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说,中国经济重新增长,对世界其他地方而言是个好消息。显然,在世界经济前景晦暗不明之际,稳步复苏的中国经济正带来光亮与希望。
事实上,3.2%这一增长数据并不令人意外。在此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都传递出看好中国经济的信息。澳新银行(ANZ)的分析师也认为,二季度的增长可以确定“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正在恢复,比世界其他地方至少早了1-2个季度”。
中国官方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验证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普遍预测。具体来看,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同比下降8.4%转为同比增长4.4%;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出口额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上半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都在5.5%-7.6%之间……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有力,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正在显出实效。
值得关注的是,新动能不断涌现持续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新基建等相关产品增长比较快,比如充电桩产量增长11.9%,新基建带来的新动能正持续释放。与此同时,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继续巩固。此外,疫情期间催生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了更多增长极。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与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中国有效控制疫情,不失时机推动复工复产,使经济发展重新焕发生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指出,中国政府采取及时而有效的疫情应对措施,尤其在公共卫生环节应对得当,这是其经济快速复苏并走在世界前列的关键。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六保”政策的提出,与此前的“六稳”政策合力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性。很多中国企业纷纷表示,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及时有效,对稳企业生产经营和稳就业很有帮助。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日前接受智利《三点钟报》采访时指出,中国的经济政策十分灵活,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扩大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第127届广交会首次整体搬上“云端”,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次大幅缩减……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努力,让外资更加坚定了深耕中国的信心。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进博会首场展前供需对接会上,一批国外消费品行业巨头一口气签订了后三年参加进博会的合作备忘录。
还要看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特别是一个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中国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底气与支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应当看到,就上半年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域,二季度的回升增长仍然属于恢复性的增长,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这表明,中国要推动经济回归正常水平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对此,久经考验的中国经济有信心、有能力克服挑战,劈浪前行,持续复苏。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给“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成员代表回信时强调的,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开辟新机遇新前景。(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