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史 | 张鹏:纸上得来终觉浅

©原创 2023-02-04 14:21

今日镇江讯  不少人都认识张鹏,知道他是一位资深的火花收藏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他有许多收藏爱好,包括收集晚清民国时期镇江的老照片。

这一爱好说来话长,要从张鹏集火花说起。他1981年涉足火花收藏,镇江火柴厂发行的火花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这其中有不少本地风光和文化题材的。比如1982年发行过一套镇江丁卯桥出土的唐代银器火花,一套10枚,很漂亮。巧的是,目前镇江博物馆正在展出这批唐代银器。但在当时,张鹏见不到实物,于是很想到出土现场看看。他读过唐代诗人许浑的《夜归丁卯桥村舍》,知道其在丁卯桥建有别墅,便想这两个地方会不会有关联?

张鹏展示老照片

一般来说,只有文史爱好者才会有这种想法,但当时20多岁的张鹏已有了这般心思。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在镇江农药厂上班。火花收藏为其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家乡的窗口,他决定一步步去探寻。镇江首批文保单位是1982年公布的,张鹏起步时算不上灵巧,他家在道署街,知道仓巷有个张云鹏故居,隔着不远,但走起来却大费周折。因为当时还没有旧城改造,巷子套巷子。至今,他仍记得找到张云鹏故居的情景:一处外观极普通的民居,“人”字形山墙上有一道大裂缝。当然,张鹏没敢敲门,怕打扰住家。

大家现在都知道,这叫文化寻访,经常会在网友中组织。但在当年,这样一种文化意识的萌芽是绝大多数收藏者不具备的,因为没有功利上的任何好处。当时张鹏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不满足于火花上的片纸所得,希望获得更多感性认识。古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鹏或许书读得不多,但路绝对没少走,后来他基本上把市区的文保单位走遍了,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某种程度上,它属于文物普查员的工作范畴,但愣是被一个年纪不大的三班倒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

文化能改造人,也能改造世界。张鹏改造世界的第一步便是写信,他与当年市文管会主任的通信至今还保留着,时间是1993年3月1日。换句话说,从那时起他便与我市文物部门保持着沟通。比如张鹏建议的两处旧址都被列入了市文保单位,一处是家门口的“凌家祠堂”,还有一处是市四院里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到2007年公布时他才知道那幢建筑叫“张鹏故居”,是民国时期镇江的一位县长,竟与其同名同姓。张鹏也给市政府写人民来信,内容同样是对文物古迹的建议,这大概是寻访的后遗症,太多事不吐不快。

请注意,这些寻访绝不是走马观花,还有记录,这或者缘于收藏者天生的癖好——总希望留点什么念想,譬如照片。在胶卷时代,张鹏拍完文保单位会去冲洗,有人需要了还要再找底片冲印。如今数码时代了,对他反而是一种久违的解放。2011年,张鹏在朋友的资助下购置了第一台电脑,他发现网上竟有不少老照片,立马开启搜集模式,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如今他手上有395张电子版晚清民国镇江旧照,已分别拷贝给镇江市档案馆、金山佛教文化陈列馆,他希望这些照片能让更多人看到……

在影像世界中,这些照片无疑属于一座城市的“原始信息”。虽然有很多像素不高,但自有其价值。准确地说,里面的每张照片流传到今天都有一段故事,都有至少两位需要感谢的拍摄者和保存者,这些照片可能在某个不远的将来,成为一段陈年往事的见证或旁证。作为我市民间文物保护的先行者,张鹏的这种文化自觉与其说是收藏带来的,不如说是通过成年累月地寻访用脚步实现的,它会给你我带来感悟和触动。(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


113

今日镇江讯  不少人都认识张鹏,知道他是一位资深的火花收藏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他有许多收藏爱好,包括收集晚清民国时期镇江的老照片。

这一爱好说来话长,要从张鹏集火花说起。他1981年涉足火花收藏,镇江火柴厂发行的火花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这其中有不少本地风光和文化题材的。比如1982年发行过一套镇江丁卯桥出土的唐代银器火花,一套10枚,很漂亮。巧的是,目前镇江博物馆正在展出这批唐代银器。但在当时,张鹏见不到实物,于是很想到出土现场看看。他读过唐代诗人许浑的《夜归丁卯桥村舍》,知道其在丁卯桥建有别墅,便想这两个地方会不会有关联?

张鹏展示老照片

一般来说,只有文史爱好者才会有这种想法,但当时20多岁的张鹏已有了这般心思。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在镇江农药厂上班。火花收藏为其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家乡的窗口,他决定一步步去探寻。镇江首批文保单位是1982年公布的,张鹏起步时算不上灵巧,他家在道署街,知道仓巷有个张云鹏故居,隔着不远,但走起来却大费周折。因为当时还没有旧城改造,巷子套巷子。至今,他仍记得找到张云鹏故居的情景:一处外观极普通的民居,“人”字形山墙上有一道大裂缝。当然,张鹏没敢敲门,怕打扰住家。

大家现在都知道,这叫文化寻访,经常会在网友中组织。但在当年,这样一种文化意识的萌芽是绝大多数收藏者不具备的,因为没有功利上的任何好处。当时张鹏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不满足于火花上的片纸所得,希望获得更多感性认识。古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鹏或许书读得不多,但路绝对没少走,后来他基本上把市区的文保单位走遍了,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某种程度上,它属于文物普查员的工作范畴,但愣是被一个年纪不大的三班倒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

文化能改造人,也能改造世界。张鹏改造世界的第一步便是写信,他与当年市文管会主任的通信至今还保留着,时间是1993年3月1日。换句话说,从那时起他便与我市文物部门保持着沟通。比如张鹏建议的两处旧址都被列入了市文保单位,一处是家门口的“凌家祠堂”,还有一处是市四院里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到2007年公布时他才知道那幢建筑叫“张鹏故居”,是民国时期镇江的一位县长,竟与其同名同姓。张鹏也给市政府写人民来信,内容同样是对文物古迹的建议,这大概是寻访的后遗症,太多事不吐不快。

请注意,这些寻访绝不是走马观花,还有记录,这或者缘于收藏者天生的癖好——总希望留点什么念想,譬如照片。在胶卷时代,张鹏拍完文保单位会去冲洗,有人需要了还要再找底片冲印。如今数码时代了,对他反而是一种久违的解放。2011年,张鹏在朋友的资助下购置了第一台电脑,他发现网上竟有不少老照片,立马开启搜集模式,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如今他手上有395张电子版晚清民国镇江旧照,已分别拷贝给镇江市档案馆、金山佛教文化陈列馆,他希望这些照片能让更多人看到……

在影像世界中,这些照片无疑属于一座城市的“原始信息”。虽然有很多像素不高,但自有其价值。准确地说,里面的每张照片流传到今天都有一段故事,都有至少两位需要感谢的拍摄者和保存者,这些照片可能在某个不远的将来,成为一段陈年往事的见证或旁证。作为我市民间文物保护的先行者,张鹏的这种文化自觉与其说是收藏带来的,不如说是通过成年累月地寻访用脚步实现的,它会给你我带来感悟和触动。(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