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新编传统扬剧《白蛇传》
□文/罗戎平
《白蛇传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江苏镇江是其重要的发源地和民俗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其源流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蛇崇拜。
蛇是一种爬行动物,在自然界堪称强者,能水陆两栖,预兆天气,我国民谚有“燕子低飞蛇盘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之说。在陆地蛇很凶悍,攻击性让人畏惧,加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及之身躯、头部等形状,被先民作为生殖的图腾物;在水中,蛇相传又是水的支配者和管理者,在农耕社会特别受人崇拜。在白蛇传传说中,白娘子能够调遣长江之水和各路虾兵蟹将等水族“水漫金山寺”,也是比较合乎情理的。
镇江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先民自古就在宁镇山脉一带生息繁衍。殷商以前,这里的原始居民荆蛮族即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先民们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像蛇躯的花纹一样,可以得到像蛇这样的崇拜物的保护。因而,早在初唐时,镇江就萌芽了金山寺和尚降伏白蛇的原始传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它为白蛇传传说在镇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沃土。
《白蛇传传说》讲述了美丽的白蛇为报答许仙救命之恩,在四川峨眉山历经千年修炼,幻为人形,下山与之结为夫妻的故事。为和许仙相遇,白娘子在杭州西湖施计借伞;为救夫君性命,白娘子从镇江飞越昆仑山勇盗仙草;为夫妻团聚,又在镇江水漫金山。为了爱情,白娘子九死一生,其情其景,感人肺腑。
白蛇传传说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著名剧作家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也是较为完整的一个文本。冯梦龙曾在丹徒县(镇江市)做过儒学训导和教谕,这使他有机会熟悉和了解镇江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和相关的民间传说。镇江在宋代的真实地名和景观,如“针子桥”“五条巷”“镇江渡口马头”“金山寺”等都被他编进了话本之中。
到了清代,该传说又有进一步拓展,出现了“水斗”情节,特别是“水漫金山”一时家喻户晓,风靡神州。故事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矛盾,也转换为白娘子与法海之间的斗争,这类故事典型的文本记录出现在乾隆年间方成培的昆剧《雷峰塔传奇》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蛇传传说又有了新的理想结局——“轰塔团圆”。这是人民大众非常客观的一个心理愿望,典型的文本记录出现在田汉的京剧《白蛇传》中。此后的白蛇传传说继续发展延伸,无论是讲唱、影视或小说创作等,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编创的。
不可否认的是,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口头文学史上的珍贵活化石,是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我国各民族三百多个戏曲艺术剧种,以及在影视、连环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普遍的反映。其中的生活性情节“保和堂施药”、转折性情节“端午惊变”、高潮性情节“水漫金山”等均发生在镇江,让镇江名扬天下。“水漫金山”一词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被转化为一句口头俗语收进了我国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故事里的“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既成为镇江旅游文化中人见人爱的重要风物遗迹,也是大众百姓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故事话题。
同时,该传说对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着深远影响,类似的故事内容出现在印度的舞剧、越南的嘲剧、日本的电影、朝鲜的故事,乃至美国的戏剧、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邮票中。
对于镇江本土来说,白蛇传传说还包蕴着极为丰富的乡风节俗,每逢端午佳节,镇江各剧场和书场(农村是搭台演出)都会轮番地演出有关白蛇传传说的戏剧、曲艺,如扬剧《上金山》、清曲《水漫金山》就是其代表性作品。不仅如此,镇江家家户户吃“十二红”、喝“雄黄酒”,门上插菖蒲,身上揣香包,民众还会有组织地开展“龙舟大赛”,并自发地聚集在集镇演讲和演唱与《白蛇传》有关的鲜活“故事”,而“麒麟唱”“耥草山歌”“荡湖船”等民俗表演更是比比皆是。
所有这些与白蛇传传说有关的特异民俗事项,都成为镇江白蛇传口头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我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无论镇江对于白蛇传传说,或是白蛇传传说对于镇江,都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