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扬州市文昌花园社区居民陈建跃,今年58岁,是改革开放后结婚成家的扬州人,他的小家庭一开始居住在由厂里分配的简易平房里,后来参加集资建房,住进了60多平方米的套房;6年前,他又用拆迁补偿款买了一套98平方米的二手房。难能可贵的是,陈建跃保存了自家各个时期住房的相关资料。他说,这40年来,自家的房子越住越大。
打报告申请结婚用房
12天住进简易平房
陈建跃出生于1960年,1977年初中毕业后,分配到原扬州内燃机配件二厂,该厂不久更名为扬州水箱厂。
据陈建跃介绍,他小时候住在老城区广陵路,父母生有三儿一女,只有父亲一人工作。随着年龄增长,他与同厂女同事恋爱后领了《结婚证》,当时实行的是福利分房,他向厂工会打了报告申请婚房。
扬州水箱厂位于文峰路南,当时在文峰路、二里桥等地都建有职工宿舍。由于与陈建跃同时申请婚房的青年职工很多,该厂于1984年在二里桥新建了一排10多间的简易平房,专用于青年职工结婚。一家一间房,面积30多平方米,有厨房无卫生间。
经过核实《结婚证》、调查家庭住房情况后,厂领导、工会、行政科等开会讨论,最终确定陈建跃等10多人分到婚房。陈建跃至今还保存着198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27日)的分房《通知》。
陈建跃抓紧时间对房屋墙壁“提白”、将地面刷上红漆、用牛皮纸拉了天花板,12天后就搬了进去,然后在正月里举办了婚礼。几年后孩子长大,加上距离厂区远,陈建跃后来还通过调房,住到了位于文峰路的厂宿舍区。
三方集资新建套房
“优秀员工”分得中户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逐步向好,改善职工住房掀起了高潮,集资建房是其中的一个途径。
陈建跃保存了1995年7月《关于职工集资建房筹备工作的汇报》,该汇报中介绍,为解决部分职工住房偏小的情况,(一九)九四年底,厂部决定利用二里桥宿舍区的一块空地,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集资办法,建一幢六层楼宿舍。
陈建跃告诉记者,“三个”指的是厂方、建筑方与职工,报告中对参与集资的职工有严格规定,其中有工作表现、工龄以及家庭居住人口等,他当时虽然只有18年工龄,但因为多次获得表彰而有幸参与集资。汇报中还显示,当年参与集资的职工每人缴纳5000元。
集资所建的六层楼宿舍分为80多平方米的大户与60多平方米的中户,陈建跃于1997年5月分到了一套中户。
20年前参加房改买房
6年前拆迁自购房
1998年7月,国务院宣布从同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也就在那年的6月,陈建跃以2.4万多元买下了一套集资房。
陈建跃保存着1998年的《公有住房出售评估表》,当年5月,扬州市房产交易所进行了评估;接着,扬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审批同意。陈建跃保存的厂里的通知显示,当年与陈建跃同住一幢楼的26户职工中有19户同意购房。
据陈建跃介绍,当年的房改房针对的是厨卫齐全的套房,他家的评估价为2.8万多元,因为是一次性付款还打了折,最终付了2.4万多元,从那时起,他家有了《房产证》和《土地证》。
2011年8月,新农三期地块项目房屋拆迁开始,陈建跃所住宿舍区也在范围内,第二年的4月,陈建跃选择货币化拆迁而交房。在拿到拆迁补偿款后,他在文昌花园小区购买了一套98平方米的二手房。
陈建跃表示,他将自家从福利分房到现在的所有有关住房的资料都保存得好好的,从中可以看到生活一步步走向美好的过程。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编辑:赵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