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网络中国节】寻得“灯火阑珊处”!镇江过元宵要送灯,背后习俗有讲究

2019-02-18 11:31

去年元夜时,“火树银花不夜天”。古人描写元宵节盛况用词精简,却将气氛烘托至鼎沸。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有个被提及非常多的词,叫闹元宵:众人赏灯游玩、猜灯谜吃元宵,闹闹腾腾就像一场狂欢。一个闹字,将元宵节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元宵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是为何?关于元宵,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在镇江,“闹”元宵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特习俗,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闹元宵,重点在普天同乐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资料图 王呈 摄

元宵节的习俗传统而独特。譬如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相传,这一天全家必须在一起吃饭,一年才团团圆圆不分开。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专家介绍,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那时称这种食品叫“面茧”或“圆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夹糖馅,与今天的元宵相似,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吃的特定食品,干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节吃的这种特定食品,北方人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这些名字与“团圆”音近,取团圆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花灯浪漫,情意浓

旧时,在元宵节赏灯游玩时,小姐公子常常看对眼而订下姻缘,然后男方禀告家长,由媒婆上门提亲。

唐朝时,每晚都会宵禁,大家闺秀白天、晚上都不能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这天,才得到解禁,所有人都可以上街观灯游玩。女孩子们出门看灯,顺带找对象。

到了宋代,青年男女更加浪漫,可以与自己的情人相会,相互表达爱慕之意,送上定情之物。而到了明清时期,不仅京城都市里的青年女子观灯幽会,而且乡村女子也穿戴一新,描眉点唇,走出家门踏月夜游,潇洒走一回。唐寅的《元宵》诗曰:“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古老戏曲,电影里都有看花灯相中,而后谱写一曲姻缘佳话的。如传统戏曲《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叙述泉州人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明朝文人阮大铖创作的幽默戏曲《春灯谜》也讲述了韦节度之女影娘与帅哥宇文彦在元宵灯会一见钟情定终身的故事。

猜灯谜。王呈 王洪生 赵丽丽 摄

众多流传至今的诗句,也为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增添了浓情蜜意。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这两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一首是《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镇江人爱说“上灯圆子落灯面”

正月十三(十一)上灯,正月十八(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晚上吃元宵。镇江人约定俗成的年俗,既与其他地方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基因。

任职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专家罗戎平说,元宵作为正月里头一个“月圆之夜”,镇江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都非常重视。镇江人过元宵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也就是说,每年正月的十一、十三左右开始上灯了,家家户户要吃元宵。寓意家庭团圆美满。等到正月十八、二十左右落灯的时候,则要吃面条,寓意年轻人前程远大悠长、老年人健康长寿。

在镇江东乡,到了上灯时,小孩儿点着各式各样的灯上街,最多的是兔子灯,还有莲花灯、鱼灯、宫灯,最稀奇的是走马灯。大小商铺也张灯结彩,预备许多蜡烛分给小孩儿。

小孩儿往往提着灯,唱着“兔子灯,爬柜台,不把蜡烛不发财”向商家讨要蜡烛。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年的各种文艺节目,在这一天来个大会演:唱麒麟,荡湖船,打腰鼓,舞龙灯,舞狮子……

正月十八,吃完了落灯面,小孩儿点起花灯,尽兴地玩耍。期盼着下一个新年早早到来。

说起花灯,镇江向来有赛灯、送灯之风俗。润州区一泉社区所在的太平圩一带,原先有竖“圩灯”习俗。灯节之前,在圩上预先竖好套着竹环的园塔形桅杆,正月十三,人们将各色花灯扯上桅杆,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大丰收。

送灯有讲究

老家宜兴,已在镇江生活三四十年的汤和生说,在他十来岁的年纪过元宵时,当时的生产队有舞龙队,前两年他去宜兴和桥镇过年时,看到镇上舞龙拜年的场景,沉寂过一段时间的舞龙重新热闹起来。不过,舞龙闹元宵他在镇江还没有见过。

回到镇江后,汤和生在老家的妹妹寄来56个亲手包的汤圆,有青菜荠菜的,也有豆沙的,够吃好几天。往年汤和生妹妹也会包汤圆寄给他,没有间断过。吃汤圆看元宵晚会,感觉年也就过完了。

资料图,包汤圆迎元宵。王呈  稽惠祥 摄

老镇江芮家祥则对自己动手制作花灯记忆犹新。他说,在他年轻时候,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时,过元宵除了动手搓汤圆外,还会自己做花灯给小孩。“我做的是蛤蟆灯,”芮家祥回忆,“做蛤蟆灯要找竹子切成细细的竹篾,用树枝做成底盘,买来彩纸装饰,再装四个轮子跟蜡烛,自己动手做的看上去就很亲切。”

做好花灯后,对小孩子来说,最高兴的就是上街比比看谁的花灯更好看。芮家祥说,热闹一点的地方有火车站、大市口、老体育场、大西路等,一条街上拎着、拖着花灯的最少也有五六百人,所带的花灯也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十二生肖、青蛙灯、金鱼灯、荷花灯等。“现在花灯既有传统手艺做的,也有很多是塑料材质的,开关一摁就有音乐,虽然很方便,但感觉少了很多童趣了。”芮家祥说。

元宵节,镇江有“送灯”的传统。罗戎平告诉记者,所谓“送灯”,就是指生了女儿的家庭,在女儿出嫁后的头一个元宵节,去她的小家庭送“送子灯”(尚未生育)、“状元灯”(已生孩子)、“荷花灯”(希望女儿、女婿的小家庭生活蓬勃向上)等几种灯。就是寄托了父母对女儿“早生贵子”,希望外孙或外孙女学业有成的美好祝福。不过,这样的传统,如今已经几乎不见了。

全媒体记者:陈路 吴悠  实习记者:郭阳

综合新华网、金山网、京江晚报、郑学富《古代元宵:情人节和走三桥走百病》、赵怀德《漫话镇江东乡年俗》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陈路摄

55

去年元夜时,“火树银花不夜天”。古人描写元宵节盛况用词精简,却将气氛烘托至鼎沸。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有个被提及非常多的词,叫闹元宵:众人赏灯游玩、猜灯谜吃元宵,闹闹腾腾就像一场狂欢。一个闹字,将元宵节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元宵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是为何?关于元宵,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在镇江,“闹”元宵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特习俗,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闹元宵,重点在普天同乐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资料图 王呈 摄

元宵节的习俗传统而独特。譬如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相传,这一天全家必须在一起吃饭,一年才团团圆圆不分开。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专家介绍,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那时称这种食品叫“面茧”或“圆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夹糖馅,与今天的元宵相似,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吃的特定食品,干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节吃的这种特定食品,北方人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这些名字与“团圆”音近,取团圆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花灯浪漫,情意浓

旧时,在元宵节赏灯游玩时,小姐公子常常看对眼而订下姻缘,然后男方禀告家长,由媒婆上门提亲。

唐朝时,每晚都会宵禁,大家闺秀白天、晚上都不能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这天,才得到解禁,所有人都可以上街观灯游玩。女孩子们出门看灯,顺带找对象。

到了宋代,青年男女更加浪漫,可以与自己的情人相会,相互表达爱慕之意,送上定情之物。而到了明清时期,不仅京城都市里的青年女子观灯幽会,而且乡村女子也穿戴一新,描眉点唇,走出家门踏月夜游,潇洒走一回。唐寅的《元宵》诗曰:“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古老戏曲,电影里都有看花灯相中,而后谱写一曲姻缘佳话的。如传统戏曲《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叙述泉州人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明朝文人阮大铖创作的幽默戏曲《春灯谜》也讲述了韦节度之女影娘与帅哥宇文彦在元宵灯会一见钟情定终身的故事。

猜灯谜。王呈 王洪生 赵丽丽 摄

众多流传至今的诗句,也为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增添了浓情蜜意。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这两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一首是《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镇江人爱说“上灯圆子落灯面”

正月十三(十一)上灯,正月十八(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晚上吃元宵。镇江人约定俗成的年俗,既与其他地方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基因。

任职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专家罗戎平说,元宵作为正月里头一个“月圆之夜”,镇江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都非常重视。镇江人过元宵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也就是说,每年正月的十一、十三左右开始上灯了,家家户户要吃元宵。寓意家庭团圆美满。等到正月十八、二十左右落灯的时候,则要吃面条,寓意年轻人前程远大悠长、老年人健康长寿。

在镇江东乡,到了上灯时,小孩儿点着各式各样的灯上街,最多的是兔子灯,还有莲花灯、鱼灯、宫灯,最稀奇的是走马灯。大小商铺也张灯结彩,预备许多蜡烛分给小孩儿。

小孩儿往往提着灯,唱着“兔子灯,爬柜台,不把蜡烛不发财”向商家讨要蜡烛。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年的各种文艺节目,在这一天来个大会演:唱麒麟,荡湖船,打腰鼓,舞龙灯,舞狮子……

正月十八,吃完了落灯面,小孩儿点起花灯,尽兴地玩耍。期盼着下一个新年早早到来。

说起花灯,镇江向来有赛灯、送灯之风俗。润州区一泉社区所在的太平圩一带,原先有竖“圩灯”习俗。灯节之前,在圩上预先竖好套着竹环的园塔形桅杆,正月十三,人们将各色花灯扯上桅杆,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大丰收。

送灯有讲究

老家宜兴,已在镇江生活三四十年的汤和生说,在他十来岁的年纪过元宵时,当时的生产队有舞龙队,前两年他去宜兴和桥镇过年时,看到镇上舞龙拜年的场景,沉寂过一段时间的舞龙重新热闹起来。不过,舞龙闹元宵他在镇江还没有见过。

回到镇江后,汤和生在老家的妹妹寄来56个亲手包的汤圆,有青菜荠菜的,也有豆沙的,够吃好几天。往年汤和生妹妹也会包汤圆寄给他,没有间断过。吃汤圆看元宵晚会,感觉年也就过完了。

资料图,包汤圆迎元宵。王呈  稽惠祥 摄

老镇江芮家祥则对自己动手制作花灯记忆犹新。他说,在他年轻时候,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时,过元宵除了动手搓汤圆外,还会自己做花灯给小孩。“我做的是蛤蟆灯,”芮家祥回忆,“做蛤蟆灯要找竹子切成细细的竹篾,用树枝做成底盘,买来彩纸装饰,再装四个轮子跟蜡烛,自己动手做的看上去就很亲切。”

做好花灯后,对小孩子来说,最高兴的就是上街比比看谁的花灯更好看。芮家祥说,热闹一点的地方有火车站、大市口、老体育场、大西路等,一条街上拎着、拖着花灯的最少也有五六百人,所带的花灯也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十二生肖、青蛙灯、金鱼灯、荷花灯等。“现在花灯既有传统手艺做的,也有很多是塑料材质的,开关一摁就有音乐,虽然很方便,但感觉少了很多童趣了。”芮家祥说。

元宵节,镇江有“送灯”的传统。罗戎平告诉记者,所谓“送灯”,就是指生了女儿的家庭,在女儿出嫁后的头一个元宵节,去她的小家庭送“送子灯”(尚未生育)、“状元灯”(已生孩子)、“荷花灯”(希望女儿、女婿的小家庭生活蓬勃向上)等几种灯。就是寄托了父母对女儿“早生贵子”,希望外孙或外孙女学业有成的美好祝福。不过,这样的传统,如今已经几乎不见了。

全媒体记者:陈路 吴悠  实习记者:郭阳

综合新华网、金山网、京江晚报、郑学富《古代元宵:情人节和走三桥走百病》、赵怀德《漫话镇江东乡年俗》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陈路摄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