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茸卓玛正在制作木碗。新华社记者杨静摄
新华社昆明11月30日电(记者杨静)初冬时节,尼西乡岗曲河水清澈如碧。窗外江水滔滔,屋内的鲁茸卓玛依旧认真地给木碗勾线,金色木碗在她手中熠熠闪光。
50岁的鲁茸卓玛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的村民,这里有制作木碗的传统,她从18岁跟着爷爷开始学习藏族木碗制作技艺。如今,她已是木碗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我们这里的藏族群众都有一套木碗。”鲁茸卓玛坦言,在当地,群众每天早上都有吃糌粑、喝酥油茶的习惯,而盛酥油茶的木碗、装糌粑的木制糌粑盒在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
起初,正是这样的“不可或缺”让鲁茸卓玛学习木碗制作。木碗制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没有电力辅助,鲁茸卓玛只能用刻刀一点点挖空木头制作模子;不用成品漆,她要自己割生漆。
鲁茸卓玛说,制作一只木碗需要16道工序。尤其是在上漆时,其工艺有特别的要求。“要上四遍生漆,每次上漆的要求都不同。”鲁茸卓玛告诉记者,她们家坚持选用生漆,在上完第一遍土漆后需要上金箔、描藏式图案,图案必须由浅到深描两遍。在上第二遍和第三遍土漆后需要在太阳底下晒干,而上完最后一遍漆以后,就需要在室内阴干,还要不时地洒水,以确保木碗对生漆的完美吸收。
鲁茸卓玛展示制作好的木碗。新华社记者杨静摄
木碗是当地每家生活的必需品,但由于家家都自己制作,很长一段时间内,木碗销售存在不少问题。同村的王友贵今年68岁,为把木碗卖出去,自己曾坐着手扶拖拉机到西藏,单程一趟就需要13天。
王友贵说,那时交通条件很差,多是需要背着木碗、糌粑盒挨家推销。饿了就捏糌粑吃,困了就在拖拉机上搭个棚子,铺上棉被就睡了。
现在看来,当时全靠“地推”的销售模式起到了一些效果,周边藏区的群众对迪庆的木碗形成了一定的认可度:色泽鲜艳、花纹别致、造型美观、经久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迪庆州在木碗非遗方面保护措施的增加,在手工艺人们不断探索下,具有本地特色的木碗手工艺品开始出现。
如今的幸福村,大多数村民都还在沿袭着传统制作工艺,在一节节木头上施展他们的“魔法”。“我们不担心市场,只怕做得不够好。”鲁茸卓玛说,自己一年只能制作70只木碗及其制品,家里还在上学的女儿也学会了制作技艺。
不仅如此,到村里来体验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加,美国、英国等海内外游客都到她家来体验过。给游客讲解制作过程、木碗图腾含义,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木碗中有我们的文化基因。”迪庆州非遗中心主任赵军说,幸福村是古茶马古道的驿站,过去通过马帮将木碗制品运送到西藏地区,那时的木碗制品基本上就是生活器皿或祭祀用具。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木碗传统工艺逐渐振兴,2013年木碗制作技艺进入云南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名录。
如今,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保护措施,非遗传承人不仅有了经费支持,也通过交流项目到外面和大家交流,木碗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香格里拉藏式木碗。新华社记者杨静摄
“市场有了更多需求,但技艺的内涵没有改变。”王友贵说,自己在家门口就可以销售木碗,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在10万元左右,但大家并未因此向工厂化的制作模式转变,反倒更加注重木碗的品质。
正是对品质的追求,让村民的木碗技艺有了更深层次的传承,也让他们制作的木碗成为畅销品,对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社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