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19:沧海横流 浩荡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2019-12-10 14:46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2019:沧海横流 浩荡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新华社记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动向时刻牵动世界目光。2019年的中国经济,更是备受瞩目。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出更为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应对挑战工作有力有效……攻坚克难、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愈发彰显蓬勃健强的实力后劲。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是来自东方大国的自信作答:“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大海依旧在那儿”——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50.2%——时隔6个月,中国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前10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

纵使外部“逆风”依旧,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11月23日,德国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新华社记者 李嘉乐 摄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一年——

放眼全球,国际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贸增长放缓态势明显,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回落,而中美经贸磋商的跌宕起伏,更令低迷的国际经贸环境蒙上阴霾。

环视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市场需求走弱,企业利润下降,实体经济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猪肉价格上涨推高居民消费价格,让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备受考验。

内外挑战并存、形势复杂多变,这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大环境;

把准战略全局,从容坚定前行,却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始终稳定向前——

一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尽管增速略有下滑,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在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全球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且已连续19个季度稳定在6%至7%的区间,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超过90万亿元规模的高基数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殊为不易。

一年来,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市场分量更重,有效投资更注重补短板、增后劲。最终消费支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1至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

一年来,中国经济更具民生温度。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老百姓用上更多平价优质药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提升。

11月23日,在辽宁沈抚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右)协助办事人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海作喻的有力话语,也印证着今天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始终把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不少指标好于预期。在开局良好、预期转暖的舆论氛围中,党中央对形势的严峻性始终有着清醒研判。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进入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持续承压,增速从6.4%回落到6.2%。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的重要判断和部署。

既警醒风险、看到压力,又淡定从容、坚定前行。

一年来,中央政治局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重要节点为经济运行把脉定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分别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

一年来,中央深改委先后召开6次会议,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向深水区;中央政治局8次集体学习中,既有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专题,也关注区块链技术背后的产业变革……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沉着从容,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坚持办好自己的事——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升微观主体活力,金融业加快开放,一批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一年来,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出台外商投资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降低关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作出的承诺一一落地。

言出必行,这是中国鲜明的态度:开放举措落地有声,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新措施新行动,既为世界带来了新机遇,也给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办好自己的事,这是中国“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定自信:做好“六稳”工作守住基本盘,前10个月日均新登记企业接近2万户,“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更加巩固,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关键时候,既要有攻城拔寨的必胜勇气,又要具备绣花描红的细腻功夫。

游客在洪崖洞景区门口拍照留影(9月9日摄)。以“山城夜景”享誉全国的重庆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年来,重庆的夜市逐渐演变成融餐饮、文创、旅游为一体的消费方式。夜经济的逐渐成熟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同时还成为吸引外地游客来渝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指出,“要逐一研究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攻城拔寨,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是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更是初心使命的庄严兑现。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政策取向,经济运行之航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今年以来,党中央把准经济运行政策基调,始终坚持“稳”字当头,这“五个坚持”一以贯之,发展方向坚定不移。

制度保障,定国安邦之根本。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重要部署,从而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令人瞩目。会议提出,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

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的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现场(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创新激活力、改革再突破、开放新动作,为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提供不竭动力

初冬的合肥,京东方厂房里,一块块巨大的玻璃基板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缓缓流动,被切割、制作成用于65英寸、75英寸乃至更大尺寸电视的液晶屏幕。

“凭借创新,我们在新型显示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羽介绍,新投产不久的全球最先进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销两旺,公司正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屏供应商,在经济下行寒气中释放出浓浓暖意。

化危为机、创新突围,这既是中国制造“硬核”发展的指向,也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

以持续创新的干劲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做强发展动能——

从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传回第一张月背照片到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在轨数量突破50颗,从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到C919大型客机第5架试飞飞机首飞……中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速,也在持续为经济助力。

与会者在颁发牌照仪式后合影(6月6日摄)。当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创新发展是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谁能抓住先机,谁就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月在河南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从国内考察到出席中央会议,从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正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方向。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科技、新突破不断助推新产业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新动能愈发强劲。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7.6%、145.7%和84.5%。

“中国是充满机遇之地。”瑞士工业企业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一系列鼓励创新发展的举措,为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发展催生了很多机遇。

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上,观众在京东方展台了解智能镜子(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以持续改革的确定性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拓展增长空间——

在中国做生意难不难?

不久前,世界银行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给出了答案: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排在全球第31位。

好的营商环境,是涵养一切创新与发展的土壤,背后离不开改革助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配备“项目管家”、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得益于不断加力的改革,今年以来,沙特阿美、恒大、阿里巴巴等一批商界巨头纷纷布局东北,“投资正过山海关”。

改革不只是放权,更是瞄准体制机制弊端与发展“沉疴”的彻底革命。

“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出鲜明表态,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

在乌鲁木齐五一星光夜市,人们排队购买烤羊肉串等美食(5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瞄准企业运行负担重的问题,出台实施约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瞄准供给侧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大刀阔斧破除无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咬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在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看来,一系列的改革部署,打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脉,助力中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阔步前进。

以持续开放的坚定姿态保持合作发展的常态,激发更多活力——

“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高频词。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

金秋10月,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贺信中,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立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持续创造机遇的诚意。

1分钟,中国进出口约5700万元;1小时,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7家;1天,全国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出台外商投资法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从继续降低进口关税到放宽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条件,从增设6个自贸试验区到第二届进博会亮出扩大开放五大新举措……

一年来,中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了就不想走”“在中国,为世界”。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规模连续三年下降的背景下,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过去,我每两年来中国一次,现在每六周来一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勒敦·穆巴达拉说,“如果你是投资人,有长期视角,要积极在中国投资。”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一个开放的中国,不断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不断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拼版照片:左图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通往学校的水泥路(11月11日无人机拍摄);右图为在弄勇村弄顶屯,孩子们扛着生活用具,爬悬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广西极度贫困县之一。从2016年起,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未通道路自然屯道路建设攻坚战。如今弄勇村已基本实现屯屯通公路。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的“时”和“势”备受关注。

11月23日,广东湛江,东海岛。

随着中德双方代表铲动第一铲土,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大型石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建设时间跨度持续到2030年。

“巴斯夫‘安家’湛江,便成了湛江的‘企业公民’,甚至可以说是永久‘企业公民’。”薄睦乐,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在开工仪式上难掩兴奋。

看好中国、深耕中国,巴斯夫是众多外资企业的一个缩影,他们投下的是对未来中国的“信任票”。

正如中国古语:“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驶向更光明彼岸的中国号经济巨轮,毋庸置疑也会在广阔海域中经风浪、过险滩,经受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

此时此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许多新课题要面对。

关键时刻的关键谋划。关于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辩证看形势、理性观问题,重在从大势上着眼、关键点入手、全局上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这次会议作出的这一重要判断,有力回应了外界担忧。

8月7日,人们在北京东城区簋街的餐饮店外等候吃夜宵。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11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首次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身份访华的格奥尔基耶娃时也这样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对世界来说十分重要。

面向未来,不断发掘的内需市场蕴含着经济发展新潜力——

沃尔玛计划未来5到7年在中国新设500家门店和云仓;阿迪达斯、耐克、乐高在京沪等地增设多家新型旗舰店;奥乐奇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罗森快速进军东北、西北以及三四线城市……今年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11月11日,在浙江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媒体中心,大屏幕显示1小时3分59秒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成交额冲破1000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今年“双11”,“小镇青年”展示了强大购买力。仅16分钟,拼多多上卖出1000辆国产车,购买者大多来自三四五线城市;京东平台上,新增用户近三成来自下沉市场,65英寸以上大屏电视在县镇销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系列瞄准扩大消费、启动内需的部署正在落地开花。

9月2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CZ3001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当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高铁开进沂蒙山,各地“夜经济”持续火爆,“十一”黄金周期间电影票房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倍以上、创出票房新纪录……这些新动向、新变化凸显出中国市场澎湃的活力。

制造业总产值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人,高铁里程将突破3.5万公里……这些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本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中国大市场的坚实保障。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向来自全球的嘉宾发出邀请。

面向未来,不断优化的区域格局释放出经济发展新天地——

12月的第一天,《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面世,按下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加速键”。

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约占全国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在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被赋予更重要使命,旨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跨过长江向北,中华民族另一条母亲河——黄河,也正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青浦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今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从一江一河沿线,到三大城市群,中国正向世界展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续写更大的发展奇迹。

面向未来,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创造出经济发展新机遇——

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不断改革开放。

“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11月5日开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示的新举措、推出的新承诺,震撼会场,振奋世界。

“中国将坚持扩大开放,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时隔不到10天,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习近平总书记向金砖国家领导人展示了中国开放新蓝图。

而到了月末,面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的外方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人振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既大胆创新,又摸着石头过河,越是面临阻力,越是迎难而上,加大开放。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密集的发声,彰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映射中国与世界融通交汇的时代潮流。

10月9日,中欧班列(义乌-列日)eWTP菜鸟号从浙江义乌火车西站开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截至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2020年初始,两部中国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放的中国正加快以法治化手段,为海内外投资者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走过70年辉煌,中国经济是浩瀚大海。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14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前进步伐向世界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道定会越走越宽广,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记者张旭东、韩洁、陈炜伟、张辛欣、刘红霞)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

46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2019:沧海横流 浩荡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新华社记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动向时刻牵动世界目光。2019年的中国经济,更是备受瞩目。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出更为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应对挑战工作有力有效……攻坚克难、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愈发彰显蓬勃健强的实力后劲。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是来自东方大国的自信作答:“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大海依旧在那儿”——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50.2%——时隔6个月,中国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前10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

纵使外部“逆风”依旧,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11月23日,德国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新华社记者 李嘉乐 摄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一年——

放眼全球,国际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贸增长放缓态势明显,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回落,而中美经贸磋商的跌宕起伏,更令低迷的国际经贸环境蒙上阴霾。

环视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市场需求走弱,企业利润下降,实体经济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猪肉价格上涨推高居民消费价格,让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备受考验。

内外挑战并存、形势复杂多变,这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大环境;

把准战略全局,从容坚定前行,却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始终稳定向前——

一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尽管增速略有下滑,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在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全球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且已连续19个季度稳定在6%至7%的区间,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超过90万亿元规模的高基数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殊为不易。

一年来,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市场分量更重,有效投资更注重补短板、增后劲。最终消费支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1至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

一年来,中国经济更具民生温度。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老百姓用上更多平价优质药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提升。

11月23日,在辽宁沈抚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右)协助办事人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海作喻的有力话语,也印证着今天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始终把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不少指标好于预期。在开局良好、预期转暖的舆论氛围中,党中央对形势的严峻性始终有着清醒研判。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进入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持续承压,增速从6.4%回落到6.2%。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的重要判断和部署。

既警醒风险、看到压力,又淡定从容、坚定前行。

一年来,中央政治局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重要节点为经济运行把脉定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分别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

一年来,中央深改委先后召开6次会议,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向深水区;中央政治局8次集体学习中,既有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专题,也关注区块链技术背后的产业变革……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沉着从容,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坚持办好自己的事——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升微观主体活力,金融业加快开放,一批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一年来,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出台外商投资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降低关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作出的承诺一一落地。

言出必行,这是中国鲜明的态度:开放举措落地有声,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新措施新行动,既为世界带来了新机遇,也给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办好自己的事,这是中国“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定自信:做好“六稳”工作守住基本盘,前10个月日均新登记企业接近2万户,“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更加巩固,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关键时候,既要有攻城拔寨的必胜勇气,又要具备绣花描红的细腻功夫。

游客在洪崖洞景区门口拍照留影(9月9日摄)。以“山城夜景”享誉全国的重庆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年来,重庆的夜市逐渐演变成融餐饮、文创、旅游为一体的消费方式。夜经济的逐渐成熟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同时还成为吸引外地游客来渝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指出,“要逐一研究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攻城拔寨,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是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更是初心使命的庄严兑现。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政策取向,经济运行之航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今年以来,党中央把准经济运行政策基调,始终坚持“稳”字当头,这“五个坚持”一以贯之,发展方向坚定不移。

制度保障,定国安邦之根本。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重要部署,从而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令人瞩目。会议提出,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

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的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现场(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创新激活力、改革再突破、开放新动作,为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提供不竭动力

初冬的合肥,京东方厂房里,一块块巨大的玻璃基板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缓缓流动,被切割、制作成用于65英寸、75英寸乃至更大尺寸电视的液晶屏幕。

“凭借创新,我们在新型显示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羽介绍,新投产不久的全球最先进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销两旺,公司正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屏供应商,在经济下行寒气中释放出浓浓暖意。

化危为机、创新突围,这既是中国制造“硬核”发展的指向,也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

以持续创新的干劲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做强发展动能——

从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传回第一张月背照片到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在轨数量突破50颗,从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到C919大型客机第5架试飞飞机首飞……中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速,也在持续为经济助力。

与会者在颁发牌照仪式后合影(6月6日摄)。当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创新发展是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谁能抓住先机,谁就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月在河南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从国内考察到出席中央会议,从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正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方向。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科技、新突破不断助推新产业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新动能愈发强劲。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7.6%、145.7%和84.5%。

“中国是充满机遇之地。”瑞士工业企业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一系列鼓励创新发展的举措,为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发展催生了很多机遇。

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上,观众在京东方展台了解智能镜子(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以持续改革的确定性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拓展增长空间——

在中国做生意难不难?

不久前,世界银行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给出了答案: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排在全球第31位。

好的营商环境,是涵养一切创新与发展的土壤,背后离不开改革助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配备“项目管家”、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得益于不断加力的改革,今年以来,沙特阿美、恒大、阿里巴巴等一批商界巨头纷纷布局东北,“投资正过山海关”。

改革不只是放权,更是瞄准体制机制弊端与发展“沉疴”的彻底革命。

“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出鲜明表态,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

在乌鲁木齐五一星光夜市,人们排队购买烤羊肉串等美食(5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瞄准企业运行负担重的问题,出台实施约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瞄准供给侧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大刀阔斧破除无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咬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在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看来,一系列的改革部署,打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脉,助力中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阔步前进。

以持续开放的坚定姿态保持合作发展的常态,激发更多活力——

“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高频词。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

金秋10月,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贺信中,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立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持续创造机遇的诚意。

1分钟,中国进出口约5700万元;1小时,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7家;1天,全国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出台外商投资法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从继续降低进口关税到放宽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条件,从增设6个自贸试验区到第二届进博会亮出扩大开放五大新举措……

一年来,中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了就不想走”“在中国,为世界”。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规模连续三年下降的背景下,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过去,我每两年来中国一次,现在每六周来一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勒敦·穆巴达拉说,“如果你是投资人,有长期视角,要积极在中国投资。”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一个开放的中国,不断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不断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拼版照片:左图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通往学校的水泥路(11月11日无人机拍摄);右图为在弄勇村弄顶屯,孩子们扛着生活用具,爬悬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广西极度贫困县之一。从2016年起,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未通道路自然屯道路建设攻坚战。如今弄勇村已基本实现屯屯通公路。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的“时”和“势”备受关注。

11月23日,广东湛江,东海岛。

随着中德双方代表铲动第一铲土,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大型石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建设时间跨度持续到2030年。

“巴斯夫‘安家’湛江,便成了湛江的‘企业公民’,甚至可以说是永久‘企业公民’。”薄睦乐,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在开工仪式上难掩兴奋。

看好中国、深耕中国,巴斯夫是众多外资企业的一个缩影,他们投下的是对未来中国的“信任票”。

正如中国古语:“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驶向更光明彼岸的中国号经济巨轮,毋庸置疑也会在广阔海域中经风浪、过险滩,经受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

此时此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许多新课题要面对。

关键时刻的关键谋划。关于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辩证看形势、理性观问题,重在从大势上着眼、关键点入手、全局上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这次会议作出的这一重要判断,有力回应了外界担忧。

8月7日,人们在北京东城区簋街的餐饮店外等候吃夜宵。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11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首次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身份访华的格奥尔基耶娃时也这样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对世界来说十分重要。

面向未来,不断发掘的内需市场蕴含着经济发展新潜力——

沃尔玛计划未来5到7年在中国新设500家门店和云仓;阿迪达斯、耐克、乐高在京沪等地增设多家新型旗舰店;奥乐奇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罗森快速进军东北、西北以及三四线城市……今年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11月11日,在浙江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媒体中心,大屏幕显示1小时3分59秒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成交额冲破1000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今年“双11”,“小镇青年”展示了强大购买力。仅16分钟,拼多多上卖出1000辆国产车,购买者大多来自三四五线城市;京东平台上,新增用户近三成来自下沉市场,65英寸以上大屏电视在县镇销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系列瞄准扩大消费、启动内需的部署正在落地开花。

9月2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CZ3001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当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高铁开进沂蒙山,各地“夜经济”持续火爆,“十一”黄金周期间电影票房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倍以上、创出票房新纪录……这些新动向、新变化凸显出中国市场澎湃的活力。

制造业总产值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人,高铁里程将突破3.5万公里……这些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本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中国大市场的坚实保障。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向来自全球的嘉宾发出邀请。

面向未来,不断优化的区域格局释放出经济发展新天地——

12月的第一天,《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面世,按下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加速键”。

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约占全国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在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被赋予更重要使命,旨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跨过长江向北,中华民族另一条母亲河——黄河,也正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青浦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今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从一江一河沿线,到三大城市群,中国正向世界展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续写更大的发展奇迹。

面向未来,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创造出经济发展新机遇——

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不断改革开放。

“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11月5日开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示的新举措、推出的新承诺,震撼会场,振奋世界。

“中国将坚持扩大开放,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时隔不到10天,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习近平总书记向金砖国家领导人展示了中国开放新蓝图。

而到了月末,面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的外方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人振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既大胆创新,又摸着石头过河,越是面临阻力,越是迎难而上,加大开放。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密集的发声,彰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映射中国与世界融通交汇的时代潮流。

10月9日,中欧班列(义乌-列日)eWTP菜鸟号从浙江义乌火车西站开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截至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2020年初始,两部中国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放的中国正加快以法治化手段,为海内外投资者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走过70年辉煌,中国经济是浩瀚大海。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14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前进步伐向世界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道定会越走越宽广,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记者张旭东、韩洁、陈炜伟、张辛欣、刘红霞)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