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史志里的镇江:秦皇东巡

2020-09-15 22:03 镇江市社科联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琊。”——《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曾先后五次进行大规模巡游(又说为六次),后四次皆从当时的都城陕西咸阳出发向东出巡,因此也称东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南至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南下北返途中,曾两次途经镇江,留下了许多影响至今的事迹与传说。

秦始皇前往会稽是从采石(位于安徽马鞍山)渡江,后“过丹阳”,此“丹阳”不是现在的丹阳市,而是秦时的丹阳县(今安徽当涂)。再通过镇江境内的驰道继续南行。《江南通志·金陵志》:“(始皇)东游至金陵,断山疏淮,由江乘(今江苏句容)、丹徒往会稽。”

驰道是秦朝的制式道路之一。秦始皇修建驰道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巡视全国,政令传递快速到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是为了国防需要,有战事时便于调兵遣将、物质运输快速便捷。驰道的制式是标准化的,据《汉书·贾山传》记载:“(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堪称秦时的“高速公路”。

从秦始皇的行进路线可知,当时江乘、丹徒、曲阿(今江苏丹阳)均建有驰道,横亘镇江陆域全境,这与历代方志的记载相吻合。《至顺镇江志》记载:“秦皇驰道,相传自江乘至镇江大路是也。”《乾隆江南通志》记载:“秦始皇驰道,在丹徒县。”《光绪丹阳县志》记载:“秦驰道在(丹阳)县北十五里,其地曰‘小辛’。”

驰道的修建在秦代是个浩大的工程,征用民力无数,给人民造成了巨大负担,因而历代文人对“秦皇驰道”的诗咏多为讽刺和贬言,王安石的诗作可为其中代表:“穆王得八骏,万事不期修。茫茫千载间,复此好远游。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在秦始皇的行进路线上,并非全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也会遇到山川阻隔,为了求得便利,就需要“遇山开山”,在山间开出道路,也称“堑道”。秦始皇东巡就在丹阳境内留下了堑道遗迹。《至顺镇江志》记载:“秦堑道,在丹阳县界。”并引《唐图经》:“秦有堑道,亦谓之天子道。”又引《舆地志》:“吴孙皓求堑道于杜墅小村,即厌王气之所。”可惜杜墅小村在元代即“今无此地名”(《至顺镇江志》),秦堑道的准确位置也随之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始皇在镇江开辟陆路交通的同时,还开凿水路交通,便于舟行运输,对丹徒水道进行了改造。丹徒水道即丹徒至丹阳的人工河道,又称“徒阳运河”,是镇江境内最早由人工改造的河道,秦以前就已存在。丹徒水道的改造分南北两段。向北,开凿了丹徒水道新的入江口,《至顺镇江志》引《类集》:“秦始皇三十七年,使赭衣徒三千堑京岘东南垄”;南朝《京口记》:“龙目湖,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令水北注江也。”龙目湖在京岘山东南侧,宋元时已不存。《光绪丹徒县志》引《南徐州记》:“秦始皇凿处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京岘山东南。”“故县”即今丹徒镇。向南,开凿云阳北岗,将丹徒水道南段截直使曲,减缓水势,以利舟行。秦始皇堑垄凿山的这番操作也使丹徒水道成为后来江南大运河北段的雏形。

镇江城内原有一个秦潭,据《江苏省通志稿》记载:“秦潭,在丹徒县月华山下,秦始皇开。”秦潭也称绿水潭,潭水深不可测,岁旱不涸,宋润州太守郑滋曾记录道:“潭通海眼。”唐陆龟蒙诗:“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南唐李仲殊诗:“百丈古潭深,鱼虾不计金。好来秋夜听,深处有龙吟。”秦潭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被改设为放生池,位置在今第一楼街北段东侧,今已湮没无存。

秦始皇从会稽北返途中,曾登临句曲(茅山旧名)北垂山,发出了“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的感慨(《寰宇记》),自此,良常山成为茅山的别名。此外,茅山秦望山的得名也缘于秦始皇的此次登临。另据《太平御览》引《茅山记》,秦始皇曾在北垂山埋下白璧一双,深七尺,由丞相李斯刻篆璧文:“始皇盛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石素壁。”《真诰》《太乙真人内传》等道教典籍也有相同记载,留下了“始皇茅山埋玉”的传说。

从《史记》可知,秦始皇北返是从江乘渡江的,此处渡口也称为“江乘渡”,位于今句容下蜀至栖霞山一带(《镇江文化大辞典》)。不过镇江地方志书还记载了秦始皇东巡的另一处渡江点,即“徒儿浦”。《光绪丹徒县志》引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徒儿浦在丹徒,秦始皇将徒人过此,因名。”其位置据《至顺镇江志》:“在(镇江)城东二十里”,也就是在现今的丹徒口位置。所以,秦始皇东巡在镇江的渡江地点有两处,江乘渡与徒儿浦共同承担了秦始皇大队人马的渡运任务。

渡江后的秦始皇最终未能完成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于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年50岁。但因为他的这次东巡,给镇江带来了两个新地名:一是“谷阳”(镇江古地名)改名“丹徒”;二是“云阳”(丹阳古地名)改名“曲阿”,两地改名均与秦始皇传说中的“厌王气”,现实中的“改地形”相关。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邓宇

44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琊。”——《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曾先后五次进行大规模巡游(又说为六次),后四次皆从当时的都城陕西咸阳出发向东出巡,因此也称东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南至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南下北返途中,曾两次途经镇江,留下了许多影响至今的事迹与传说。

秦始皇前往会稽是从采石(位于安徽马鞍山)渡江,后“过丹阳”,此“丹阳”不是现在的丹阳市,而是秦时的丹阳县(今安徽当涂)。再通过镇江境内的驰道继续南行。《江南通志·金陵志》:“(始皇)东游至金陵,断山疏淮,由江乘(今江苏句容)、丹徒往会稽。”

驰道是秦朝的制式道路之一。秦始皇修建驰道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巡视全国,政令传递快速到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是为了国防需要,有战事时便于调兵遣将、物质运输快速便捷。驰道的制式是标准化的,据《汉书·贾山传》记载:“(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堪称秦时的“高速公路”。

从秦始皇的行进路线可知,当时江乘、丹徒、曲阿(今江苏丹阳)均建有驰道,横亘镇江陆域全境,这与历代方志的记载相吻合。《至顺镇江志》记载:“秦皇驰道,相传自江乘至镇江大路是也。”《乾隆江南通志》记载:“秦始皇驰道,在丹徒县。”《光绪丹阳县志》记载:“秦驰道在(丹阳)县北十五里,其地曰‘小辛’。”

驰道的修建在秦代是个浩大的工程,征用民力无数,给人民造成了巨大负担,因而历代文人对“秦皇驰道”的诗咏多为讽刺和贬言,王安石的诗作可为其中代表:“穆王得八骏,万事不期修。茫茫千载间,复此好远游。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在秦始皇的行进路线上,并非全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也会遇到山川阻隔,为了求得便利,就需要“遇山开山”,在山间开出道路,也称“堑道”。秦始皇东巡就在丹阳境内留下了堑道遗迹。《至顺镇江志》记载:“秦堑道,在丹阳县界。”并引《唐图经》:“秦有堑道,亦谓之天子道。”又引《舆地志》:“吴孙皓求堑道于杜墅小村,即厌王气之所。”可惜杜墅小村在元代即“今无此地名”(《至顺镇江志》),秦堑道的准确位置也随之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始皇在镇江开辟陆路交通的同时,还开凿水路交通,便于舟行运输,对丹徒水道进行了改造。丹徒水道即丹徒至丹阳的人工河道,又称“徒阳运河”,是镇江境内最早由人工改造的河道,秦以前就已存在。丹徒水道的改造分南北两段。向北,开凿了丹徒水道新的入江口,《至顺镇江志》引《类集》:“秦始皇三十七年,使赭衣徒三千堑京岘东南垄”;南朝《京口记》:“龙目湖,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令水北注江也。”龙目湖在京岘山东南侧,宋元时已不存。《光绪丹徒县志》引《南徐州记》:“秦始皇凿处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京岘山东南。”“故县”即今丹徒镇。向南,开凿云阳北岗,将丹徒水道南段截直使曲,减缓水势,以利舟行。秦始皇堑垄凿山的这番操作也使丹徒水道成为后来江南大运河北段的雏形。

镇江城内原有一个秦潭,据《江苏省通志稿》记载:“秦潭,在丹徒县月华山下,秦始皇开。”秦潭也称绿水潭,潭水深不可测,岁旱不涸,宋润州太守郑滋曾记录道:“潭通海眼。”唐陆龟蒙诗:“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南唐李仲殊诗:“百丈古潭深,鱼虾不计金。好来秋夜听,深处有龙吟。”秦潭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被改设为放生池,位置在今第一楼街北段东侧,今已湮没无存。

秦始皇从会稽北返途中,曾登临句曲(茅山旧名)北垂山,发出了“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的感慨(《寰宇记》),自此,良常山成为茅山的别名。此外,茅山秦望山的得名也缘于秦始皇的此次登临。另据《太平御览》引《茅山记》,秦始皇曾在北垂山埋下白璧一双,深七尺,由丞相李斯刻篆璧文:“始皇盛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石素壁。”《真诰》《太乙真人内传》等道教典籍也有相同记载,留下了“始皇茅山埋玉”的传说。

从《史记》可知,秦始皇北返是从江乘渡江的,此处渡口也称为“江乘渡”,位于今句容下蜀至栖霞山一带(《镇江文化大辞典》)。不过镇江地方志书还记载了秦始皇东巡的另一处渡江点,即“徒儿浦”。《光绪丹徒县志》引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徒儿浦在丹徒,秦始皇将徒人过此,因名。”其位置据《至顺镇江志》:“在(镇江)城东二十里”,也就是在现今的丹徒口位置。所以,秦始皇东巡在镇江的渡江地点有两处,江乘渡与徒儿浦共同承担了秦始皇大队人马的渡运任务。

渡江后的秦始皇最终未能完成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于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年50岁。但因为他的这次东巡,给镇江带来了两个新地名:一是“谷阳”(镇江古地名)改名“丹徒”;二是“云阳”(丹阳古地名)改名“曲阿”,两地改名均与秦始皇传说中的“厌王气”,现实中的“改地形”相关。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邓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