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些媒体出现中国经济可能存在滞胀或者疑似滞胀的议论。其主要依据,一方面,源自对部分食品价格和生产价格所作的片面观察;另一方面,出于对外部环境变化可能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担忧。但仅凭某些因素的某种变化,就推断中国经济将出现滞胀,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换言之,“滞胀”论调解读不了中国经济。
“滞胀”,在经济学上有着十分明确的理论含义。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速变化,会对失业率和物价产生此消彼长的影响。一旦经济“停摆”或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若物价也出现不降反升的异常现象,就是“滞胀”。通俗地说,就是增长停滞与通胀并存。那么,当前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滞胀或疑似滞胀的现象呢?大体可从3个方面加以重点观察:其一,增长是否停滞;其二,是否出现通货膨胀;其三,失业率是否高企。
首先,看增长。既要观察总量变化,又要分析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我国连续12个季度经济增速都稳定在6.7%至6.9%的中高速区间。从结构变化看,今年前8个月高技术产业增长超过1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都保持8.8%的较快增长,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的增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也十分良好。事实表明,尽管外部环境变数增加,但中国经济自我适应能力和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并未因此受挫。宏观上,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经济增长韧性强。微观上,伴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微观基础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我调节能力持续增强,市场回旋余地大。
其次,看物价。既要观察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也要观察相关货币政策。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处于合理预期之内,并未出现反常。从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分析,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比较多。以猪肉价格为例,自2017年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生猪的存栏、出栏量均有所下降,加之个别地区发生疫情,猪肉供给减少必然带动价格上涨。随着市场供求对这种周期性变化作出调整,猪肉价格还会重新企稳。从非食品因素来看,我国工业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伴随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服务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与此同时,当前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并不存在催生通胀的危险内因。
第三,看就业。无论增速或物价是否存在波动,只要就业稳定、失业率较低,经济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当下判断中国经济基本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察点。公开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0%,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月均回落0.1个百分点,特别是25岁至59岁主要就业人群调查失业率是4.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不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而且经济运行基本态势为持续扩大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经济增长质量也是比较好的。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增速、物价和就业指标,都清晰表明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滞胀或疑似滞胀现象,社会上的种种猜疑与担忧可以休矣。不过,“备预不虞,为国常道”,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及时捕捉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中的微妙变化,提前作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当前,伴随外部环境明显变化,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推动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上游产品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传导压力;另一方面,要辩证分析、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基本面,及时澄清各种舆论误导,积极引导社会预期,把信心付诸行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赵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