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红色革命老区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引来“活水”,助力红色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革命老区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
革命老区焕新貌
减税降费助“红色旅游”热起来
江西赣州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从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到苏区模范县兴国,再到 “共和国摇篮”瑞金……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光荣的历史,承载过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水,演绎着时代的风采与沧桑,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追寻先辈足迹。
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首次进入兴国时,便在黄隆顺饭庄吃了一道菜“蒸笼粉鱼”,并取名“四星望月”,把红军比作月亮,把工农商学等群众比作星星。当年的黄隆顺饭庄,现已组建为兴国县品禄园实业有限公司,正在大刀阔斧地创建“文化+餐饮”的特色品牌。
“受益于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公司仅餐饮这块业务就节省税费2.1万余元。”兴国县品禄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九华表示,省下的资金用来升级四星望月文化景区的设施,把“四星望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红都瑞金, “红色故都”旅游品牌吸引着不少游客和团队前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
“受益于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公司把税收‘红包’让利于消费者,推出优惠套餐,吸引到更多游客来感受赣南红色文化。”瑞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董事长曾艳斌介绍。
“稀土”作为赣南的另一张名片,增值税税率下降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为传统稀土企业转型升级带去了新动力,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带去新思路,赣州晶环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推出的陶瓷工艺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在于都,不少游客参观完“长征第一渡”等红色景点后,会选择前往绿色产业基地游玩,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催热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
“我们把国家的利好政策和贫困户分享,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于都高山青草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彩义介绍,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使公司享受到近160万元的税收减免。
持续释放的减税降费红利为赣州红色旅游的发展注入信心与活力,也让追寻“初心”的游客们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革命红土变创业热土
减税降费擦亮老村“红色名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巍峨的四明山,照进横坎头村时,这里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从“山大石头多,出门就上坡。一年两季稻,人穷往外跑”的“空心村”,到如今“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摘”,民居白墙黛瓦,游客来往如织的小康样板村,横坎头村何以有如此巨变?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这个曾经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进行考察调研,为村民指明了因地制宜奔小康的发展方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带领乡亲们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革命红土变成了创业热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红村”的美丽蜕变积蓄起了磅礴力量。
“海归”黄徐洁是返乡“农创客”之一。硕士毕业后,她本有机会留在德国发展,但受到习总书记回信中“苦干实干”精神的感召,黄徐洁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投资130万元在横坎头村打造了一家本土菜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后,黄徐洁一算“减税账”,发现今年都不用交增值税了,立刻盘算起了“生意经”:“省下来的税款,我要扩张三楼店面,多雇佣一名服务员,给顾客更好的消费体验。”颇具商业头脑的黄徐洁还将“减税降费”四个字印在了当地的特色小吃上,送给来店消费的客人,如此一来,她的生意更红火了。
当“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民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村民任明娅原先经营着一家灯具加工作坊,税务干部上门辅导环保税有关政策,指出作坊毗邻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噪音、废水都会影响景区环境。任明娅深以为然,主动关闭自家的灯具加工作坊,转产开了一家初心私房菜馆,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利好的同时,也迎来了事业的新起步。
据统计,横坎头村共有小规模纳税人89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后,约95%的小规模纳税人无需再缴纳增值税。
“既卖风景,也卖产品”,横坎头村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走上了“农旅”结合的新路子,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当地土特产成了“俏销货”,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红村”蝶变,老区逢春。减税降费擦亮了横坎头村的“红色名片”,催生了绿色经济的内生动力,“山沟沟”变成了“金窝窝”,横坎头村正以全新的面貌拥抱新时代。“请习总书记放心,‘红村’新一代已经接过这一棒,一定跑好这一程,把‘红村’建设好!”黄徐洁的话道出了“红村”人的共同心声。
红土地崛起“亚洲铝都”
减税降费助特色产业振兴老区经济
90年前,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怀着对百色这片红色热土的关怀与牵挂,1986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广西平果铝要搞”的指示,开拓了百色建设发展新局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铝产业成为百色的主导产业,一个新兴的“亚洲铝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崛起。
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等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助力百色加快铝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了铝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革命老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百色蕴藏着丰富的矿石资源,其中铝土矿远景储量达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作为进驻广西平果的第一家国家控股特大型铝工业联合企业,2018年产值达67亿元,是铝产业“二次创业”的重点企业之一。
“仅2018年以来增值税税率两次下调,就给公司带来了8000多万元的减税。”持续释放的政策利好,让中铝广西分公司财务总监丁波对公司的铝产业“二次创业”充满期待。同时,减税降费带来的红利也让公司更有底气加大对核心产品技术的研发,加快了公司铝产品由初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的“二次创业”步伐,公司的大型铝电解槽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准。
作为百色铝产业“二次创业”的另一个主力,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营电解铝生产和铝材深加工等产业。“公司刚成立,资金压力很大,但我们很快就收到税务部门的7000多万元进项税额留抵退税,一下子盘活了资金,加快了项目推进。”公司财务经理印德龙为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点赞。
在减税降费政策的助推下,华磊公司第一期工程于2017年竣工投产。“今年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让公司减税近7000万元,目前我们生产的铝水直供下游企业,成本降低了近400元/吨。”对于公司发展的前景,印德龙充满期待。
得益于充足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多的高端化、精深化铝产品加工企业扎根百色,铝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并不断壮大,铝轮毂、铝板幕墙等新型铝产品不断涌现,铝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次创业”势头强劲。
铝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百色市平果县域经济连续9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越来越多的铝产业企业进驻平果,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目前平果县已新建、改建扶贫车间30多个,全县12个乡镇所有贫困村已实现扶贫车间的全覆盖。
借势铝产业“二次创业”的东风,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加大对铝型材精深加工的研发及投入。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公司新建3个分厂,解决了当地近150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今年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让公司享受到了近千万元的税费减免,营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公司法人谢志强表示,企业扎根于地方、受益于地方,必须要时刻牢记回馈于地方。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将会设立更多的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是百色起义90周年,“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百色起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儿女锐意进取、开拓奋进。在一系列减税降费等利好政策叠加下,百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好时期,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
来源:江西税务、宁波税务、广西税务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