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11日,丹阳法院发布一起案情:该院宣判的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整个案件的起因竟是一场复杂的感情纠纷。
院方介绍,2020年5月五月下旬,小凝突然发现汽车轮胎不太正常,就将车子开到汽修厂检查汽车轮胎。而当车子被机器架起来之后,发现汽车副驾驶位置的正下方吸附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将该盒子拆下来后仔细查看,这才发现是一个GPS定位装置!
当即,小凝怀疑是其好友小茵的情人安装的,就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随后找到小茵,同时还在小茵的丈夫贡赟车上也发现同种GPS定位装置一个。随后,公安机关对小茵的情人发淞进行传唤,发淞到案后承认了其在小凝和贡赟的车上安装GPS定位器的事实。
法官介绍,发淞与小茵是2018年在网上相识,互相聊天互相慰藉彼此寂寞的心灵,在线下多次见面感情越发融洽。期间,小茵也告诉发淞其已经结婚了,有老公和两个孩子,但是发淞也不介意,仍对小茵死心塌地。此后,两人渐渐的发展成为情人关系,2019年上半年甚至还帮小茵的老公贡赟安排了工作。
由于疫情期间,小茵的丈夫一直休息在家,渐渐发现小茵的电话通讯不太正常,贡赟便开始怀疑小茵和发淞的关系。同期,发淞无法抑制对情人的思念,还经常开车到小茵家附近要求与小茵幽会。虽然没有被贡赟发现,但是贡赟已经猜到并质问了小茵。
小茵不想破坏现有的家庭关系,便提出要与发淞分手,断绝关系,但是发淞不愿,不停的纠缠小茵,还提出来要么小茵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要么小茵就要将两人情人关系期间的发淞赠与的财物归还给他。小茵无奈,只能躲着不接发淞的电话、不回信息,还换了工作,但是她发现不论她走到哪里,发淞都能很快的找到她,并纠缠她。期间,哪怕其到了外地,发淞也能很快的追踪过来,小茵觉得很蹊跷,但是也不知为何。
就这样,直到小凝告诉其车子上装有GPS定位器的时候,其才明白其中奥秘。
发淞到案后交代,当时小茵要和其分手并躲着他,其认为即使小茵有家庭有孩子,其也没有介意,而且两人情人关系期间在小茵身上花了十几万元还附上了自己的一片真心,所以无法轻易和小茵分手。为了查到躲避自己的小茵的行踪,其在网上买了几个GPS定位器,通过陌陌软件,找人分别安装在小茵的好友小凝及小茵的丈夫贡赟的车上。这样,其就能清楚的了解到小茵的行踪了。
发淞到案后,民警对其进行了法律教育,发淞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民警的调解下,发淞与小茵、贡赟之间也达成了调解协议,取得了对方的谅解。
最终,经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发淞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应予以刑罚处罚。
近日,鉴于被告人发淞有坦白、认罪认罚及取得谅解等情节,法院对被告人发淞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法条链接:
法官就此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对个人信息作了详细解释:公民个人信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价格门槛也不断降低,车载GPS定位器对个人车主来说很好用,但如果未经他人允许就私自安装在他人车上将会触犯法律,构成犯罪行为。
因此,在日常使用这些科技产品的时候,应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法律的界限,严格遵守使用规定,正确享受这类产品带来的便利。(通讯员 贺洁 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