料保存较完整的曹乃荣:“六人合照还有么?好去重拍了。”曹乃荣说肯定有,只是要找。这一找就是十几年,赵鸿祥只能靠坐轮椅行动了。五年前的一天,曹乃荣终于找到了那张合影,杨宪华翻拍的第二天,六人又来到老地方,对照老照片,各人在原来的位置,除赵鸿祥外都摆出相同姿势重拍了一张。那时,有央视导演正在拍摄西津渡,一听这事,就把这张“45年情缘”照片的故事,收录进了西津渡纪录片里。

杨宪华玩的东西很多,基本项目或者叫支撑项目是摄影,玩的时间最长。

 1968年,20岁出头的他和朋友到扬州玩,6人带了五个照相机,真正会拍的就他一人,在平山堂门口弄丢了两台,让他勒紧裤带赔了好几年。每10年的这一天,他都要到丢相机的地方去回忆一番。

他自言“从小就经常泡在照相馆玩,从十几岁开始玩相机,玩过的相机一百个都不止,至今家里还有20多台。”时间推移,他留存的照片越来越珍贵,侯宝林、秦怡、郭兰英、李谷一、王洁实、谢莉斯、姜昆、陈佩斯等演员来镇江,有关单位都喊他陪同拍照。通常上午拍后,下午就把照片送到他们手里,让名家们大感惊喜。

1996年,他买了“奥林巴斯”,镇江第一台数码相机。他拍照,镜头聚焦点在镇江,不像人家名山大川到处跑。“镇江真山真水,一个城市有30多个山体公园,有故事有文化又宜居,足够我拍的了。”现在,不抽烟、不喝酒的杨宪华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拍照片,不单拍还爱琢磨,什么季节,几点钟,太阳升起的位置在哪里等等,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喜欢玩的人朋友必定多。1982年,家里搬了新房子,地方大了,他产生请朋友们到家里聚聚的念头。想起儿时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年钟响》节目,于是就在家里开起了跨年会,搞摄影的10多位朋友,每人自带一个菜,不问荤素,一起放在乒乓球台上,从晚上10点一直瞎吹胡侃到第二天凌晨。起初叫“吹牛协会”,大伙想想不雅,就改成了“民间舌会”(镇江话里“协”与“舌”同音)。

除去跨世纪的那两年,杨宪华的跨年“民间舌会”一玩就是30多年,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摄影、书法、演艺、企业等多方知名人士全有。奇思妙想,新意不断,有一年拍合照,把自拍安排到12月31日11时59分,让一张照片横跨两年;还有一年是集体去金山撞钟。1997年春节开始禁放烟花爆炸,1996年的最后一天23点57分放了最后一个炮仗。2017年是33届,邀请成双成对的,可以是夫妻也可是好朋友,到现场两人拍张合影,当场打印出来。还有一年,他给每人备个纪念杯,聚会结束后用杯子把剩下的菜各自打包带回家,这应该是最早的“光盘行动”了。

2009年,镇江解放60周年,杨宪华把自己拍摄的家乡景点,制作印刷了3000本,名为《家乡美》,参加跨年晚会的每人送一本,后来还给每个中小学校、幼儿园、机关部门都送去了画册。从此,杨宪华每年都自费出版一本画册:家乡好、家乡情、家乡景、家乡霞、家乡山、家乡水、家乡路、家乡楼、家乡灯……

不光是画册,现在他玩照片的方法越来越“潮”。每天把拍的照片选几张得意的加点文字发上朋友圈,再后来,整理照片加上音乐做成“美篇”,或者再发上一段短视频。他说,现在网络通讯真是太方便了。照片多了,通过网购买几个移动硬盘,现在至少留存有四五千个G数据的镇江照片。他还说,我现在买东西都是网购,除了日光灯管不是,因为怕打碎了,其他一律都是。

今年春节期间,他举办了一次“家乡系列风光摄影展”,闭幕时,请来了镇江的两位百岁老人,为宾客送上长寿面。这是他心迹的一种表达。在前言部分,他配了和家人每隔三十三年照的三张合影,并借题发挥:想想人生如唱戏,我们的戏快唱完了。路虽不长了,心情可好了。还想再过三十三年,看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会在哪里。现今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些古来稀忙得很,忙东忙西,尤其是喜欢拍照的古来稀,东奔西跑的身影,为了拍别的身影,忙并快乐着。

再过三十三年,杨宪华已经105岁了,虽说是调侃,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好心愿:活的时间再长一些,再快活下去。其他,世间一切,名利、物质皆如浮云一片,唯有天马行空,方为快乐。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杨宪华才有各种奇特之举,才与众不同,才趣事多多。

作者:孙悦萌

编辑:陈路

46

要玩就玩个镇江第一,那才叫过瘾、风光。  

1978年,杨宪华在大市口五金商店花了400多元,买了一辆永久105型摩托车,上的是自行车牌照。因为从未有私人购摩托车,车管所没有这项业务。

有了摩托车,杨宪华那个风光的劲头可大了去了。“市区只东门有一家加油站。骑上摩托车就好像现在开着豪车,‘洋乎’得不得了,停在哪里都会有人问,能骑多快、多远?要烧不少油吧?”

第二年,中国乒乓球队到镇江,蔡振华借他的摩托车,骑到街上兜风过了把瘾。至今谈起这事杨宪华还相当得意,“后来蔡振华送给我两块乒乓球拍的胶皮,这在当时可了不得,因为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哦。”

这是七十年代初自己洗的彩色照片

敢于尝鲜,似乎天性使然。小学刚毕业就参加工作,到工人俱乐部玩要有工作证,他就赶忙领证,这才十四岁。乒乓球打得好,是镇江市第一期业余体校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玩自行车车技可以“定车”吃饭,可以倒骑,可以骑一辆还帶上两辆。那时,市区有铁路,火车来时会挡道,他玩定车,火车走了,呼的一下就穿过去了,看得旁边的人直说“真会玩”。

1986年,杨宪华又打起买汽车的主意。他和一位司机朋友带着一万多元现金到上海购车,“那时还没出百元大钞,全是10块的,一个大包装得满满的。”他说,那时买车首先得有停车位证明,好在他家房子大,腾出一间停车,车买了,是菲亚特小轿车。回家的路上,朋友就教他开车。后来,他是开着汽车到车管所学习考驾照的。在这之前没有私人买汽车,车管所只好给他的汽车上一个摩托车牌照。没多久,镇江又有了一些私人汽车,车管所才开始办理汽车牌照,5字开头的是私人牌照号码。杨宪华到车管所去问时,50001到50004都有人领走了。他说,在镇江我的车是第一个啊,我的牌照要1号。车管所的人都知道他是第一辆,但1号领走了,总不能再要回来吧。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给他的车上个50000号,杨宪华咧开嘴笑了。

什么新鲜时髦,就玩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里有电视,还有“落地式音响”,9英寸电视机一天能吸引上百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来观看。1979年,在镇江他第一个私人掏腰包装电话,邮电局的人好生奇怪,叫他写个申请说清楚理由。他写得老老实实:“本人爱好电话通讯,特此申请贵局安装电话。”八十年代录像机很时髦,他有;节目录像带更少,他有办法搞到,每天门庭若市很热闹,借片子24小时内免费,过时得交钱。他家地方大,九十年代开过免费舞厅和卡拉OK厅。1998年,帮女儿在东门工人文化宫开了个卡拉OK厅,生意很是红火。那时他就搞录音录像制作光盘了,有两个上海人打赌开车来镇江看他的工作室,这边10首歌唱完,那边光盘也制作好了,只收50元。他们都不相信,说在上海少说也要上千元才行。

有人会想,隔一两年你就玩个新花样、弄个“镇江第一”,可是要花许多钱才能玩起来,钱从哪来?把不高的工资都用光了,日子怎么过呢?杨宪华说,日子当然要过,办法总是有的。例如,他上世纪80年代有彩色照片扩印设备,当时在镇江也绝无仅有。镇江市中心的京江照相馆对外接单的彩色照片送给他加工、放大。15元的单子,照相馆留3元,其余都是他的,去掉成本,利润挺高。

镇江第一台彩色放大机

2010年,他留了一年的胡子,长14厘米。2011年,他又留了一年的头发,长15厘米。

在2011年的九九重阳节,他也给自己总结了九个字:“孝、道、厚、德、勤、俭、情、义、甩。”这前八个都好理解,“甩”是什么?在镇江,这是对一个标新立异的人经常用到的形容词,意思是放荡不羁、与众不同。他说,1996年得了胰腺炎住院,身上插了七根管子,治疗的过程清清楚楚,那时候,就比死人多口气。这不,我都死过一回了,还怕什么。这胡子、头发什么的,高兴就留他一年。胡子留了一年时间了,他还办了个“削须宴”,请来理发店的大林,削下来的胡须,被请来的镇江书画界的杨逸塘、曹秉峰、吴中秋简单扎起来,做成了“胡须笔”作画写字,大伙边喝边吃边写边画,最后一致认为,这是标准的“胡画”。

在他总结的做人的准则九个字中,“孝”是第一个。“做人要以孝为首”。老母亲在世时,他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带她出去转转,回家还要给她讲笑话、讲故事。母亲去世后,“第一天过世,第二天即安葬”。他不在意形式,母亲去世十多年,杨宪华从未上过坟,“厚养薄葬,母亲生前我尽到心,一点不遗憾。” 

豁达而超脱,这已经是一种情怀。

 “可以这样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想得开,享受快乐,活得自在而健康,多活一天就等于赚了一天。”

在外逢到下雨,他从来不打伞,冒雨前行,该干吗还干吗,如果是在拍照,想办法保护好相机和镜头,快门继续按个不停。“在雨中行走,那才叫惬意,不相信,你们哪天也试试。”杨宪华说,在雨中忙完了,到浴室里泡把澡,那个舒服,吃大肥肉都赶不上。他心血管方面有点毛病,还有高血压,但从不吃药。

2016年4月29日,在他七十岁时,用七十幅镇江风光照片办了个人摄影展,搞了个“寿喜、告别、感恩答谢酒会”,每人收70元。三个大事一起办,邀请了庐山、王川两位文化名人陪他剪彩,邀请七位年龄在八十岁到九十岁的他的老师、老朋友、老干部、老领导帮他喷彩花。最后还特别请了两位百岁老人帮着放彩球。在送给大家的摄影集《家乡山》中,最后一座山是栗子山,谁都知道,这里曾是火葬场和殡仪馆,现在是公墓。他说:人最后总要到这里来,这是人生终点,但是我决定不来了,因为我已将留在人世间的皮囊奉献给了医疗事业,省心、省事、省力,利国、利民、利后代!

中午的酒会上,他请王学剑大律师做证,和大家约定,如果10年后,2026年4月29日我们大家都健在,奉还在座各位亲朋好友10倍的花圈款700元。希望活到还债日期,要活得轻松,还得高兴,小赌怡情,大家快乐。”

七十岁展览开幕式

他的这些玩法,用老镇江的话说就是:“想得起来的玩”。意思是:别出心裁、五花八门。镇江老报人、摄影家陈大经说,他不是瞎玩,看起来随意,其实是个有心人。前几年在镇江微镜头摄影大赛获一等奖的照片就很能说明。

1969年,杨宪华、曹乃荣、赵鸿祥三对正在谈恋爱的小青年,相约伯先公园拍了一张合影。1999年,杨宪华问做事仔细、资料保存较完整的曹乃荣:“六人合照还有么?好去重拍了。”曹乃荣说肯定有,只是要找。这一找就是十几年,赵鸿祥只能靠坐轮椅行动了。五年前的一天,曹乃荣终于找到了那张合影,杨宪华翻拍的第二天,六人又来到老地方,对照老照片,各人在原来的位置,除赵鸿祥外都摆出相同姿势重拍了一张。那时,有央视导演正在拍摄西津渡,一听这事,就把这张“45年情缘”照片的故事,收录进了西津渡纪录片里。

杨宪华玩的东西很多,基本项目或者叫支撑项目是摄影,玩的时间最长。

 1968年,20岁出头的他和朋友到扬州玩,6人带了五个照相机,真正会拍的就他一人,在平山堂门口弄丢了两台,让他勒紧裤带赔了好几年。每10年的这一天,他都要到丢相机的地方去回忆一番。

他自言“从小就经常泡在照相馆玩,从十几岁开始玩相机,玩过的相机一百个都不止,至今家里还有20多台。”时间推移,他留存的照片越来越珍贵,侯宝林、秦怡、郭兰英、李谷一、王洁实、谢莉斯、姜昆、陈佩斯等演员来镇江,有关单位都喊他陪同拍照。通常上午拍后,下午就把照片送到他们手里,让名家们大感惊喜。

1996年,他买了“奥林巴斯”,镇江第一台数码相机。他拍照,镜头聚焦点在镇江,不像人家名山大川到处跑。“镇江真山真水,一个城市有30多个山体公园,有故事有文化又宜居,足够我拍的了。”现在,不抽烟、不喝酒的杨宪华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拍照片,不单拍还爱琢磨,什么季节,几点钟,太阳升起的位置在哪里等等,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喜欢玩的人朋友必定多。1982年,家里搬了新房子,地方大了,他产生请朋友们到家里聚聚的念头。想起儿时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年钟响》节目,于是就在家里开起了跨年会,搞摄影的10多位朋友,每人自带一个菜,不问荤素,一起放在乒乓球台上,从晚上10点一直瞎吹胡侃到第二天凌晨。起初叫“吹牛协会”,大伙想想不雅,就改成了“民间舌会”(镇江话里“协”与“舌”同音)。

除去跨世纪的那两年,杨宪华的跨年“民间舌会”一玩就是30多年,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摄影、书法、演艺、企业等多方知名人士全有。奇思妙想,新意不断,有一年拍合照,把自拍安排到12月31日11时59分,让一张照片横跨两年;还有一年是集体去金山撞钟。1997年春节开始禁放烟花爆炸,1996年的最后一天23点57分放了最后一个炮仗。2017年是33届,邀请成双成对的,可以是夫妻也可是好朋友,到现场两人拍张合影,当场打印出来。还有一年,他给每人备个纪念杯,聚会结束后用杯子把剩下的菜各自打包带回家,这应该是最早的“光盘行动”了。

2009年,镇江解放60周年,杨宪华把自己拍摄的家乡景点,制作印刷了3000本,名为《家乡美》,参加跨年晚会的每人送一本,后来还给每个中小学校、幼儿园、机关部门都送去了画册。从此,杨宪华每年都自费出版一本画册:家乡好、家乡情、家乡景、家乡霞、家乡山、家乡水、家乡路、家乡楼、家乡灯……

不光是画册,现在他玩照片的方法越来越“潮”。每天把拍的照片选几张得意的加点文字发上朋友圈,再后来,整理照片加上音乐做成“美篇”,或者再发上一段短视频。他说,现在网络通讯真是太方便了。照片多了,通过网购买几个移动硬盘,现在至少留存有四五千个G数据的镇江照片。他还说,我现在买东西都是网购,除了日光灯管不是,因为怕打碎了,其他一律都是。

今年春节期间,他举办了一次“家乡系列风光摄影展”,闭幕时,请来了镇江的两位百岁老人,为宾客送上长寿面。这是他心迹的一种表达。在前言部分,他配了和家人每隔三十三年照的三张合影,并借题发挥:想想人生如唱戏,我们的戏快唱完了。路虽不长了,心情可好了。还想再过三十三年,看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会在哪里。现今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些古来稀忙得很,忙东忙西,尤其是喜欢拍照的古来稀,东奔西跑的身影,为了拍别的身影,忙并快乐着。

再过三十三年,杨宪华已经105岁了,虽说是调侃,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好心愿:活的时间再长一些,再快活下去。其他,世间一切,名利、物质皆如浮云一片,唯有天马行空,方为快乐。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杨宪华才有各种奇特之举,才与众不同,才趣事多多。

作者:孙悦萌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