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早安镇江丨今日教师节,镇江这些名师大家你认识吗?

2023-09-10 06:34 今日镇江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那三尺讲台上,绽放的是一个老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无私的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少年过去,流逝的是时光,难忘的却是老师,曾经刻在心上的谆谆教诲和切切关怀。

镇江有许多星光璀璨的教育名家: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人民教育家”于漪,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戴伯韬、洪宗礼等。镇江还有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教育资源。

教师节,让我们向那些为近现代、当代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教育家们致敬!


马相伯先生



马相伯(1840-1939年),祖籍江苏丹阳,出生于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与宋庆龄发起“救国会”,被誉为爱国老人。著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奔走呼号,在那个风雨飘摇、政权瞬变的世纪里,他以对国家和人民永恒不易的至爱情感,将西方大学的文化精神一点一滴融入脚下这片神奇的沃土之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1939年4月,在他百年寿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祝词电贺,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

以强学强教兴国,是马相伯的一生追求。马相伯用一己之力兴办了复旦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培根女校等。并提出“科学与人文并重”“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特别注重“民主办学”和“学生自治”,其倡导的教育精神和办学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滋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传承、弘扬和创新相伯先生思想的精神早已蔚然成风。

马相伯的故乡是镇江,作为镇江人,我们感到骄傲,他是镇江人的光荣。镇江人民为纪念马相伯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用他的名字创办了马相伯系列(幼、小、初、高)学校。2016年,丹阳市还成立马相伯文化研究会和马相伯史迹纪念馆。马相伯史迹纪念馆以编年体形式用展板、展柜来展现马相伯传奇而伟大的百年人生,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文字、图片,让人们对杰出乡贤马相伯的一生有了全新和深刻的了解。



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1886-1959年),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生长于丹阳、躬耕于江苏、播种于全国,是“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是乱针绣的创立者,他以“还国人为人,非造就人上人”美育思想三次“毁家办校”,一生致力于绘画、教育、办学三件事,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

1910年,吕凤子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美术专科学校——神州美术社。1912年,他捐献家产,创办了丹阳第一所女校——私立正则女子学校(1925年更名“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办学期间,每遇资金短缺,他便创作书画、拿出稿酬,倾囊而出,以资校用。1914年,他编著出版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早的创作专著《风景画法》,以及《人间美》《自在画1-3》《中等学校水彩画贴1-4》等,填补了当时美术教材的缺失。

抗战爆发后,吕凤子在重庆璧山县兴办江苏省正则职业学校蜀校(1938年)、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1942年),并于1940年出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抗战时期的合并校)第三任校长。

丹阳吕凤子故居

抗战胜利后,吕凤子将整修一新的校舍无偿捐赠给璧山地方政府。1946年秋,他回到丹阳,在废墟上重建正则学校,包括小学、中学、职校、艺术专科,构建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积极践行自己“培养人才须从小开始”的教育理念。1952年,他第二次把全部校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故乡人民政府。此后,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江苏师范学院教授、图画制图系主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吕叔湘先生



吕叔湘(1904-1998年),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其代表作《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等在语言学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和丁声树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几乎成为从事文字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这些论著内容广博丰富,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语法、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和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大量论著丰富了我国语言学宝库,在推动我国语言研究和语文教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吕叔湘情系家乡,不忘故土。“文化大革命”前,他捐款万元,资助丹阳县中学建造图书馆。1987年10月,他偕夫人回家乡参加丹阳县中学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再次捐款2万元,设“吕叔湘奖学金”。他还亲临母校—丹阳市实验小学建校70周年庆典,并捐款1万元设“吕叔湘奖学金”。吕叔湘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和奋斗精神,激励着家乡人民。吕叔湘先生逝世后,丹阳市政府于2003年9月将他曾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以示纪念。


匡亚明先生


匡亚明(1906—1996年)是江苏省丹阳人,曾先后就读于界州第一师范学校和上海大学,是1926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资深革命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政研室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兼大众日报社长、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革”中备受迫害,1978年复出,担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1982年起为南大名誉校长。1991年被任命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晩年主持编写《中国思想家评传》。著有《孔子评传》和《求索集》 《匡亚明教育文选》等。

匡亚明先生非常爱护师生,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传为佳话。他始终认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志正是在于学校拥有教授的数量和学术水平。如果没有可观的教授,就不成其为大学。

他“大刀阔斧”办教育与“不拘一格”聘人才的壮举,迄今仍备受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师生乃至中国教育界怀念。

匡亚明逝世后,有人询问曾与匡亚明同志一道工作过的一位同志:匡亚明的办学业绩主要在哪里?这位同志回答时特别提到:“他一手抓学校建设一手抓开展科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学校“春色满园”。这样的赞叹正反映了匡亚明在抓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方面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戴伯韬先生


 戴伯韬(1907~1981年),又名戴邦杰,丹阳河阳戴家湖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民国11年(1922年)秋,他考入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民国14年秋,他入商业专科学校,民国16年3月考入晓庄师范。民国17年秋毕业,他被分配到无锡民众教育学院任乡村教育指导员。

民国18年2月,戴伯韬先生回到晓庄,9月任无锡县惠山实验小学校长。民国19年初,他重返晓庄,在陶行知先生指导下筹办蟠龙教育学院(民众教育学院)。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斗争,担任党领导的救国委员会干事,并负责编辑《生活教育》杂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戴伯韬先生根据党组织决定,将《生活教育》迁到武汉出版,改名《战时教育》。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他受党组织指派,绕道香港经上海到苏北抗日根据地,负责文化教育工作。民国34年6月,苏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他任委员兼第一厅厅长,主管民政和文教工作。民国37年8月,他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亲自领导编写中小学教材。

1949年上海解放后,戴伯韬随陈毅同志进入上海,任市人民政府委员,教育局局长。1954年,他调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第一副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他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1962~1966年间,他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教育科研所所长。 ……

丹阳实验学校戴伯韬陈列馆

戴伯韬长期致力于教育管理、课程教材研究和中、小学教材建设。从1954年到1966年十二年内,他主持编写了十二年制和十年制两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编著《小学教师工作手册》《调查研究入门》《陶行知生平及其学说》等,编有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九种十一本,论著辑为《戴伯韬教育文选》。

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兴国,戴伯韬坚守着一生的教育情怀。从凭借一己之力办杂志、办学校的奋斗,到组织力量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戴伯韬毕生致力于实践“生活教育”的教育理想。他倡导的“科学教育、实践教育、人本教育”这一教育理想,至今闪烁着穿越时空的思想的光辉。戴伯韬的教育人生无愧于“科学的教育,教育的科学”的高度赞誉。



于漪先生


于漪(1929-),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94岁的于漪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从教70年,开设了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四年前,她获得 “人民教育家”这一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生于长于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连天炮火中,于漪辗转求学,考到镇江中学,这所学校的校训是“一切为民族”,在这里,国文老师赵继武教授《陈情表》中“茕茕孑立”一词时,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他说注意这个词读‘茕’,大家要看清楚,这个下面不是一撇,是一竖,笔直,笔直,骨头要硬,记住了。”那个时候他穿着长衫,一面讲,一面做手势。当时我就感觉到老师是了不起的,因为一个人要脱离愚昧,应该要明理。做一个老师,实实在在地能够把一代一代的人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那么国家民族就有希望了。

于漪对家乡充满了眷恋,她说,她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镇江秀丽的景色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是镇江的悠久历史塑造了我的生命之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描写故乡镇江风光的诗词,是于漪最爱的一首,她曾在不同场合朗诵。她说,每次读起它,仿佛都能看见讲台上一身长衫、神采飞扬的赵老师,给学生们划着“茕”字那挺拔的一竖。

于漪表示,赵老师是点亮她生命的一盏明灯。记者问,那您又为多少学生点亮了明灯?她笑而不语。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鲐背之年的于漪,就像钉在三尺讲台上的一柱红烛,那些许微光,无限地延伸,无尽地铺展。



先生,是一个称谓,是一种修为,是一份崇敬,是一种精神。上千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至今仍余音袅袅,令我们仰望、令我们鞠躬。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向名师大家致敬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老师送去祝福

祝全体老师教师节快乐!



来源:镇江文旅、镇江市志、南京大学档案馆、丹阳教育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98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那三尺讲台上,绽放的是一个老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无私的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少年过去,流逝的是时光,难忘的却是老师,曾经刻在心上的谆谆教诲和切切关怀。

镇江有许多星光璀璨的教育名家:中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人民教育家”于漪,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戴伯韬、洪宗礼等。镇江还有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教育资源。

教师节,让我们向那些为近现代、当代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教育家们致敬!


马相伯先生



马相伯(1840-1939年),祖籍江苏丹阳,出生于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与宋庆龄发起“救国会”,被誉为爱国老人。著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奔走呼号,在那个风雨飘摇、政权瞬变的世纪里,他以对国家和人民永恒不易的至爱情感,将西方大学的文化精神一点一滴融入脚下这片神奇的沃土之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1939年4月,在他百年寿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祝词电贺,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

以强学强教兴国,是马相伯的一生追求。马相伯用一己之力兴办了复旦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培根女校等。并提出“科学与人文并重”“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特别注重“民主办学”和“学生自治”,其倡导的教育精神和办学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滋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传承、弘扬和创新相伯先生思想的精神早已蔚然成风。

马相伯的故乡是镇江,作为镇江人,我们感到骄傲,他是镇江人的光荣。镇江人民为纪念马相伯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用他的名字创办了马相伯系列(幼、小、初、高)学校。2016年,丹阳市还成立马相伯文化研究会和马相伯史迹纪念馆。马相伯史迹纪念馆以编年体形式用展板、展柜来展现马相伯传奇而伟大的百年人生,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文字、图片,让人们对杰出乡贤马相伯的一生有了全新和深刻的了解。



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1886-1959年),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生长于丹阳、躬耕于江苏、播种于全国,是“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是乱针绣的创立者,他以“还国人为人,非造就人上人”美育思想三次“毁家办校”,一生致力于绘画、教育、办学三件事,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

1910年,吕凤子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美术专科学校——神州美术社。1912年,他捐献家产,创办了丹阳第一所女校——私立正则女子学校(1925年更名“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办学期间,每遇资金短缺,他便创作书画、拿出稿酬,倾囊而出,以资校用。1914年,他编著出版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早的创作专著《风景画法》,以及《人间美》《自在画1-3》《中等学校水彩画贴1-4》等,填补了当时美术教材的缺失。

抗战爆发后,吕凤子在重庆璧山县兴办江苏省正则职业学校蜀校(1938年)、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1942年),并于1940年出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抗战时期的合并校)第三任校长。

丹阳吕凤子故居

抗战胜利后,吕凤子将整修一新的校舍无偿捐赠给璧山地方政府。1946年秋,他回到丹阳,在废墟上重建正则学校,包括小学、中学、职校、艺术专科,构建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积极践行自己“培养人才须从小开始”的教育理念。1952年,他第二次把全部校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故乡人民政府。此后,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江苏师范学院教授、图画制图系主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吕叔湘先生



吕叔湘(1904-1998年),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其代表作《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等在语言学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和丁声树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几乎成为从事文字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这些论著内容广博丰富,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语法、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和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大量论著丰富了我国语言学宝库,在推动我国语言研究和语文教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吕叔湘情系家乡,不忘故土。“文化大革命”前,他捐款万元,资助丹阳县中学建造图书馆。1987年10月,他偕夫人回家乡参加丹阳县中学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再次捐款2万元,设“吕叔湘奖学金”。他还亲临母校—丹阳市实验小学建校70周年庆典,并捐款1万元设“吕叔湘奖学金”。吕叔湘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和奋斗精神,激励着家乡人民。吕叔湘先生逝世后,丹阳市政府于2003年9月将他曾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以示纪念。


匡亚明先生


匡亚明(1906—1996年)是江苏省丹阳人,曾先后就读于界州第一师范学校和上海大学,是1926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资深革命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政研室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兼大众日报社长、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革”中备受迫害,1978年复出,担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1982年起为南大名誉校长。1991年被任命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晩年主持编写《中国思想家评传》。著有《孔子评传》和《求索集》 《匡亚明教育文选》等。

匡亚明先生非常爱护师生,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传为佳话。他始终认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志正是在于学校拥有教授的数量和学术水平。如果没有可观的教授,就不成其为大学。

他“大刀阔斧”办教育与“不拘一格”聘人才的壮举,迄今仍备受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师生乃至中国教育界怀念。

匡亚明逝世后,有人询问曾与匡亚明同志一道工作过的一位同志:匡亚明的办学业绩主要在哪里?这位同志回答时特别提到:“他一手抓学校建设一手抓开展科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学校“春色满园”。这样的赞叹正反映了匡亚明在抓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方面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戴伯韬先生


 戴伯韬(1907~1981年),又名戴邦杰,丹阳河阳戴家湖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民国11年(1922年)秋,他考入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民国14年秋,他入商业专科学校,民国16年3月考入晓庄师范。民国17年秋毕业,他被分配到无锡民众教育学院任乡村教育指导员。

民国18年2月,戴伯韬先生回到晓庄,9月任无锡县惠山实验小学校长。民国19年初,他重返晓庄,在陶行知先生指导下筹办蟠龙教育学院(民众教育学院)。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斗争,担任党领导的救国委员会干事,并负责编辑《生活教育》杂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戴伯韬先生根据党组织决定,将《生活教育》迁到武汉出版,改名《战时教育》。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他受党组织指派,绕道香港经上海到苏北抗日根据地,负责文化教育工作。民国34年6月,苏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他任委员兼第一厅厅长,主管民政和文教工作。民国37年8月,他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亲自领导编写中小学教材。

1949年上海解放后,戴伯韬随陈毅同志进入上海,任市人民政府委员,教育局局长。1954年,他调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第一副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他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1962~1966年间,他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教育科研所所长。 ……

丹阳实验学校戴伯韬陈列馆

戴伯韬长期致力于教育管理、课程教材研究和中、小学教材建设。从1954年到1966年十二年内,他主持编写了十二年制和十年制两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编著《小学教师工作手册》《调查研究入门》《陶行知生平及其学说》等,编有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九种十一本,论著辑为《戴伯韬教育文选》。

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兴国,戴伯韬坚守着一生的教育情怀。从凭借一己之力办杂志、办学校的奋斗,到组织力量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戴伯韬毕生致力于实践“生活教育”的教育理想。他倡导的“科学教育、实践教育、人本教育”这一教育理想,至今闪烁着穿越时空的思想的光辉。戴伯韬的教育人生无愧于“科学的教育,教育的科学”的高度赞誉。



于漪先生


于漪(1929-),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94岁的于漪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从教70年,开设了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四年前,她获得 “人民教育家”这一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生于长于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连天炮火中,于漪辗转求学,考到镇江中学,这所学校的校训是“一切为民族”,在这里,国文老师赵继武教授《陈情表》中“茕茕孑立”一词时,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他说注意这个词读‘茕’,大家要看清楚,这个下面不是一撇,是一竖,笔直,笔直,骨头要硬,记住了。”那个时候他穿着长衫,一面讲,一面做手势。当时我就感觉到老师是了不起的,因为一个人要脱离愚昧,应该要明理。做一个老师,实实在在地能够把一代一代的人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那么国家民族就有希望了。

于漪对家乡充满了眷恋,她说,她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镇江秀丽的景色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是镇江的悠久历史塑造了我的生命之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描写故乡镇江风光的诗词,是于漪最爱的一首,她曾在不同场合朗诵。她说,每次读起它,仿佛都能看见讲台上一身长衫、神采飞扬的赵老师,给学生们划着“茕”字那挺拔的一竖。

于漪表示,赵老师是点亮她生命的一盏明灯。记者问,那您又为多少学生点亮了明灯?她笑而不语。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鲐背之年的于漪,就像钉在三尺讲台上的一柱红烛,那些许微光,无限地延伸,无尽地铺展。



先生,是一个称谓,是一种修为,是一份崇敬,是一种精神。上千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至今仍余音袅袅,令我们仰望、令我们鞠躬。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向名师大家致敬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老师送去祝福

祝全体老师教师节快乐!



来源:镇江文旅、镇江市志、南京大学档案馆、丹阳教育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