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辛苦实验守望“诗意栖居”梦 ——记169第五期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陆小军

2020-10-07 11:14

◎曹 源

一场秋雨之后,九月秋风乍起,送来阵阵桂花香。来到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的镇江建科集团厂区里,只见数十台机器全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生产线旁,记者见到了镇江169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陆小军。

他皮肤黝黑、笑容亲和、步履如风,即使是微凉的秋日里额头上还沁着汗珠。“这就是我们的预制装备式构建的生产厂区。”陆小军向记者介绍,总面积16000平方米,日产能达到200立方的预制构建,年产值1.5亿元。

“我是看着这片厂区一点点建设起来的,从2009年到现在有11年了,从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我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这儿,所以对这里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功能区都特别有感情。”陆小军笑着告诉记者,2002年东南大学毕业后,他就因人才引进政策入职镇江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做起,一转眼已有18个年头。“刚进单位的那段时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他说,那时候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整个科研组在京口区小东庄附近办公。18年前的小东庄还属于“城乡接合部”,人少、物资缺,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每次下雨都会被淹,雨量小淹到脚脖子、雨量大淹到膝盖。一到梅雨季简直就是灾难,有一年积水快淹到胸口,我们只能蹚着水 ‘抢救’实验器材。”

提起往事,陆小军颇有些感慨。“当时的实验条件也十分艰苦,我们在做一些基础材料的实验,其中有一个课题就是新型保温材料实验。”他介绍,建筑保温材料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主要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在十多年前,建筑领域的保温材料还属于空白状态,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相关数据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整整两年时间,陆小军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最后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效研发出保温砂浆,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做实验的过程其实是很枯燥的,特别是在实验条件自动化不足的情况下,就得发挥‘手动功能’。”陆小军幽默地说,“我们团队在做材料耐久性能对比试验的时候,就把‘手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团队需要建立材料在冷热环境下的耐久性数据,但是缺少动能循环仪器,就只能把实验材料放在冰箱里模拟冬天的温度,放在恒温箱里模拟夏天的温度。“每4个小时就要轮换一次,我们科研团队一共三个人,大家就昼夜交替轮流值班、收集数据。”陆小军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深深地感受到做科研需要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顶得住压力。”

如今,镇江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已经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奋力拼搏和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建设科技研究与开发、工程检测、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与代建、工程咨询及工程加固设计施工、绿色建材生产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单位。陆小军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集团公司的副院长,同时兼任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完成拆除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改性应用研究、装配式建筑用免蒸养混凝土材料的产业化性能研究和应用、高性能修补加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等课题,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江苏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建筑不是一座座冷冰冰的房子,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应该充满美感和人情味。”陆小军向记者介绍了他对于建筑设计的理念,“健康建筑、以人为本是未来建筑设计的趋势,也就是常说的‘人类应该诗意栖居’。”他说,诗意栖居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寻求用更节能、更环保、更绿色的建材来打造建筑。“当然,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千千万万的建筑人共同努力,更需要行业整体发力,我会始终脚踏实地,为这个行业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35

◎曹 源

一场秋雨之后,九月秋风乍起,送来阵阵桂花香。来到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的镇江建科集团厂区里,只见数十台机器全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生产线旁,记者见到了镇江169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陆小军。

他皮肤黝黑、笑容亲和、步履如风,即使是微凉的秋日里额头上还沁着汗珠。“这就是我们的预制装备式构建的生产厂区。”陆小军向记者介绍,总面积16000平方米,日产能达到200立方的预制构建,年产值1.5亿元。

“我是看着这片厂区一点点建设起来的,从2009年到现在有11年了,从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我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这儿,所以对这里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功能区都特别有感情。”陆小军笑着告诉记者,2002年东南大学毕业后,他就因人才引进政策入职镇江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做起,一转眼已有18个年头。“刚进单位的那段时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他说,那时候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整个科研组在京口区小东庄附近办公。18年前的小东庄还属于“城乡接合部”,人少、物资缺,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每次下雨都会被淹,雨量小淹到脚脖子、雨量大淹到膝盖。一到梅雨季简直就是灾难,有一年积水快淹到胸口,我们只能蹚着水 ‘抢救’实验器材。”

提起往事,陆小军颇有些感慨。“当时的实验条件也十分艰苦,我们在做一些基础材料的实验,其中有一个课题就是新型保温材料实验。”他介绍,建筑保温材料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主要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在十多年前,建筑领域的保温材料还属于空白状态,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相关数据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整整两年时间,陆小军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最后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效研发出保温砂浆,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做实验的过程其实是很枯燥的,特别是在实验条件自动化不足的情况下,就得发挥‘手动功能’。”陆小军幽默地说,“我们团队在做材料耐久性能对比试验的时候,就把‘手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团队需要建立材料在冷热环境下的耐久性数据,但是缺少动能循环仪器,就只能把实验材料放在冰箱里模拟冬天的温度,放在恒温箱里模拟夏天的温度。“每4个小时就要轮换一次,我们科研团队一共三个人,大家就昼夜交替轮流值班、收集数据。”陆小军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深深地感受到做科研需要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顶得住压力。”

如今,镇江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已经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奋力拼搏和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建设科技研究与开发、工程检测、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与代建、工程咨询及工程加固设计施工、绿色建材生产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单位。陆小军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集团公司的副院长,同时兼任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完成拆除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改性应用研究、装配式建筑用免蒸养混凝土材料的产业化性能研究和应用、高性能修补加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等课题,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江苏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建筑不是一座座冷冰冰的房子,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应该充满美感和人情味。”陆小军向记者介绍了他对于建筑设计的理念,“健康建筑、以人为本是未来建筑设计的趋势,也就是常说的‘人类应该诗意栖居’。”他说,诗意栖居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寻求用更节能、更环保、更绿色的建材来打造建筑。“当然,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千千万万的建筑人共同努力,更需要行业整体发力,我会始终脚踏实地,为这个行业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