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今日时评 | 政网互动、网民立场与议题设置

2022-07-10 22:53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参加了一次座谈会,听到了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感触颇多。

座谈会为网民代表座谈会,主题是学习讨论市委书记马明龙在6月24日“网络文明 你我‘镇’行”2022镇江网络嘉年华暨公益健步走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精神,内容为用实际行动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道题,当好“建设现代化新镇江的参与者、网络文明的维护者、镇江发展的推动者”三种角色等。

第一个感触是关于“网民的眼与耳”与政网互动。

网络嘉年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马明龙书记有感而发,原定15分钟的讲话,最后说了45分钟。活动组织者自己也承认,有些担心——都是网友相聚,听领导讲话,时间这么长,网友们能不能适应,是不是接受。网友杨华峰在现场,他观察到,讲话初始,一些人还有些不经心不在意,但慢慢地,都聚精会神了。他听到了身边一位老年网友的自言自语——“想不到,书记对我们镇江还蛮了解蛮熟悉的么!”自然,讲话结束时的全场掌声热烈,可想而知。

2022年镇江网络嘉年华现场  马镇丹 摄


于是,想起了去年网络嘉年华现场的插曲。81岁的网友“蔚然成风”,走到会场前排就座的市委书记马明龙面前,自然大方地近距离拍摄。事后,又给马书记递了一张小纸条致谢。马明龙则现场回应,感谢网民对他的拍摄和鼓励,希望大家把更多的镜头转到镇江,让镇江成为明星。

无论是主动拍摄还是专心聆听,“网民的眼与耳”代表着网友们的聚焦点与关注度。而嘉年华现场的这两个故事,正是鼓励和提醒我们,一是,只要党员干部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始终在为百姓的利益、区域的发展努力,人民群众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二是,政(府)网(民)互动,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实现更充分的交流沟通。近年来,“网眼看镇江”“网络名人镇江行”等活动,以网媒的视野、网红的视角、网友的视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地展示镇江“加速奔跑”的魅力风采,不断凝聚全市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但负重前行,镇江“跑起来”了,跟周边先进城市比,跑得还不够快,这是事实。所以,不只是看发展的成果,更要讲述奋斗的进程,在政网互动中,让全体网民和市民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正确解读发展、充分凝聚力量,更要在政网互动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助力全市上下加速奔跑的最大增量。正如马明龙书记在嘉年华讲话中所说的第三道题——依靠谁?依靠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依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

第二个感触是关于“让网民更幸福”与网民立场。

座谈会上,市委网信办主任翟胜勇透露,市委网信办的工作,本有两个愿景——“让网络更美好、让网信更强大”,现在则要再增加一个愿景——“让网民更幸福”。

细品这增加的一个愿景,有一个或许并不起眼的微妙变化,即“让网络更美好、让网信更强大”,更多地体现了网络治理与政府监管的立场,而“让网民更幸福”,更多地是凸显了网民的立场。这样一个微妙变化同样体现在网络嘉年华的命名上。镇江网络嘉年华,源于每年一度的镇江网民节,按序今年本当是第15届网民节。而从2019年,网民节加了前缀——网络嘉年华,2020年起则只称镇江网络嘉年华。从“网民节”到“网络嘉年华”,依然是网友们的喜庆节日,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民间的氛围更浓,活动的组织策划更进一步地站在了网民的立场。

变化,只是名称的改变;变化,只是愿景的增加。但这样一些变化,透露出的,却是我们的网络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样一种变化,也恰是网信工作部门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道题的一个精彩回答。

于是,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第三个感触是关于“镇江有故事”与网络议题设置。

马明龙在嘉年华讲话中表示,在他心目中,镇江有“四个有”,一是有灵气,二是有温度,三是有故事,四是有活力。

镇江有故事,但在网络上传播却好像还不太广。座谈会上,镇江京江文化之旅运动俱乐部秘书长青埂石举例,镇江故事之多,是“出门千步必有景”;遗憾的是,在镇大学生有数万,镇江学习四年,却依然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了解镇江历史文化。更有与会者提出,现在的网络空间、网民结构和网红内容,过去与现在已然大不一样。

网络是一个多元发声的世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更使网络舆论场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状态,网民或受众也有了更多选择权和话语权。

在网络讲好、唱响镇江故事,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一个议题设置的问题——树立议题设置意识、总结议题设置方法。包括不断加强对镇江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实践的研究学习,只有理解到位,议题设置才能有观点、有深度;加强民意研究、关注舆论反应、强化政网互动,不断汇聚民声,议题设置才能有共鸣、有回应;维护议题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围绕议题不断创新内容,形成持续影响力等。事实上,议题设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传播学理念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案例。有故事好讲,更要会讲故事。

讲好了故事,某种程度上自然就会成为网红,包括成为网红城市。但正如建筑学家埃罗·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讲好镇江故事,做好网络议题设置,背后是我们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城市发展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这样,我们方能够真正“让网民更幸福”。(华翔)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79

今日镇江讯  参加了一次座谈会,听到了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感触颇多。

座谈会为网民代表座谈会,主题是学习讨论市委书记马明龙在6月24日“网络文明 你我‘镇’行”2022镇江网络嘉年华暨公益健步走启动仪式上的讲话精神,内容为用实际行动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道题,当好“建设现代化新镇江的参与者、网络文明的维护者、镇江发展的推动者”三种角色等。

第一个感触是关于“网民的眼与耳”与政网互动。

网络嘉年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马明龙书记有感而发,原定15分钟的讲话,最后说了45分钟。活动组织者自己也承认,有些担心——都是网友相聚,听领导讲话,时间这么长,网友们能不能适应,是不是接受。网友杨华峰在现场,他观察到,讲话初始,一些人还有些不经心不在意,但慢慢地,都聚精会神了。他听到了身边一位老年网友的自言自语——“想不到,书记对我们镇江还蛮了解蛮熟悉的么!”自然,讲话结束时的全场掌声热烈,可想而知。

2022年镇江网络嘉年华现场  马镇丹 摄


于是,想起了去年网络嘉年华现场的插曲。81岁的网友“蔚然成风”,走到会场前排就座的市委书记马明龙面前,自然大方地近距离拍摄。事后,又给马书记递了一张小纸条致谢。马明龙则现场回应,感谢网民对他的拍摄和鼓励,希望大家把更多的镜头转到镇江,让镇江成为明星。

无论是主动拍摄还是专心聆听,“网民的眼与耳”代表着网友们的聚焦点与关注度。而嘉年华现场的这两个故事,正是鼓励和提醒我们,一是,只要党员干部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始终在为百姓的利益、区域的发展努力,人民群众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二是,政(府)网(民)互动,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实现更充分的交流沟通。近年来,“网眼看镇江”“网络名人镇江行”等活动,以网媒的视野、网红的视角、网友的视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地展示镇江“加速奔跑”的魅力风采,不断凝聚全市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但负重前行,镇江“跑起来”了,跟周边先进城市比,跑得还不够快,这是事实。所以,不只是看发展的成果,更要讲述奋斗的进程,在政网互动中,让全体网民和市民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正确解读发展、充分凝聚力量,更要在政网互动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助力全市上下加速奔跑的最大增量。正如马明龙书记在嘉年华讲话中所说的第三道题——依靠谁?依靠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依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

第二个感触是关于“让网民更幸福”与网民立场。

座谈会上,市委网信办主任翟胜勇透露,市委网信办的工作,本有两个愿景——“让网络更美好、让网信更强大”,现在则要再增加一个愿景——“让网民更幸福”。

细品这增加的一个愿景,有一个或许并不起眼的微妙变化,即“让网络更美好、让网信更强大”,更多地体现了网络治理与政府监管的立场,而“让网民更幸福”,更多地是凸显了网民的立场。这样一个微妙变化同样体现在网络嘉年华的命名上。镇江网络嘉年华,源于每年一度的镇江网民节,按序今年本当是第15届网民节。而从2019年,网民节加了前缀——网络嘉年华,2020年起则只称镇江网络嘉年华。从“网民节”到“网络嘉年华”,依然是网友们的喜庆节日,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民间的氛围更浓,活动的组织策划更进一步地站在了网民的立场。

变化,只是名称的改变;变化,只是愿景的增加。但这样一些变化,透露出的,却是我们的网络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样一种变化,也恰是网信工作部门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三道题的一个精彩回答。

于是,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第三个感触是关于“镇江有故事”与网络议题设置。

马明龙在嘉年华讲话中表示,在他心目中,镇江有“四个有”,一是有灵气,二是有温度,三是有故事,四是有活力。

镇江有故事,但在网络上传播却好像还不太广。座谈会上,镇江京江文化之旅运动俱乐部秘书长青埂石举例,镇江故事之多,是“出门千步必有景”;遗憾的是,在镇大学生有数万,镇江学习四年,却依然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了解镇江历史文化。更有与会者提出,现在的网络空间、网民结构和网红内容,过去与现在已然大不一样。

网络是一个多元发声的世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更使网络舆论场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状态,网民或受众也有了更多选择权和话语权。

在网络讲好、唱响镇江故事,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一个议题设置的问题——树立议题设置意识、总结议题设置方法。包括不断加强对镇江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实践的研究学习,只有理解到位,议题设置才能有观点、有深度;加强民意研究、关注舆论反应、强化政网互动,不断汇聚民声,议题设置才能有共鸣、有回应;维护议题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围绕议题不断创新内容,形成持续影响力等。事实上,议题设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传播学理念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案例。有故事好讲,更要会讲故事。

讲好了故事,某种程度上自然就会成为网红,包括成为网红城市。但正如建筑学家埃罗·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讲好镇江故事,做好网络议题设置,背后是我们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城市发展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这样,我们方能够真正“让网民更幸福”。(华翔)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