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个社会新闻,说一对青年男女在初次约见相亲的时候忽然遇上疫情,被迫隔离在一栋屋子里“同居”十天,最近刚刚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领证结婚。
新闻中还讲述了二人曾是校友、曾经历过数月的异地恋情等细节,基本可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自由恋爱,而不存在“父母包办”的嫌疑。
这就很有意思了,两个在工作、生活的圈子中都无法拓展交友面,不得不选择以相亲的方式来解决婚姻问题的成年人,只相处了几天就找到了一生挚爱。与其说是缘分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科学的可靠。
日本某电视台曾制作过一档“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相亲节目,名为《联谊的诱惑》。素不相识的年轻男女,在完全不交换身份信息、生活经历等背景的前提下,在一个私密的房间约会,也不交谈,只按节目组要求在半小时内进行5次肢体接触,然后就各自离开。
环顾世界上所有费尽唇舌的相亲节目,这档节目恐怕是成功率最高的。按照节目流程,导演会在初次接触后询问双方意愿,看是否愿意配对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几乎所有的男女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甚至有些都等不到当晚的二次约会,而直接私下电联了。
很奇怪,当我们预先去了解对方的学历、身高、工作、家庭和薪水的时候,我们总是感到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当我们不问来由、大胆突破肢体界线时,又好像轻易地就爱上了。
这个听起来颇有些匪夷所思的节目设计,与其说是一场真人秀,倒不如说是一次动物性实验。我们经历了太久的文明时代,忘记了物种本源,即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物种都具有为了扩大规模、保存后代而繁衍交配的本性——有些文明程度较低的物种为了多产后代甚至不排斥近亲繁殖。
所以,如果我们对人性——或说动物性——具有基本的、普遍的认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可以在情感上与其他异性实现配对,而这种配对是随机的。
通俗地说,大部分人具有对随机异性产生爱情的能力,而并不遵循“今生唯一缘分”的单一匹配度。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经举过一个关于“缘分”的例子:
他假设在一口大锅中有70亿颗绿豆,而具有唯一缘分属性的两人分别为两颗红豆,随机散落在绿豆中,按照概率学计算,在短暂的一生中,这两颗红豆相遇相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倘若我们想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么大概率是遇不上这个人了。
幸好,人类的大脑是为物种发展服务的,当我们与异性有足够多的时间充分接触,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与苯丙氨酸,肢体接触可以,甜言蜜语可以,甚至一个温柔的微笑也可以,一切传递两性信号的行为几乎都可以获得大脑正反馈。
而一旦“上头”,挑剔与筛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爱情可以帮助我们忍受一切。
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只有不到700万对新人结婚,这个数据大约占十年前的一半。买车买房养老带娃,自然是横亘在择偶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但除此之外,尚有许多年轻人长期处在“无法谈恋爱”的困境中。我们深耕多年的教育体系,在爱与两性这门课上却始终缺席。
无论如何诟病,爱情仍然是通往幸福感的捷径之一。千万不要用预设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或是星座、血型、行为习惯来做判断,更不要担心在社交圈内随机的选择就是将就。婚姻可能要预先刻好稳妥与谨慎的注脚,但爱情则远没有那么复杂。悸动自心而发,情愫无问来路。只要具备爱的勇气与能力,大胆地释放信号,接受反馈,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文/高小琪)
编辑:朱超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