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湿地保护融入城市发展提供城市样本和范例;深化国际湿地生态合作,盐城市成为首届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举办地,倡导成立全球滨海湿地城市联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新造成片林1.3万亩……今年以来,全市加快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新路径,巩固好生态环境这个最大发展优势,“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独特魅力竞相绽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盐城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矢志不渝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尊重自然,守护好世界“独一份”的黄海湿地,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现实路径,加快打造绿色生态“会客厅”,全力保护绿色生态“瓷名片”,持续擦亮绿色生态“金招牌”,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为“美丽中国”版图增添一片绚丽的风景。
条子泥鸟群
加快打造绿色生态“会客厅”
11月11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会场,盐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在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盐城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取得了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最高成就”。
浩瀚黄海的滋养生生不息。582公里海岸线、76.97万公顷湿地,盐城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全球候鸟迁飞的重要枢纽。
“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扎实开展生态修复,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盐城用实际行动履行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品牌优势,加快打造绿色生态“会客厅”,深化国际湿地生态合作,进一步扩大滨海生态保护国际朋友圈,为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多作贡献。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盐城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大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重点开展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东台条子泥、建湖九龙口、盐都大纵湖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贷、碳配额保险等“金融+生态”创新试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建有九龙口、大纵湖2处国家湿地公园,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盐城栖息、落脚,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诠释着无限生机。其中,世界上仅存500多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勺嘴鹬近一半在条子泥湿地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达7033头,占世界麋鹿总数70%,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每年约有600只丹顶鹤在保护区越冬;从不到600只到1221只,条子泥小青脚鹬数量连续三年刷新观测记录,是目前为止全球记录到小青脚鹬的最高种群数量……
保护区优良的生态环境
全力保护 绿色生态“瓷名片”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优良天数比率84.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全省第一,盐都区创成中国天然氧吧;17个国考、51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100%,同比分别提高11.8、9.8个百分点;完成海上浒苔绿藻专项整治,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盐城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治理不断从“治标”迈向“治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厚植绿色家底,增加碳汇能力。盐城市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其中新造成片林1.3万亩、占年度目标的136%,四旁零星植树572万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0.4万亩,森林抚育7.7万亩,新建和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8.8万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75个,网上义务植树捐款总数位列全省第一。经过两年多的全力推进,提前完成市区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共腾退低效企业65家,搬迁零散居民点9325户,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379.41公顷、林带补种201.67公顷、46个行政村污水全量收集、农村河道整治303条,有效构建市区生态保护屏障,让更多市民享受“生态福利”。
精心守护每一条河流,绘就岸绿景美新画卷。盐城市全力推动断面上游支流支浜全面消除劣五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源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重点问题断面水质攻坚等“五大”攻坚任务,强化陆海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设任务及目标基本完成,118条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构建了厂—网—河管理体系,污水收集成效明显,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盐城被评为第三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污染退、生态进;人类退,鱼鸟归。践行NbS理念,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本”;退渔还湖,九龙口、大纵湖等湖荡湿地“退”出旖旎风光;重塑一城水色,串场河、新洋港、通榆河水清岸绿……进退之间,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独特魅力绽放。
绿色发展,带来的是焕然一新的格局。可喜的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盐城人的生态环境意识愈加强烈,绿色行动更加自觉,特别是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
麋鹿在湿地中奔跑
持续擦亮 绿色生态“金招牌”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盐城签署共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框架协议,通过厅市合作,着力打造最富人文魅力的文化海岸带、具有世界影响的滨海生态旅游景观带。具体合作内容包含打造滨海魅力空间、培育“生态绿+海洋蓝”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构筑海洋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地、助推盐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讲好“水韵江苏”海洋故事等方面。
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百姓的“金饭碗”。盐城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成果丰硕,全省乡村旅游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东台西溪天仙缘、建湖九龙口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盐都仰徐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射阳、盐都、亭湖3个县(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全省最多。
世遗效应不断放大。去条子泥观鸟,“滩”玩,看日出;到黄海森林公园骑行,度假,“森”呼吸;赏鹤舞鹿鸣、看勺嘴鹬卖萌等黄海湿地特色旅游备受追捧,成为世遗品牌效应加速转化的生动写照。
全域旅游逐步彰显。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大国际品牌,盐城市以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和条子泥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建设“探秘自然遗产、戏水湖荡湿地”等五条文旅产业带,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依托田园风光,扎实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风光带、沿海滩涂风光带、古黄河生态风光带等美景建设。依托长三角高端化康养市场,加快长三角康养基地、大纵湖疗休养基地、大洋湾康养基地等建设,创建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绿”风劲吹之下,碳排放权也可质押融资。盐城积极探索黄海湿地生态银行试点工作,推动湿地修复资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今年8月,江苏省首笔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远期质押贷款1000万元在盐城成功落地,这是全国首单基于自然的鸟类友好型生态修复蓝色碳汇金融创新实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统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做美生态、经济“双面绣”,盐城的“两山”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风景将更加绚丽耀眼。
来源:盐阜大众报
编辑:朱超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