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盱眙县河桥镇仇集山区,有不少山里娃,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习无人辅导,情感缺失。幸运的是,当地一群老师承担起代理家长的职责,成了孩子们的“山爸山妈”,从生活到学习,给了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家的温暖。盱眙县仇集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凯,就是“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的发起人,今年,他被评为2023江苏教育年度人物。
“我们仇集说是社区,其实是一片山区。娃娃要走出大山,最好的出路是教育。我们这些山村教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也是他们的希望。”
“我叫吴凯,是盱眙县仇集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也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21年前,我选择来到这片山区当老师,父母就对我说,‘孩子,我们是农民,要把地种好。你是名老师,就把书教好。’父母朴素的期望,成为我扎根山区、坚守岗位的信念,我一定‘要把书教好’。”
“2011年10月,一场车祸夺去了我的左腿。‘再也不能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了。’在家休养时,许多学生来看望我,有的孩子临走时说,‘吴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上课呀。’就是孩子们的需求,让我重燃起生活的斗志,也接受了这命运中的意外。半年后,我穿上假肢回到了学校。为了更好的课堂效果,我坚持站着上课,这样能看到全班孩子的脸,心里也踏实。”
盱眙县仇集中学毕业生赵士琦回忆,“那个时候,只要一下课,吴老师就会去办公室,用酒精给他的伤口消毒,因为怕伤口溃烂感染。”
盱眙县仇集中学教师薛成说,“我们总是劝吴老师坐下来上课,可他总是一站到底。时间久了,我们都习惯称他‘钢铁站神’。”
山里人,外出打工的多。在我们的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留守孩子。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些孩子中,有很多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他们常年跟随老人生活,长期缺乏亲情的沟通交流,内向腼腆,敏感脆弱。
“我记得曾经有个学生叫小阳,他6岁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爸爸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他的衣食住行,没有了父爱母爱以后,小阳变得越来越孤单,甚至成绩也落下很多。我意识到,山村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这些孩子家庭的温暖、父母般的爱护同样重要。”吴凯说。
吴凯的妻子丁德芳回忆,“我那时和他带的是同一个班级,所以下班后,我们聊的共同话题,基本上都是怎么去帮助这些孩子们。记得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那天正好下着大雪,有两个孩子没有回家,因为家比较远,是山路,还是比较湿滑的。我知道后,就把他们带到我们家来,吃完饺子后,孩子就跟我说,丁老师,你做的饺子有妈妈的味道。”
“应该就是这句话让我来了灵感,他们想爸爸妈妈,那我们就当他们的爸爸妈妈。我和爱人就商量,经常邀请他们来家吃饭。过年时,组织年夜饭。饭桌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孩子的想法,及时给他们排忧解难,尽可能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吴凯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2016年,我发起了‘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山娃的‘1+2=1’志愿服务,带领同事开始系统化、常态化地关爱这些孩子。他们在校园里最需要有家,给他们一个家才是最好的办法,那就组织一名山爸老师和一名山妈老师,带一个孩子组建成爱心家庭。”
“有一次我招呼孩子们到我家来吃饭,其中有一个孩子跑到厨房,悄悄对我说, ‘山妈,我的妈妈很早就不在了,是你让我看到了妈妈的样子,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听完她的话,我鼻子酸酸的……我只不过为他们做了一顿饭,没想到孩子们内心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盱眙县仇集中学教师颜明明说。
7年来,吴凯和他的同事们为全校300多名留守孩子,组建了60多个爱心家庭。“他们在校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家有爱,我感到非常地自豪和欣慰。这几年,我当了校长。在关爱留守孩子的同时也尽我所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让所有山里娃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夏天教室闷热,我又‘化缘’来18台空调,让孩子们可以静心学习。在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农户拆迁后,扔下了很多石磨、石碾、拴牛石等‘老古董’,和同事们就把它收集起来,在学校建了一座小小的‘石博园’,开展劳动教育。”
山花烂漫,需要阳光雨露。我们这些山村教师,不仅要给山里娃阳光雨露,还要有园丁般细心,爱的呵护。我和我的同事们,会坚守在这片大山里,为乡村振兴,贡献咱们教育人自己的力量。
——吴凯 盱眙县仇集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编辑/高若婷)
来源:我苏客户端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