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推动农业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
农业招商引资,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近两年,丹阳全力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呈现三个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招引热度在提升。成立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专题工作组,建立农业农村局牵头、商务及镇区等单位配合的项目招引推进机制。二是项目质态在提升。累计招引农业项目197个,总投资23.5亿元。其中,香海琴枫投资2.6亿元,康乐农牧、庄湖湿地等一批项目投资也都在亿元以上。三是科技含量在提升。与中国农科院等十多个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农业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江南生物草菇高效栽培技术、药渣菌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分获国家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下一步,丹阳将进一步加大优质项目、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积极向外拓展,把品牌打“响”。主要做到三个瞄准。一是瞄准重大活动,把握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和镇江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投资洽谈会等农产品推广契机,让我市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提升区域知名度。二是瞄准重点区域,组建农业项目招商小分队,赴福建、武汉、广东等地举办专场推介活动,鼓励更多客商来丹考察兴业。三是瞄准特色领域,立足农产品加工、茶叶种植等特色产业,对接行业头部企业,引进一批农产品研发、物流中心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把农业产业向精深推进、向高端提升。
全力练好内功,把链条拉“长”。主要做好三道加法。一是立足园区做加法,进一步加大司徒、珥陵、吕城3个省级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强化组团发展,提升园区集聚重点项目、特色产业的水平。二是抓住龙头做加法,以江南生物、华洪药业等一批有增资扩股意向的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金融支撑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围绕融合做加法,以镜彩农路为环线,整合七峰山、九里景区等特色资源,加快布局观光体验和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更多的“网红打卡点”和“精品旅游线”,让乡村产业振兴有看头、有说头,更有赚头。
提升服务效能,把环境做“优”。主要做好三个全。一是全程陪跑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业项目建设全程“陪跑”机制,对重点项目“一对一”对接、“全天候”服务,当好金牌“农小二”。二是全力协调项目推进,健全重点农业项目领导挂钩、专人服务、实时协调等机制,及时解决土地、资金等相关难题,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见效。三是全面把控项目进度,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原则,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报批时间,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句容: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近年来,句容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面完成79个经济薄弱村、6447户建档立卡户12098人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坚持“扶上马、送一程”,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以周密的组织部署确保全覆盖。今年3月份,我们按照“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牵头部门、责任主体和进度时限,结合“三治理一挂牌”工作,推动市镇两级精准精细开展“回头看”,重点围绕脱贫人口、达标村、扶贫项目、阳光平台、防止返贫五项工作,深入排查脱贫攻坚问题短板。自“回头看”工作启动以来,全面检查了28个2019年达新标项目、62个领导帮扶项目和43个富民强村项目,有效推进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既定方案,全面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压茬推进,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以严格的动态监测确保不返贫。出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将新致贫返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纳入动态管理,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全面提升脱贫质量。目前,全市不稳脱贫户125户270人、边缘户7户17人,已全面落实帮扶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结果思维,在持续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对不稳脱贫户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对边缘户建立缓解临界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帮扶政策措施,及时找出解决相对贫困的有效路径,着力解决好脱贫户持续增收问题。
以健全的政策体系确保长效化。坚持政策多维发力,推动“两不愁三保障”落实落细。保障住房方面,在全部完成135户建档立卡户农村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及时鉴定、改造新增危房,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保障基本医疗方面,在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助医+商业保险+政府财政”六重保障的基础上,新增“扶贫保”,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防止脱贫人口因病返贫。保障义务教育方面,全面核实建档立卡户871人学龄子女情况,确保无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子女因贫失学辍学。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四不摘”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进一步织密医疗、保险、养老、金融等扶贫政策体系,健全弱有所扶救助制度,形成立体帮扶、长效帮扶的良好格局。
扬中: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工程”
3月下旬,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扬中考察调研时,明确指示要求扬中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要走在前、当示范。这既是厚爱,也是信任,更是考验。具体工作上做到“三个强化”: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一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理念,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增长边界,让规划“一张图”成为城乡融合发展“风向标”。二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发展方向,清退落后产能,为“产业强市”提供根本遵循。三是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引导规划布点村庄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用“一张图”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共安全等多项内容。四是交通布局规划。统筹区域、城乡和城市交通发展,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释放城乡发展活力。一是突出项目驱动。深化招商体制改革,综合运用派驻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等模式,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当年注册率50%以上,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30%。服务好以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为代表的重大优质项目,以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打造项目招引建设的“葡萄串”。二是整合园区资源。按照“一特三提升”的园区发展要求,调优调强省级以下各类园区产业业态,致力打造高创园、长城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等一批主题园区、特色园区。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团队)50个。加大财政、信贷、社会资本支持力度,全年新增实体经济信贷投放30亿元以上。推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农村倾斜。四是推动富民增收。用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成果,探索农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让更多改革红利惠及群众。
强化内外兼修,涵养融合发展张力。一是围绕人居环境美,深入开展“四清一治一改”“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放大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的示范效应,确保三年行动目标高质量完成。二是围绕公共服务优,推动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向农村倾斜,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共享。三是围绕文明程度高,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工作,提标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四是围绕乡村治理好,扎实推进“建强党小组,打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最后一米’”书记项目,用高质量党建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丹徒:让美丽乡村看得见留得住
今年以来,丹徒构建党建引领、分类施策、多元参与、集中整治的工作格局,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清底数。认真摸排美丽宜居村庄、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村建设等“点”上的优势,污水处理设施、户厕改造、农路提档升级等“线”上的进度,河塘清淤、残垣断壁、垃圾清理等“面”上的短板,科学测算工作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划重点。以沟渠塘坝、残垣断壁、垃圾治理为重点,确定七项整治内容。成立“7+1”组织架构,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制定专项奖补、综合奖补、长效奖补方案,区财政设立奖补资金近8000万元,先期拨付880万元启动资金。以“销号预审制”和“清单式销号计划”推动整治销号。
三是党建+。通过党员积分管理、支部星级评定、村书记考核评价、群众满意度评议等方式,把最难的工作交给党组织、最硬的骨头交给党员干部。形成“党群议事厅”“四包五书”“345红星工程”等鲜活有效的基层工作模式。
四是抓长效。建立“八位一体”长效机制,实行月度暗访、季度通报、半年考评,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现场约谈、现场表态。将整治工作与乡镇高质量考核、村干部考核、作风效能建设挂钩。截至目前,第一批整治任务中,38个行政村、271个自然村已全部销号。
下一步,丹徒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抓好乡村振兴各项举措:
一是思想认识再提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实行镇、村“一把手”主抓制,严格落实乡镇例会和现场巡查督办制度,倒逼责任落实、集中力量快干,进一步推动镇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从不推不动变为迅速行动、从以点代面变为全域行动。
二是工作措施再加强。对第一批38个行政村,进一步查漏补缺,抓好整治成效的巩固和提升。对第二批50个行政村,用好挂牌督办、通报约谈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时追踪序时进度,对照问题清单,逐一过堂、逐一整改、逐一销号。
三是长效机制再完善。深化“党建+”模式,全面落实“一区二亮三岗四评”机制。对党群议事厅、垃圾分类“红黄黑”榜、村庄环境监督会等特色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化成果并在全区推行。将村庄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做到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四是城乡融合再深化。做好规划引领,有效落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长江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高标准建设万亩茶园,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丹徒特色亮点。
市住建局:跑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市住建局将突出重点区域,强化管护机制,坚决跑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
秉承传统,积极转变,助力乡村振兴。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指出,小厕所、大民生,要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15年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实现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经过积极争取,丹阳、句容、扬中市和丹徒区成为全国首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市累计投入11.84亿元,完成988个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总受益村民90304户。截至去年底,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8.2%,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2%,丹阳的治理工作多次受到省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丹徒世业镇治理成效被新闻联播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随着国家、省、市体制机制的调整,市住建局将继续配合兄弟部门,强化履职尽责,推动工作落实。
聚焦难点,聚力关键,坚决完成任务。根据计划,今年需完成275个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前,丹阳、扬中和丹徒均已采用市场化运作、项目总承包的形式,实施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的“EPC+O”治理模式,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句容市因镇村规划布局调整等原因,实行了新的建设和运维模式。下一步,市住建部门将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服务,力争到年底实现规划发展村和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两个100%的目标。
以用为本,建管并重,发挥长远作用。5月上旬,市住建局组织给排水和污水处理专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督查。目前,丹阳和扬中市管网建设基本符合要求,进出水水质达到预期指标;丹徒区建设进度较快,EPC一体化运维中心技术先进、理念超前;句容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正在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市住建部门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将质量安全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把好现场施工、监理监督、竣工验收三道关,确保污水设施和管网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