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提到甘肃河西走廊,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美景。然而,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人来说,“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曾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但自然限制人,也塑造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河西人民戈壁抢绿、沙海淘金,努力在这曾经的不毛之地中找寻一片片绿洲。
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脚下并非荒滩,而是一片灿烂的花海,这是记者对何家湾的第一印象。地处祁连山北麓浅山区的何家湾村,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曾是全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这片花海的“主人”是永昌县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爱民。“我们这里荒滩多,现在种花种树的这片地原来都是石头滩。我们要把这3800亩荒滩打造成田园综合体,带领全村乡亲们共同致富。”陈爱民的语气中有难以抑制的自豪。
陈爱民的底气来自何家湾适宜经济林木生长的环境,村里有一个老园子,里面生长着一批近300年的老核桃树。然而实际栽种却并不容易,由于戈壁沙土的土质限制,要在荒滩上挖出1米多深的土,再换上适宜种植林果的土壤,如此开沟客土才能保证经济林树苗茁壮生长。
在这样的努力下,2018年3月至今,陈爱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从陕西杨凌等地购进苹果、蟠桃、核桃等经济林树苗近62万株,并投资整修村里闲置的72座日光温室,将树苗栽植在温室里,在适应当地环境后,再将树苗移植到荒地上。目前已有近1800亩荒地完成改造。
62万株树苗平均到全村597人头上,相当于每人种下1000多棵树。这些树苗不仅可以为祁连山浅山区生态治理增添万千新绿,还能让何家湾的村民不出家门就拿到一份工资。每月2日是村民董春香最高兴的一天,在陈爱民的日光温室打工的她又能按时领到工资了。自从田园综合体发展起来,她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在家门口工作每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等树苗全部移植,村里300个剩余劳动力就都能月月领固定工资了!”陈爱民兴奋地说。
戈壁农业圆梦美好生活
走进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恍如置身戈壁中的世外桃源。由于地势宽广、光热充足,再加上祁连雪水浇灌,张掖近年来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海升正是其中的翘楚。
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中,工人们正在忙碌,一排排串收番茄和迷你彩椒正等待采摘装箱。温室里的智慧农业设备让人大开眼界:作物采用有机质营养钵无土栽培,通过电脑操控精准滴灌及施肥;通风管里根据作物所需,定量输入二氧化碳;温室顶空还安装了太阳能传感器,棚顶幕布自动升降,最大限度利用当地充足的光照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量……
“目前我们的亩产均值达到了100万元,约等于民乐县境内170万亩农业用地全部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总和。”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监杨白桦介绍,“我们的雇工大多来自紧挨着厂区的‘圆梦苑’小区,也帮助这里的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杨白桦口中的“圆梦苑”小区是民乐县易地扶贫安置点,目前小区已分三期迁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019户共3985人。在海升工作一年多的白乐善和妻子张香兰就是这个小区的住户。今年46岁的白乐善因为从小患腿疾干不了重活,之前靠外出打工和在家养羊糊口,几乎入不敷出。去年搬到“圆梦苑”小区后,他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而且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到上班地点。经过半个月的培训,白乐善和妻子迅速上岗,每月两人收入加起来超过一万元。
一座温室十亩田
在甘肃酒泉1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75%为戈壁沙漠,而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正处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如今,荒漠中建起了连栋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座大棚内绿色葱茏,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水果蓬勃生长,昔日的不毛之地焕发勃勃生机。
东洞镇四号村村民秦存国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听说当地政府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他积极响应,成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干事要抓牛头,牛尾巴是抓不住的。我们这里石多土厚,大田收入不好,听说温室大棚的收入不错,我就来试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牵头与银行协调,他由合作社担保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资金,修建了两座蔬菜大棚。
第一次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缺少经验,秦存国就请教技术人员,边种边学。由于他种的西红柿、辣椒等品质高、口感好,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去年两座大棚收入达8万元。好收成让他信心大增,今年又新租了3座温室大棚,打算通过努力早日还清贷款。秦存国说:“以前种30亩玉米也没有现在一个蔬菜大棚的利润高,只要用心学技术就能过上小康生活。”
据了解,戈壁生态农产品平均每亩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5万元至3万元,是每亩大田种植收入的10倍。“一座温室十亩田”,如今已是当地致富带头人的秦存国对未来充满信心:“我想种出更好的蔬菜,丰富我们酒泉市民的菜篮子、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光明日报》记者 蔺紫鸥 张春丽 宋喜群 王冰雅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