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年聆听风云人物故事 | 尹琰:百年邮政的“绿色记忆

2018-10-11 10:28 今日镇江  

人物小档案

尹琰

1965年出生,镇江邮政的一名员工。


从1985年进入镇江市邮电局工作,经历了中国邮政这家“百年老店”近40年来“以邮养电”、“以电养邮”、“邮电分营”、“二次创业”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演变转型。


她是镇江邮政普普通通的一员,也是镇江邮政新时代发展变迁的亲历者。


邮政40年前

VS

邮政40年后

交通

40年前,绿色的二八式自行车是邮递员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40年后,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中国邮政汽车为用户带来的是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设备

40年前,邮政设施非常落后,基本都是人工操作。


40年后,分件机以及各种货物分拣传输设备,能实施全程监控、全程查询。

业务

40年前,邮递业务是邮政最主要的业务。


40年后,金融、保险、速递、物流,邮政业务与百姓生活联系得越发广泛。

镇江最早的邮局

从1896年3月清政府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算起,中国邮政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因此常被称作“百年老店”,意指其历史悠久、信誉可靠。


镇江邮政的发展史与中国邮政几乎完全同步。


1896年4月9日大清镇江邮局正式设立,下设两个支局,一在城内堰头街(今四牌楼),另一在城外的柴炭巷,成为全国最早的24个总局之一。


对于1965年出生的尹琰来说,在她被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之前,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镇江邮政,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前尘往事都一无所知。


但是,从1980年代开始,她经历了中国邮政近40年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演变转型,也成了镇江邮政新时代发展变迁的亲历者。


1982年,17岁的尹琰参加了高考,不过,她并没有被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怎么说呢?当时肯定是有点失望的。”尹琰说,不过邮政“绿衣使者”的称号,以及当时被人羡慕的“铁饭碗”让她很快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了向往。


墨绿色制服,大盖帽,邮递员永远伴随着“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声出现,笑容可掬地递上贴着邮票的信件。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这是尹琰“小时候“对邮政最深刻的印象。


1985年,20岁的尹琰毕业了。尹琰的母亲是镇江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工作,并在新疆成家。待到尹琰毕业时,外公外婆年纪已经大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心怀歉疚的母亲给了尹琰一个建议:申请到镇江工作,这样可以照顾外公外婆。


尹琰听从了母亲的建议。


48.5元,这是尹琰刚进入镇江市邮电局时一个月的工资。之所以对这个数字记忆犹新,尹琰说,是因为大学期间,父母每个月给她50元生活费,再加上学校补助,她每个月有将近60元的“可支配收入”。“工作之后反而不如上学的时候有钱了,一开始还真不适应。”

第一年是实习期,每个工作岗位都要轮训一遍。第一个岗位在分拣科。分拣科的业务量非常大。给据邮件的号码、收件人都需要“抄登内件清单”,而为了保证邮件的时限,分拣人员常常是上夜班,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因为晨昏颠倒,经常会有恍惚感,一觉睡醒,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随后尹琰又被安排到转运科去“接火车”。这同样是一份苦差事。邮件分拣好之后,装进邮袋,由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同时在火车站接收由全国各地运来的邮袋。“火车停靠时间很短,当时我们一天要接20多趟火车,一趟车少则几十袋,多则上百袋邮件,都要在短时间内搬上搬下完成交接签收,工作量可想而知。”尹琰说,当时她实习正是冬天,搬邮袋时一身汗,在站台上等火车时却又冻得瑟瑟发抖,有时实在受不了了,就把空邮袋披在身上,“感觉自己样子像乞丐”。


虽然辛苦,不过1980年代是尹琰这样的邮政人的好时代。那时,邮政与电信还是一家人,统称为“邮电”。那是个“以邮养电”的时代,邮电业每收入100元,邮政就占到80元,再加上邮政业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邮政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大家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尹琰回忆说,邮政当时是“老大哥”,电信则还处于投资的起步阶段。


邮政业务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尹琰举了个例子。如果你当时想要通过邮局来订一份畅销的《大众电影》杂志,很有可能订不到,要提前“打招呼”甚至“找关系”。


在此后的几年里,尹琰先后在解放路邮政支局、大西路邮政支局担任局长助理。


时间悄悄地走进了1990年代随着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的陆续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惠及中国,“邮”和“电”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转换。


电信业务在这一阶段炙手可热起来。与以前订一份畅销杂志需要“找关系”一样,此时安装一部电话除了要交数千元的初装费,还需要排队。


而邮政业务却开始进入亏损。中国邮政是承担中国普遍服务的主体。“普遍服务”是一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义务,《万国邮政公约》对其定义为:“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经常、优质的永久性邮政服务。”在当下中国,这个“均一廉价的资费”为本市0.8元,国内1.2元。


“这个远远覆盖不了运输、人力等成本,而且这些成本还在逐年增长。在这个前提下,邮政业务是不可能赚钱的。”尹琰说,同此凉热,镇江邮政也是如此。


不过,在“邮”与“电”尚未“分家”的时候,这样的变化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影响并不大。“随着新业务的开拓,大家对邮政业务的萎缩都没有太大的感觉,有的业务挣钱,有的业务亏钱,收入没有下降,也就不会去考虑太多。”


然而,在19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邮、电拆分的改革命题,并于1998年正式将中国邮政与中国电信分营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部门又决定,从1999年起,减少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贴,以刺激邮政部门向现代市场化企业的转化。


“铁饭碗”似乎一下子就不那么牢靠了。


此时尹琰已经调到了人事教育部工作,具体负责邮政业务培训。“说实话,在业务培训过程中,除了明显感受到邮政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的老化之外,更感受到了系统内部的人心惶惶。”尹琰说,不少老职工都觉得“好日子到头了”,再加上一段时间之后与分离到电信的原同事一比较,发现别人的收入增长很快,自己的收入却停步不前,甚至还有下降的可能,这种心理上的落差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离职潮”开始出现。“离开的人不少,我也有离开的机会。”尹琰说,有一次妹妹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到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管理,收入是她当时工资的两倍还多。“为什么没有离开,我也说不清楚,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将近20年,那份情感说不清也道不明,却真切地存在。”


那些年,日子非常艰辛,邮政系统开始‘二次创业’,单位想尽一切办法扩展市场,员工则是被各种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尹琰说,几乎每个职工都被摊派了任务,推销保险、明信片、贺年卡、月饼、啤酒……卖过的东西五花八门。


这种“销售员”工作对尹琰来说特别困难。职工主要通过亲情营销、友情营销,而尹琰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在镇江没有同学,也没有多少亲人,朋友大部分都在邮政系统内部,人家自顾不暇,更别提照顾她的“生意”了。


1999年,尹琰领到了一个推销寿险的任务,虽然只要求销售出去一份,但最终她也只能把这一份卖给了自己。“20年,每年交700多元,一直到今年才交完。”

与卖保险相比,尹琰更怕的是卖月饼。“保险还能卖给自己,几千元的月饼自己家确实吃不掉啊。”


当时有个同事,经常找一个朋友推销东西,有一次,她看到亲戚家自产的鸭蛋很好,想到朋友常给自己帮忙,便想给朋友送一点。谁知她刚问了朋友一句“喜不喜欢吃鸭蛋”,朋友就惊讶地说:“你们单位又卖鸭蛋了吗?”“这件事情我们一说起来就想笑,又好笑,又心酸。”

到2011年左右,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


邮政行业意识到这种“全员营销”的方式并不科学,也不高效。在不断摸索中,也慢慢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业务重心渐渐明确,走上平稳健康发展轨道。尹琰也终于从业余“销售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


改革开放40年,不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对于包括镇江邮政在内的邮政行业来说,前进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邮电分营”之后,邮政又经历了政企分开,邮储、速递与邮政在同一面大旗下分业经营等数次改革。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百年老店”终于还是从风雨飘摇中走了出来。


“除了专职营销人员,下指标、派任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积分奖励制度,来激励员工发展业务开拓市场的积极性。而经历了1998年之后的阵痛,再没有人会认为可以继续躺着挣钱,相反绝大多数邮政员工都有了市场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始终跟着时代的大潮向前走。”尹琰说,再过两年,她就要退休了,属于“老人”了,但是单位管理的电脑网络系统她都会使用,办公中需要用到的操作软件她都非常熟悉,对于邮政的各项新兴业务她也很愿意去学习和了解。在尹琰的影响之下,她的儿子也进入邮政系统工作,成了一名“邮二代”。

40年的发展历程,对于邮政业来说,是在坚守“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中负重前行、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


对于像尹琰一样的邮政普通员工来说,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历练、认知和感悟,带来的是痛苦中的成长,成长中的自豪。


对于镇江市民来说,墨绿色制服、“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声也许渐行渐远,但邮政通信、邮政金融、邮政速递、邮政证券、邮政保险、等一系列的邮政业务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百年邮政,气象更新”,采访中,尹琰给记者倒了一杯茶。纸杯上,有这样八个字。

作者:张立华

编辑:金凯


56

人物小档案

尹琰

1965年出生,镇江邮政的一名员工。


从1985年进入镇江市邮电局工作,经历了中国邮政这家“百年老店”近40年来“以邮养电”、“以电养邮”、“邮电分营”、“二次创业”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演变转型。


她是镇江邮政普普通通的一员,也是镇江邮政新时代发展变迁的亲历者。


邮政40年前

VS

邮政40年后

交通

40年前,绿色的二八式自行车是邮递员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40年后,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中国邮政汽车为用户带来的是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设备

40年前,邮政设施非常落后,基本都是人工操作。


40年后,分件机以及各种货物分拣传输设备,能实施全程监控、全程查询。

业务

40年前,邮递业务是邮政最主要的业务。


40年后,金融、保险、速递、物流,邮政业务与百姓生活联系得越发广泛。

镇江最早的邮局

从1896年3月清政府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算起,中国邮政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因此常被称作“百年老店”,意指其历史悠久、信誉可靠。


镇江邮政的发展史与中国邮政几乎完全同步。


1896年4月9日大清镇江邮局正式设立,下设两个支局,一在城内堰头街(今四牌楼),另一在城外的柴炭巷,成为全国最早的24个总局之一。


对于1965年出生的尹琰来说,在她被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之前,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镇江邮政,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前尘往事都一无所知。


但是,从1980年代开始,她经历了中国邮政近40年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演变转型,也成了镇江邮政新时代发展变迁的亲历者。


1982年,17岁的尹琰参加了高考,不过,她并没有被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怎么说呢?当时肯定是有点失望的。”尹琰说,不过邮政“绿衣使者”的称号,以及当时被人羡慕的“铁饭碗”让她很快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了向往。


墨绿色制服,大盖帽,邮递员永远伴随着“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声出现,笑容可掬地递上贴着邮票的信件。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这是尹琰“小时候“对邮政最深刻的印象。


1985年,20岁的尹琰毕业了。尹琰的母亲是镇江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工作,并在新疆成家。待到尹琰毕业时,外公外婆年纪已经大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心怀歉疚的母亲给了尹琰一个建议:申请到镇江工作,这样可以照顾外公外婆。


尹琰听从了母亲的建议。


48.5元,这是尹琰刚进入镇江市邮电局时一个月的工资。之所以对这个数字记忆犹新,尹琰说,是因为大学期间,父母每个月给她50元生活费,再加上学校补助,她每个月有将近60元的“可支配收入”。“工作之后反而不如上学的时候有钱了,一开始还真不适应。”

第一年是实习期,每个工作岗位都要轮训一遍。第一个岗位在分拣科。分拣科的业务量非常大。给据邮件的号码、收件人都需要“抄登内件清单”,而为了保证邮件的时限,分拣人员常常是上夜班,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因为晨昏颠倒,经常会有恍惚感,一觉睡醒,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随后尹琰又被安排到转运科去“接火车”。这同样是一份苦差事。邮件分拣好之后,装进邮袋,由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同时在火车站接收由全国各地运来的邮袋。“火车停靠时间很短,当时我们一天要接20多趟火车,一趟车少则几十袋,多则上百袋邮件,都要在短时间内搬上搬下完成交接签收,工作量可想而知。”尹琰说,当时她实习正是冬天,搬邮袋时一身汗,在站台上等火车时却又冻得瑟瑟发抖,有时实在受不了了,就把空邮袋披在身上,“感觉自己样子像乞丐”。


虽然辛苦,不过1980年代是尹琰这样的邮政人的好时代。那时,邮政与电信还是一家人,统称为“邮电”。那是个“以邮养电”的时代,邮电业每收入100元,邮政就占到80元,再加上邮政业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邮政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大家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尹琰回忆说,邮政当时是“老大哥”,电信则还处于投资的起步阶段。


邮政业务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尹琰举了个例子。如果你当时想要通过邮局来订一份畅销的《大众电影》杂志,很有可能订不到,要提前“打招呼”甚至“找关系”。


在此后的几年里,尹琰先后在解放路邮政支局、大西路邮政支局担任局长助理。


时间悄悄地走进了1990年代随着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的陆续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惠及中国,“邮”和“电”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转换。


电信业务在这一阶段炙手可热起来。与以前订一份畅销杂志需要“找关系”一样,此时安装一部电话除了要交数千元的初装费,还需要排队。


而邮政业务却开始进入亏损。中国邮政是承担中国普遍服务的主体。“普遍服务”是一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义务,《万国邮政公约》对其定义为:“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经常、优质的永久性邮政服务。”在当下中国,这个“均一廉价的资费”为本市0.8元,国内1.2元。


“这个远远覆盖不了运输、人力等成本,而且这些成本还在逐年增长。在这个前提下,邮政业务是不可能赚钱的。”尹琰说,同此凉热,镇江邮政也是如此。


不过,在“邮”与“电”尚未“分家”的时候,这样的变化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影响并不大。“随着新业务的开拓,大家对邮政业务的萎缩都没有太大的感觉,有的业务挣钱,有的业务亏钱,收入没有下降,也就不会去考虑太多。”


然而,在19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邮、电拆分的改革命题,并于1998年正式将中国邮政与中国电信分营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部门又决定,从1999年起,减少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贴,以刺激邮政部门向现代市场化企业的转化。


“铁饭碗”似乎一下子就不那么牢靠了。


此时尹琰已经调到了人事教育部工作,具体负责邮政业务培训。“说实话,在业务培训过程中,除了明显感受到邮政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的老化之外,更感受到了系统内部的人心惶惶。”尹琰说,不少老职工都觉得“好日子到头了”,再加上一段时间之后与分离到电信的原同事一比较,发现别人的收入增长很快,自己的收入却停步不前,甚至还有下降的可能,这种心理上的落差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离职潮”开始出现。“离开的人不少,我也有离开的机会。”尹琰说,有一次妹妹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到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管理,收入是她当时工资的两倍还多。“为什么没有离开,我也说不清楚,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将近20年,那份情感说不清也道不明,却真切地存在。”


那些年,日子非常艰辛,邮政系统开始‘二次创业’,单位想尽一切办法扩展市场,员工则是被各种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尹琰说,几乎每个职工都被摊派了任务,推销保险、明信片、贺年卡、月饼、啤酒……卖过的东西五花八门。


这种“销售员”工作对尹琰来说特别困难。职工主要通过亲情营销、友情营销,而尹琰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在镇江没有同学,也没有多少亲人,朋友大部分都在邮政系统内部,人家自顾不暇,更别提照顾她的“生意”了。


1999年,尹琰领到了一个推销寿险的任务,虽然只要求销售出去一份,但最终她也只能把这一份卖给了自己。“20年,每年交700多元,一直到今年才交完。”

与卖保险相比,尹琰更怕的是卖月饼。“保险还能卖给自己,几千元的月饼自己家确实吃不掉啊。”


当时有个同事,经常找一个朋友推销东西,有一次,她看到亲戚家自产的鸭蛋很好,想到朋友常给自己帮忙,便想给朋友送一点。谁知她刚问了朋友一句“喜不喜欢吃鸭蛋”,朋友就惊讶地说:“你们单位又卖鸭蛋了吗?”“这件事情我们一说起来就想笑,又好笑,又心酸。”

到2011年左右,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


邮政行业意识到这种“全员营销”的方式并不科学,也不高效。在不断摸索中,也慢慢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业务重心渐渐明确,走上平稳健康发展轨道。尹琰也终于从业余“销售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


改革开放40年,不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对于包括镇江邮政在内的邮政行业来说,前进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邮电分营”之后,邮政又经历了政企分开,邮储、速递与邮政在同一面大旗下分业经营等数次改革。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百年老店”终于还是从风雨飘摇中走了出来。


“除了专职营销人员,下指标、派任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积分奖励制度,来激励员工发展业务开拓市场的积极性。而经历了1998年之后的阵痛,再没有人会认为可以继续躺着挣钱,相反绝大多数邮政员工都有了市场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始终跟着时代的大潮向前走。”尹琰说,再过两年,她就要退休了,属于“老人”了,但是单位管理的电脑网络系统她都会使用,办公中需要用到的操作软件她都非常熟悉,对于邮政的各项新兴业务她也很愿意去学习和了解。在尹琰的影响之下,她的儿子也进入邮政系统工作,成了一名“邮二代”。

40年的发展历程,对于邮政业来说,是在坚守“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中负重前行、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


对于像尹琰一样的邮政普通员工来说,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历练、认知和感悟,带来的是痛苦中的成长,成长中的自豪。


对于镇江市民来说,墨绿色制服、“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声也许渐行渐远,但邮政通信、邮政金融、邮政速递、邮政证券、邮政保险、等一系列的邮政业务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百年邮政,气象更新”,采访中,尹琰给记者倒了一杯茶。纸杯上,有这样八个字。

作者:张立华

编辑:金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