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们的节日·重阳】“适老”化改造,让更多老人住得舒心

2018-10-15 19:41

12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兴隆新寓兴宏园,1998年建成的住宅楼已刷上鲜嫩的浅黄色,新栽的绿植郁郁葱葱,小广场上坐着不少聊天、打牌的老人。

82岁的李清松热情地招呼记者看变化——每个单元前都修好平缓的坡道,13栋1单元在加装电梯,露天长廊装上挡雨的玻璃顶,曾经杂草丛生的拐角正在建造花园。老人笑呵呵说:“现在方便了,我天天下楼。”

江苏省95%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宜居的住房和社区环境,是他们生活质量的必要保障。兴隆新寓兴宏园等116个今年建设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将适老改造作为主要内容,民政部门也在引导老人住宅内的设施优化。如何放大示范引导效应,让更多老人住得安全、舒心?

修坡道、加扶手,提升老人宜居度

一条坡道、一张椅子、一排扶手,改动不大,却能切实解决老人生活“痛点”。

去年,江苏省住建厅组织专家编制指南,并推动江苏省内开展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今年,江苏省将建设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列入“十大民生实事”。江苏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李强说:“宜居是全龄化的,而适老是其主要内涵。今年确定的116个省级项目,必须完成强化适老改造、增设更新电梯、改善环境卫生等8项任务中的6项,其中适老改造权重最大。”

适老改造主要包括:住区主要道路、出入口及单元出入口实现无障碍;增设楼道及其他公共空间的扶手;按照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养老服务用房;住区内部增补老人活动的场地,并增设休息座椅、阅报栏、健身器材等休闲服务设施。

适老改造并非宏大工程,却能极大地提升老人宜居度。南京市栖霞区住建局物业科科长李秀东告诉记者,建于1984年的江苏省电建宿舍小区,去年进行适老化改造。中间楼层的墙壁上安装收放式休息椅,老人爬楼累了,可把椅子放下坐一会儿。一把小椅子,让老人们连声称赞。

住宅内的安全,对老人也极其重要。82岁的钱永愉与84岁的老伴裘民洲,住在南京市建邺区。钱奶奶活动不便,在家中要推着一辆小车才能独自行走。8月,她享受到政府购买的服务——南京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给她家装了卫生间扶手、燃气泄漏报警器,还给老人一个家用紧急呼叫报警器。钱奶奶告诉记者:“我容易‘小中风’,现在报警器不离身,万一有情况,一按报警器,老伴就听到了。”

“高配”变“标配”,尚有一段路

据江苏省民政厅介绍,2017年末江苏全省7801.1万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口达1756.2万。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22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加剧,宜居环境应尽快由老人生活的“高配”变成“标配”。

目前,居住环境的适老化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南京市为3.45万户“五类老人”购买住宅内的适老化改造服务,每户补贴500元。南京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承接部分项目,根据老人需求增加扶手、防滑地垫、报警器等安全配件。

公司居家运营主管张晨发现,有些老人听到“改造”就嫌麻烦,说家里本来就小,连墙上装扶手都觉得浪费空间;有些老人说自己多加小心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小配件、小改动能大大降低风险;有些老人想进行适老化改造,但不符合政府资助条件,自己又舍不得掏钱,就决定等等再说。

小区内的改造,因涉及更多居民,出现众口难调。有个老旧小区得到居民同意后,申报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但施工前却遭到居民反对。加装电梯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但也是公认的民生难点。今年申报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的老旧小区中,有加装电梯这项内容的仅兴隆新寓兴宏园一家。

资金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李强介绍,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9000万元,补贴江苏省内40个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这些小区改造后,环境大大改善,房价涨了不少。旁边小区的居民看到后很羡慕,有人主动找街道要求改造。由于资金限制,今年的宜居住区建设只能选取一些项目,先做示范。江苏省财政今年设立的85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116个示范项目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建筑面积都在3万平方米以上,一个小区的改造资金就需上千万元。

补齐硬件短板后,长效管理要跟上

在兴隆新寓兴宏园小区,长廊内座椅还没安好,有的老人自带小凳子下楼。听说老人抱怨,社区主任王仲浩解释:“还没到装椅子这一步呢。老人心情我们理解,工程预计下月初完成,一定让老人满意。”

多个设区市也积极推动宜居建设。苏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处处长钱毓静介绍,该市近年来的老旧小区整治中,将无障碍改造列为重点,并尽可能为老人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也要求物业管理为老人提供专门服务。

补齐硬件短板后,长效管理需要跟上。南京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黄石磊提出,老旧小区因原来建设标准低而存在功能欠缺,新增适老空间后,可请专业机构进行运营,让老人享受改造成果与专业服务。

对于资金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认为:“宜居改造在初始阶段由政府投入,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可与市场化项目结合,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让老人宜居,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拓展思路,汇集更多力量和智慧。”

兴隆新寓兴宏园小区增设了有玻璃顶的长廊

李强告诉记者,近期江苏省住建厅正督促各地,如期推进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尽快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明年,江苏省还将继续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建设新一批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

去年,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国章做了一个全国老龄办的居家养老课题,带领学生调查某区1000多位老人的居住情况后,建议政府充分认识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采取财政补贴、低价租赁等方式进行推动。今年他在美国访问时,碰到自驾2000多英里的八旬老人,见到大学课堂内70多岁的学生,看到方便轮椅上下的大巴车,颇多感慨。他对记者说:“怎样对待老人,就是怎么对待未来的自己,家庭、社会应该从老人的居住入手,给老人一个更友好的环境。”

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白雪

编辑:陈路

35

12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兴隆新寓兴宏园,1998年建成的住宅楼已刷上鲜嫩的浅黄色,新栽的绿植郁郁葱葱,小广场上坐着不少聊天、打牌的老人。

82岁的李清松热情地招呼记者看变化——每个单元前都修好平缓的坡道,13栋1单元在加装电梯,露天长廊装上挡雨的玻璃顶,曾经杂草丛生的拐角正在建造花园。老人笑呵呵说:“现在方便了,我天天下楼。”

江苏省95%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宜居的住房和社区环境,是他们生活质量的必要保障。兴隆新寓兴宏园等116个今年建设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将适老改造作为主要内容,民政部门也在引导老人住宅内的设施优化。如何放大示范引导效应,让更多老人住得安全、舒心?

修坡道、加扶手,提升老人宜居度

一条坡道、一张椅子、一排扶手,改动不大,却能切实解决老人生活“痛点”。

去年,江苏省住建厅组织专家编制指南,并推动江苏省内开展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今年,江苏省将建设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列入“十大民生实事”。江苏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李强说:“宜居是全龄化的,而适老是其主要内涵。今年确定的116个省级项目,必须完成强化适老改造、增设更新电梯、改善环境卫生等8项任务中的6项,其中适老改造权重最大。”

适老改造主要包括:住区主要道路、出入口及单元出入口实现无障碍;增设楼道及其他公共空间的扶手;按照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养老服务用房;住区内部增补老人活动的场地,并增设休息座椅、阅报栏、健身器材等休闲服务设施。

适老改造并非宏大工程,却能极大地提升老人宜居度。南京市栖霞区住建局物业科科长李秀东告诉记者,建于1984年的江苏省电建宿舍小区,去年进行适老化改造。中间楼层的墙壁上安装收放式休息椅,老人爬楼累了,可把椅子放下坐一会儿。一把小椅子,让老人们连声称赞。

住宅内的安全,对老人也极其重要。82岁的钱永愉与84岁的老伴裘民洲,住在南京市建邺区。钱奶奶活动不便,在家中要推着一辆小车才能独自行走。8月,她享受到政府购买的服务——南京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给她家装了卫生间扶手、燃气泄漏报警器,还给老人一个家用紧急呼叫报警器。钱奶奶告诉记者:“我容易‘小中风’,现在报警器不离身,万一有情况,一按报警器,老伴就听到了。”

“高配”变“标配”,尚有一段路

据江苏省民政厅介绍,2017年末江苏全省7801.1万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口达1756.2万。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22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加剧,宜居环境应尽快由老人生活的“高配”变成“标配”。

目前,居住环境的适老化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南京市为3.45万户“五类老人”购买住宅内的适老化改造服务,每户补贴500元。南京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承接部分项目,根据老人需求增加扶手、防滑地垫、报警器等安全配件。

公司居家运营主管张晨发现,有些老人听到“改造”就嫌麻烦,说家里本来就小,连墙上装扶手都觉得浪费空间;有些老人说自己多加小心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小配件、小改动能大大降低风险;有些老人想进行适老化改造,但不符合政府资助条件,自己又舍不得掏钱,就决定等等再说。

小区内的改造,因涉及更多居民,出现众口难调。有个老旧小区得到居民同意后,申报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但施工前却遭到居民反对。加装电梯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但也是公认的民生难点。今年申报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的老旧小区中,有加装电梯这项内容的仅兴隆新寓兴宏园一家。

资金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李强介绍,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9000万元,补贴江苏省内40个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这些小区改造后,环境大大改善,房价涨了不少。旁边小区的居民看到后很羡慕,有人主动找街道要求改造。由于资金限制,今年的宜居住区建设只能选取一些项目,先做示范。江苏省财政今年设立的85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116个示范项目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建筑面积都在3万平方米以上,一个小区的改造资金就需上千万元。

补齐硬件短板后,长效管理要跟上

在兴隆新寓兴宏园小区,长廊内座椅还没安好,有的老人自带小凳子下楼。听说老人抱怨,社区主任王仲浩解释:“还没到装椅子这一步呢。老人心情我们理解,工程预计下月初完成,一定让老人满意。”

多个设区市也积极推动宜居建设。苏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处处长钱毓静介绍,该市近年来的老旧小区整治中,将无障碍改造列为重点,并尽可能为老人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也要求物业管理为老人提供专门服务。

补齐硬件短板后,长效管理需要跟上。南京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黄石磊提出,老旧小区因原来建设标准低而存在功能欠缺,新增适老空间后,可请专业机构进行运营,让老人享受改造成果与专业服务。

对于资金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认为:“宜居改造在初始阶段由政府投入,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可与市场化项目结合,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让老人宜居,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拓展思路,汇集更多力量和智慧。”

兴隆新寓兴宏园小区增设了有玻璃顶的长廊

李强告诉记者,近期江苏省住建厅正督促各地,如期推进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尽快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明年,江苏省还将继续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建设新一批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

去年,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国章做了一个全国老龄办的居家养老课题,带领学生调查某区1000多位老人的居住情况后,建议政府充分认识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采取财政补贴、低价租赁等方式进行推动。今年他在美国访问时,碰到自驾2000多英里的八旬老人,见到大学课堂内70多岁的学生,看到方便轮椅上下的大巴车,颇多感慨。他对记者说:“怎样对待老人,就是怎么对待未来的自己,家庭、社会应该从老人的居住入手,给老人一个更友好的环境。”

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白雪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