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正东路粮店琐忆

2021-11-18 20:28

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买米、买面或买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仅在镇江市区就设有20多家粮店,如城里的大市口粮店、南门大街粮店、尚友粮店、贺家弄粮店、正东路粮店、鼓楼岗粮店、高桥北粮店、新河街粮店、双井路粮店、山门口粮店;城外有山巷粮店、老新街粮店、小街粮店、宝盖山粮店、金山路粮店、和平路粮店、大西路粮店、京畿路粮店,还有方便沿江船民购粮的水上粮店等等。

1982年的新河街粮店(陈大经老照片)

计划经济时,镇江城里人的供粮标准,是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工种配给不同定量的:新生儿每月9市斤,三周岁至六周岁每月15市斤,六周岁至十周岁每月22市斤,十周岁以上的普通居民每人每月25市斤,大、中学生每人每月33市斤,企业职工及退休干部职工每人每月28市斤。令人羡慕的特殊工种,如锻工、搬运工等重体力劳动者每月粮食供应高达42市斤,而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等脑力劳动者,每月定量仅为28市斤。

(陈大经老照片)

城市居民的粮食计划,不是全部用来购买大米的,需搭配不少于20%的面粉。同时在粮食计划中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票,以便在市场上购买烧饼、油条、包子、馒头、面条、糕点等副食品。粮票通常分为市区粮券、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三种,市区粮券限本市使用,地方粮票只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才可出省使用。如若出差,可凭单位证明,用市区粮券或地方粮票到粮食部门兑换适量的全国通用粮票。兑换时按50斤比1斤交食用油票,因为全国通用粮票里包含了食用油。食用油定量标准为:汉族每人每月0.5市斤,回教、伊斯兰教居民每人每月0.65市斤。

那时,我家住在东门附近的中营,定点供应粮油的是正东路粮店。粮店地处丁家巷与正东路的拐角处,离家不到一里路。粮店门朝东,原是一进老式的民居平房,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改作了正东路粮店。

走进粮店,右侧是一个不大的院落,水泥铺就的地面上堆放着一排排空食油桶。左侧三大开间平房,宽敞明亮。一间用于收款办公;另一间是库房;还有一间是粮油发货处及复秤台,柜面分门别类堆放着供销售用的大米、秈米、面粉、面条和食用油等粮油食品。迎面的墙面上“粮食是宝中之宝”“ 节约粮食备战备荒”的横幅标语,十分醒目。

1982年的新河街粮店(陈大经老照片)

粮店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上午七点开门,下午六点打烊。全年365天,仅春节放假3天,其余都是正常营业。即使季末年尾的清仓盘点,也不提前停业,而是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员工们加班加点清仓盘库,一直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照常准点开门营业。

当时,正东路粮店配备5名工作人员,其中主任1人,店员4人,一人负责划证、收银、填付发货凭证;一人负责称重、发货,分上、下午两个班次作业。居民在购买粮油时,先凭粮油证划证,交付现金,然后凭购粮流水凭证来到隔壁的发货处称重取货。无论是称米,还是称面、打油,发货员总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在计划经济年代,家家户户都必备几个米袋,用来装米、面粉。然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粮店内总是人头攒动,排起了购粮长队。因为每逢节日前,粮店供应品种会多些,增加糯米、糯米粉、赤豆、黄豆、蚕豆、水磨年糕等小品种。同时,中秋节前通常会有山芋供应,一斤粮食计划可折合5斤山芋。因此,在粮食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对孩子多的家庭更具吸引力,往往山芋一到货,居民们便争先恐后购买。

凭票购食杂(陈大经老照片)

记得,那时正东路粮店主任叫笪祖仁,50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人挺和蔼,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人手短缺时,他直接顶岗,或收银、或发货、或理货顺包、或打扫卫生、或粮店值宿,样样带头干。有时,送粮的车队来了,他要亲自上阵督查,组织员工验货、复核,堆码入库。他还组织员工关心照顾年老体弱、孤寡病残者,经常送粮上门。计划经济时,粮店还要担负发放居民购物票券的工作。每年年底,他便会组织人手先将厚厚一叠花花绿绿的布票、棉花票、肥皂券、煤球券、煤油券、肉票、蛋票、豆制品票、白糖券等各式购物票券分装到户,然后亲自带队,到居委会设置的各个点向居民发放,每天都忙得腰酸背痛,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仍被粮食部门留用,坚持工作,发挥余热。

计划白菜开秤1983年(陈大经老照片)

往事如烟。国有粮店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见证了共和国那段坎坷历史。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祖国强盛了,百姓富裕了,饥饿贫穷成为过去。1993年全国完成放开粮价改革,实行粮食开放政策,按计划定点供应的粮店作用逐渐消失,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潘春华)

编辑:缪小兵

75

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买米、买面或买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仅在镇江市区就设有20多家粮店,如城里的大市口粮店、南门大街粮店、尚友粮店、贺家弄粮店、正东路粮店、鼓楼岗粮店、高桥北粮店、新河街粮店、双井路粮店、山门口粮店;城外有山巷粮店、老新街粮店、小街粮店、宝盖山粮店、金山路粮店、和平路粮店、大西路粮店、京畿路粮店,还有方便沿江船民购粮的水上粮店等等。

1982年的新河街粮店(陈大经老照片)

计划经济时,镇江城里人的供粮标准,是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工种配给不同定量的:新生儿每月9市斤,三周岁至六周岁每月15市斤,六周岁至十周岁每月22市斤,十周岁以上的普通居民每人每月25市斤,大、中学生每人每月33市斤,企业职工及退休干部职工每人每月28市斤。令人羡慕的特殊工种,如锻工、搬运工等重体力劳动者每月粮食供应高达42市斤,而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等脑力劳动者,每月定量仅为28市斤。

(陈大经老照片)

城市居民的粮食计划,不是全部用来购买大米的,需搭配不少于20%的面粉。同时在粮食计划中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票,以便在市场上购买烧饼、油条、包子、馒头、面条、糕点等副食品。粮票通常分为市区粮券、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三种,市区粮券限本市使用,地方粮票只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才可出省使用。如若出差,可凭单位证明,用市区粮券或地方粮票到粮食部门兑换适量的全国通用粮票。兑换时按50斤比1斤交食用油票,因为全国通用粮票里包含了食用油。食用油定量标准为:汉族每人每月0.5市斤,回教、伊斯兰教居民每人每月0.65市斤。

那时,我家住在东门附近的中营,定点供应粮油的是正东路粮店。粮店地处丁家巷与正东路的拐角处,离家不到一里路。粮店门朝东,原是一进老式的民居平房,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改作了正东路粮店。

走进粮店,右侧是一个不大的院落,水泥铺就的地面上堆放着一排排空食油桶。左侧三大开间平房,宽敞明亮。一间用于收款办公;另一间是库房;还有一间是粮油发货处及复秤台,柜面分门别类堆放着供销售用的大米、秈米、面粉、面条和食用油等粮油食品。迎面的墙面上“粮食是宝中之宝”“ 节约粮食备战备荒”的横幅标语,十分醒目。

1982年的新河街粮店(陈大经老照片)

粮店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上午七点开门,下午六点打烊。全年365天,仅春节放假3天,其余都是正常营业。即使季末年尾的清仓盘点,也不提前停业,而是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员工们加班加点清仓盘库,一直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照常准点开门营业。

当时,正东路粮店配备5名工作人员,其中主任1人,店员4人,一人负责划证、收银、填付发货凭证;一人负责称重、发货,分上、下午两个班次作业。居民在购买粮油时,先凭粮油证划证,交付现金,然后凭购粮流水凭证来到隔壁的发货处称重取货。无论是称米,还是称面、打油,发货员总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在计划经济年代,家家户户都必备几个米袋,用来装米、面粉。然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粮店内总是人头攒动,排起了购粮长队。因为每逢节日前,粮店供应品种会多些,增加糯米、糯米粉、赤豆、黄豆、蚕豆、水磨年糕等小品种。同时,中秋节前通常会有山芋供应,一斤粮食计划可折合5斤山芋。因此,在粮食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对孩子多的家庭更具吸引力,往往山芋一到货,居民们便争先恐后购买。

凭票购食杂(陈大经老照片)

记得,那时正东路粮店主任叫笪祖仁,50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人挺和蔼,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人手短缺时,他直接顶岗,或收银、或发货、或理货顺包、或打扫卫生、或粮店值宿,样样带头干。有时,送粮的车队来了,他要亲自上阵督查,组织员工验货、复核,堆码入库。他还组织员工关心照顾年老体弱、孤寡病残者,经常送粮上门。计划经济时,粮店还要担负发放居民购物票券的工作。每年年底,他便会组织人手先将厚厚一叠花花绿绿的布票、棉花票、肥皂券、煤球券、煤油券、肉票、蛋票、豆制品票、白糖券等各式购物票券分装到户,然后亲自带队,到居委会设置的各个点向居民发放,每天都忙得腰酸背痛,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仍被粮食部门留用,坚持工作,发挥余热。

计划白菜开秤1983年(陈大经老照片)

往事如烟。国有粮店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见证了共和国那段坎坷历史。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祖国强盛了,百姓富裕了,饥饿贫穷成为过去。1993年全国完成放开粮价改革,实行粮食开放政策,按计划定点供应的粮店作用逐渐消失,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潘春华)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