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上合秘书长:中国如何创下“世界减贫记录”?

2020-07-17 16:59 中国日报网  

导读

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得益于长期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地制宜的扶贫政策和扶贫产业、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自然环境改善等。中国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作者: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Vladimir Norov)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贫困,及其极端形式——赤贫,今天被视作社会顽疾,令人无法充分发挥潜能,也使社会发展缺乏效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贫困与社会发展停滞息息相关。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对贫困的科学定义,即贫困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和气候变化一样,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是国际议程中最重要的议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集体行动来加以解决。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是全球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2030年前减贫任务的发展中国家。2017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时称赞中国是“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累计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放在世界范围内看,这一减贫数据甚至超过了今天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是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最重要因素。正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国居民收入的动态增长,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认为,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得益于两大优势: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速,使减贫举措能够获得充足资金;二是政治体制稳定,有利于国家持续、稳定地制定和落实减贫政策。

确实,自1952年至2019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000倍,年均增长率达11%,人均收入增长了70倍。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实现过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

在扶贫斗争中,中国的改革设计者和经济学家通过吸引投资和推进工业化,以及对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援助,来扩大就业并实现对工业生产的合理分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农村居民率先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中国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同时提高谷物和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激励农民增产。此举既可增加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也可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中国政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协助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中国式减贫的鲜明特色之一。时至今日,中国仍在实施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基建工程,目的就是要“村村通路、户户连网”,开车就能抵达中国任何一个偏远角落。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扶贫过程中,旅游业也成为富有吸引力的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生产机会,特别是在开展其他类型经济活动十分困难的地区。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4年,有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占中国最贫困人口的10%)借助旅游业成功脱贫。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8年旅游业为中国GDP贡献了9.94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中国GDP总量的11.04%。同时,旅游业创造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占中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阿比吉特·巴纳吉 (Abhijit Banerjee) 和埃瑟·杜弗洛 (Esther Duflo) 认为,教育良好、身体健康和饮食充足的人口会影响投资回报率。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因素在推动快速发展和减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原因。

早在改革之初,中国政府就意识到,只有更加重视国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才能有助于从源头上消除贫困,防止贫困“代代相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口识字率从1982年的65.5%上升到2018年的96.8%,超过了86.3%这一世界平均水平。这是中国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19年中国对教育的投入达5.01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8.74%。

2020年中国将有约2.3万名教师被派往贫困地区支教,以帮助当地完成2020-2021年教学计划。其中超过2.1万名教师将在当地中小学从事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上述举措是中国通过教育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

在本世纪初,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中国居民享有医疗保险。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医保体系改革,使之能更多惠及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改革,已有近8亿中国农民获得了基本医疗保障。中国医保体系已基本实现城乡100%全覆盖。这种国民获取医疗保健服务的平等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本质上讲,中国已为其庞大人口提供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护国民免于承担巨额医疗费用。这为建设公正、繁荣的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创新了脱贫模式。中国政府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子商务等现代科技应用的支持,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找到销路。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超9亿人,其中超过2.25亿是农村居民,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014年至2017年间,中国农村地区的网上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1.24万亿元,年均增长91%,同期全国范围内的增长率则为35%。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天,中国4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土地退化对农村贫困率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计划”,也被称为中国的“绿色长城”项目,旨在防止荒漠扩张。根据该计划,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35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绿化目标。自1978年该计划实施至2017年,中国已种植了660多亿棵树,显著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广泛提升了居民健康水平。

实行改革开放的40余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约95%。对中国而言,扶贫不仅是重大的社会发展任务,也意味着巨大的国内发展资源。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中国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不失去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中国企业必须生产出技术含量更高、质量更优的产品。于是,减贫脱贫成为“中国制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世界其他国家也应以中国为榜样,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扶贫经验,因为即使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贫困和衣食无着的情况也无法幸免。中国的扶贫经验表明,政府专注于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并为居民创造条件以独立解决这一艰巨任务是多么的重要。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将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

上述决议的内容包括从基础设施建设、包容性金融、消除数字鸿沟、增加就业、推进高质量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减贫力度,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支持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对中国扶贫工作和减贫成果的高度认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联合国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将很难实现。

按原来的统计,今年年初时中国有500多万贫困人口。但受疫情影响,中国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可能会返贫。

但在有效防控疫情蔓延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况且,从中国前不久召开全国两会的成果看,绝大多数专家都看好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两会上确认,中国政府将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专家认为,以“六保”为基础,年内中国经济将保持相对较高水平的增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贡献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中国的部分工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也对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减贫速度相当缓慢,贫困人口甚至还在增加。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2.78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4.13亿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

非洲国家普遍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债务负担过重且增长过快。过去的五六年中,非洲国家的债务总额增长了一倍,2018年时占到当年GDP总量的53%。撒哈拉以南非洲45个国家中,有33个属于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不仅同世界分享了扶贫经验,也向非洲等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伸出了援手。今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言表示,中方将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的对华无息贷款债务。

中国还呼吁二十国集团进一步延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相关国家缓债期限,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多边金融机构在非洲减缓债务问题上采取更有力行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 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阿奎

30

导读

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得益于长期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地制宜的扶贫政策和扶贫产业、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自然环境改善等。中国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作者: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Vladimir Norov)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贫困,及其极端形式——赤贫,今天被视作社会顽疾,令人无法充分发挥潜能,也使社会发展缺乏效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贫困与社会发展停滞息息相关。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对贫困的科学定义,即贫困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和气候变化一样,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是国际议程中最重要的议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集体行动来加以解决。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是全球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2030年前减贫任务的发展中国家。2017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时称赞中国是“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累计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放在世界范围内看,这一减贫数据甚至超过了今天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是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最重要因素。正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国居民收入的动态增长,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认为,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得益于两大优势: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速,使减贫举措能够获得充足资金;二是政治体制稳定,有利于国家持续、稳定地制定和落实减贫政策。

确实,自1952年至2019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000倍,年均增长率达11%,人均收入增长了70倍。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实现过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

在扶贫斗争中,中国的改革设计者和经济学家通过吸引投资和推进工业化,以及对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援助,来扩大就业并实现对工业生产的合理分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农村居民率先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中国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同时提高谷物和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激励农民增产。此举既可增加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也可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中国政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协助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中国式减贫的鲜明特色之一。时至今日,中国仍在实施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基建工程,目的就是要“村村通路、户户连网”,开车就能抵达中国任何一个偏远角落。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扶贫过程中,旅游业也成为富有吸引力的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生产机会,特别是在开展其他类型经济活动十分困难的地区。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4年,有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占中国最贫困人口的10%)借助旅游业成功脱贫。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8年旅游业为中国GDP贡献了9.94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中国GDP总量的11.04%。同时,旅游业创造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占中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阿比吉特·巴纳吉 (Abhijit Banerjee) 和埃瑟·杜弗洛 (Esther Duflo) 认为,教育良好、身体健康和饮食充足的人口会影响投资回报率。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因素在推动快速发展和减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原因。

早在改革之初,中国政府就意识到,只有更加重视国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才能有助于从源头上消除贫困,防止贫困“代代相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口识字率从1982年的65.5%上升到2018年的96.8%,超过了86.3%这一世界平均水平。这是中国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19年中国对教育的投入达5.01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8.74%。

2020年中国将有约2.3万名教师被派往贫困地区支教,以帮助当地完成2020-2021年教学计划。其中超过2.1万名教师将在当地中小学从事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上述举措是中国通过教育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

在本世纪初,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中国居民享有医疗保险。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医保体系改革,使之能更多惠及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改革,已有近8亿中国农民获得了基本医疗保障。中国医保体系已基本实现城乡100%全覆盖。这种国民获取医疗保健服务的平等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本质上讲,中国已为其庞大人口提供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护国民免于承担巨额医疗费用。这为建设公正、繁荣的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创新了脱贫模式。中国政府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子商务等现代科技应用的支持,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找到销路。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超9亿人,其中超过2.25亿是农村居民,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014年至2017年间,中国农村地区的网上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1.24万亿元,年均增长91%,同期全国范围内的增长率则为35%。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天,中国4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土地退化对农村贫困率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计划”,也被称为中国的“绿色长城”项目,旨在防止荒漠扩张。根据该计划,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35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绿化目标。自1978年该计划实施至2017年,中国已种植了660多亿棵树,显著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广泛提升了居民健康水平。

实行改革开放的40余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约95%。对中国而言,扶贫不仅是重大的社会发展任务,也意味着巨大的国内发展资源。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中国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不失去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中国企业必须生产出技术含量更高、质量更优的产品。于是,减贫脱贫成为“中国制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世界其他国家也应以中国为榜样,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扶贫经验,因为即使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贫困和衣食无着的情况也无法幸免。中国的扶贫经验表明,政府专注于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并为居民创造条件以独立解决这一艰巨任务是多么的重要。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将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

上述决议的内容包括从基础设施建设、包容性金融、消除数字鸿沟、增加就业、推进高质量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减贫力度,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支持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对中国扶贫工作和减贫成果的高度认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联合国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将很难实现。

按原来的统计,今年年初时中国有500多万贫困人口。但受疫情影响,中国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可能会返贫。

但在有效防控疫情蔓延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况且,从中国前不久召开全国两会的成果看,绝大多数专家都看好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两会上确认,中国政府将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专家认为,以“六保”为基础,年内中国经济将保持相对较高水平的增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贡献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中国的部分工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也对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减贫速度相当缓慢,贫困人口甚至还在增加。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2.78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4.13亿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

非洲国家普遍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债务负担过重且增长过快。过去的五六年中,非洲国家的债务总额增长了一倍,2018年时占到当年GDP总量的53%。撒哈拉以南非洲45个国家中,有33个属于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不仅同世界分享了扶贫经验,也向非洲等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伸出了援手。今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言表示,中方将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的对华无息贷款债务。

中国还呼吁二十国集团进一步延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相关国家缓债期限,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多边金融机构在非洲减缓债务问题上采取更有力行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 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