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搬”到家里头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我们党员第一次有了‘家庭党校’,在这里上党课更加方便,我们党员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月29日,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一连焉不拉片区党员吾斯曼·衣买尔由衷地说。
焉不拉片区离一连连部近4公里,16名党员都已经退休多年。一连党支部针对老党员存在开会难、活动难、学习培训难的“三难”问题,整合各种党建资源,创新服务党员方式,在小区内成立了“家庭党校”,将党校搬到党员家中。
2018年9月,一连党支部“家庭党校”正式成立。每月定期将片区党员组织起来,认真学习重要会议精神、新政策等。党支部书记作为“家庭党校”校长,协助制定讲授主题、活动计划,及时了解活动开展、党员学习笔记和参与实践活动等情况,并且每月至少为党员上一次小型党课,讲述职工群众关心的话题、想了解的知识,通过“小课堂”使“大道理”入耳入心。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我们党员第一次有了‘家庭党校’,在这里上党课更加方便,我们党员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月29日,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一连焉不拉片区党员吾斯曼·衣买尔由衷地说。
“家庭党校”是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创新党员教育新阵地迈出的重要一步,保障了老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学习质量不下降,深受党员们的欢迎。
“农田水渠有多处破损,得赶紧修复一下,确保明年春耕。”
“天冷了,要给困难职工送煤,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
一连党支部书记、“家庭党校”校长阿迪力·阿不都热依木告诉记者,开办“家庭党校”后,老党员们积极投身连队建设,还设立了意见征求环节,紧扣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让职工群众说事为连队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为创建和谐小康连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家庭党校”已经成为该连党支部了解社情民意、凝聚民心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骄傲,我是护路民兵!”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1月28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五师九〇团驻阿拉山口铁路护路民兵分队的队员们依然坚守岗位,排长丁文博带队开始了新一天的执勤巡逻工作。
阿拉山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这里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摄氏度,最高气温可达44摄氏度,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168天,被称为“冬天冻破头,夏天晒流油,大风尘飞扬,狂沙刮死牛”的地方。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铁路护路民兵分队的队员们坚决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保障铁路通畅。
跟随着丁文博的脚步,记者加入了护路巡逻队伍。“我们巡逻时主要是查看铁轨上是否有异物,铁轨、护栏是否被破坏,铁路线上有没有外来人员和车辆或是牲畜闯入。”丁文博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护路队队员的日常工作,“另外,我们还要配合阿拉山口站区完成接车任务,对进出站货物和人员进行检查。”
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寒风呼啸而过,走一会儿就会觉得两颊被风刮得生疼。看见记者时不时用手捂脸取暖,丁文博笑着说:“冷吧?这才走了多远啊,我们巡逻每次至少要走两个小时。”
铁路护路民兵分队担负着阿拉山口站区40平方公里范围内20个轨场以及中国列车进入哈萨克斯坦之前最后6公里铁路线的守卫和巡逻任务,每天要巡逻3次。回到驻地时,队员们的眉毛上已经挂满冰霜。
“这都不算啥,早都习惯了,这就是我们护路队队员的日常。”铁路护路民兵分队队员张亚军拍拍身上的雪笑着说。
从1995年成立至今,铁路护路民兵分队始终忠于职守,累计执勤巡逻超10万次,行程60多万公里,安全检查6702次,协助公安部门查获盗窃案件127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18人,发现排除隐患和扑灭火灾84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亿多元,对出入库区的近9200万吨货物进行清点无一差错。
“我们每天都要巡逻、执勤、训练,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担起肩上的责任。”铁路护路民兵分队队员井小江说。
走进铁路护路民兵分队驻地,一间挂满奖状的房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全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铁路护路联防二十周年先进集体”“全国共青团员先锋岗”“第六届兵团青年五四奖章”……成立至今,铁路护路民兵分队荣获大大小小60多项荣誉,先后有44名民兵光荣入伍,102名民兵被新疆铁路护路联防领导小组评为先进个人,17名民兵被九〇团破格提干。尽管这里的民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责任和使命从未改变。
“获得荣誉当然高兴,但我们不会忘记站在这里的初心。看着列车一列列顺利通过,我们就非常满足。我骄傲,我是护路民兵!”丁文博骄傲地笑了。(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彤彤 通讯员 李芳芳)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