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如何让镇江更具国际范?

2020-07-09 17:25

◎赵 宓

城市国际化概念从何而来?

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是城市融入世界,确定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逐步参与到国际交往中,国际知名度、集聚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国际规范“渗入”城市并本土化、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通过汲取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做法、摒弃消极和不稳定因素,使城市内部各项规范和功能不断完善,并与国际通行规范相适应,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普遍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但指标体系并不固定,而是各有侧重,并且国内外的不少城市都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定制化”的指标。

表1:2019年城市国际化水平评级指标体系

表1列出了目前国际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体系。其中,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提出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表2)是国际上相对较为公认、城市选择参考指标时广泛借鉴的体系,其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开放、对外交流等方面17项,主要用来衡量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绝对水平。

表2:2019年伊斯坦布尔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

镇江城市国际化水平如何?

近年来,镇江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质态稳步提升。在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中,镇江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排在168位;在《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监测报告2019》中,镇江的全面小康指数为127.92,列全国地级市第23位、全省第5位。

结合伊斯坦布尔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参考全省相关数据,在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方面,镇江市2019年实现GDP4127.32亿元,人均GDP12897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9元,两个人均指标数值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前者达到表1的中级标准,后者则处在初级与中级标准之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人均拥有公共绿地和电话数,分别达到表1的初级、高级标准,人均用电也在全省平均数之上。

应该说,镇江市国际化发展总体具备良好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方面,从数值上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虽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全省51.3%的平均水平和表1的初级水平;化工行业在累计工业总产值中占比依然领先,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比达83.4%,产业结构偏重偏化。另一方面,从富民的角度来看,即便服务业比重扩大,也不会必然带来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的最大化和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上升,上述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达标水平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空心化”带来的风险。

二是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方面,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高端转移的能力有待提高,2019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9家、新批协议外资13.73亿美元,同比增长38.0%,但实际利用外资只有6.6亿美元,同比下降24.0%,且外商直接投资占本地投资比重仅为4.6%,远低于表1的初级标准,同时,在镇设立的外资公司中,处于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中高端的项目不多;另一方面,外贸依存度较低,出口和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分别为13.15%和5.57%,远低于全省平均标准和表1中的初级水平。

三是社会开放度不够。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数仅为2.5%,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未能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缺少创新业态和能够推向国际市场的地标旅游品牌、特色IP;同时,由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知识性和技能型人才流入较少等多种原因,市民乃至政府工作人员的英语普及率不高,且城市公共场所中缺少英语标识或者标识缺乏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水准的国际学校、国际公寓、医疗、大型文化、娱乐和购物设施也相对欠缺。

城市国际范怎么提高?

以“镇江很有前途”为指引,建立对标国际的城市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成功经验,注重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指标的关联和协同,争先进和补短板两手抓,在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科教创新、可持续建设、宜居生活等方面科学设定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并对发展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测和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小城市发展的“镇江模式”、输出“镇江标准”,打造“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提升城市话语权。

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契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提升城市能级,培育发展新经济和新商业模式,精准招商,主动承接核心城市的功能转移。二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紧扣“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区域性重要产业基地”定位,先进制造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3+2+X,推动互联网技术高端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突出生产性服务业,招引培育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生产性金融、信息服务等跨境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形成规模;特色农业发展更加主动对接二三产,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探索发展“六次农业”。三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依托金融机构的信息和专业优势,筛选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另一方面,鼓励银行合理让利,降低实体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引导资金合理流入实体经济;同时,指导和鼓励企业抓住当前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的跨境融资政策利好期,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一是依托国际化公司提升城市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柔性合作,学习前沿技术并本土化;支持跨国公司在本地设立高层次的研发中心和科创基地,选派干部挂职或与之成立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训)中心,使本地逐渐参与其研发体系分工,并成为其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环节。二是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大研发中心、企业、创业项目等的互动,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业基金、人才政策等全链条服务,打造一批“创新社区”。三是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健全跨境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体系,加大“诚信镇江”建设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服务,激励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打造公平竞争、开放包容、廉洁高效的法制化、人性化营商环境。

唱响“低碳城市”品牌,打造“三生融合”的示范区。一是善用“外资”“外智”,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积极向国家部委和国际组织争取有资金扶持的国际合作项目,支持重点用能行业实现低碳化改造、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改等工作,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争取入选“最佳实践案例”,推广“镇江经验”。二是科学谋划规划,构建“产业共生”体系。以园区为载体,加强产业和资源利用规划,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和产业协同进化。三是对照国际标准,建设气候友好型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和建筑的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普及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率;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支持低碳出行;加大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构建供需互补、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模式,形成低碳生活示范。

放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是打造文商旅融合、富有特色的地标产品。既要充分发掘镇江的文化特质、讲好“镇江故事”,打造“运河文化”“诗词文化”“美食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特色IP,更要推进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设计无季节性旅游产品,实现全时段宜游。二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服务供给,探索以众筹、发行文化债券、募集文化基金等方式获取公共文化发展资金;加大线上服务力度,开设“云上文化馆”、举办“云展览”、提供图书馆“无接触服务”等;打造一批精品“第三空间”,提升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三是打造国际交往品牌。加强对“大事件”的运用,以“赛珍珠”国际研讨会、“国际道教论坛”等活动为抓手,积极创设或承接国际会议,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和体育赛事,获得更多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夯实“宜居城市”基础,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最大差异化因素是“人”,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人”的宜居宜业做好文章,重点关注三支人才队伍。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重点要完善引才政策,通过物质、精神激励和营造良好的创新及生活环境,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引入专业型、创新型人力资本,同时通过教育国际化提升本土人才的素质能力,建设一支符合镇江发展实际,又具备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队伍。二是干部队伍。既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练,同步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综合素养和实操水平;更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改进考核和评价方式,重点对“三项机制”尤其是容错纠错机制的实际应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将想干事、真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使用起来。三是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学习借鉴德国、瑞士“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推动校企合作设计课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习实训中心,探索与发达国家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联合认证、互换实习交流等合作模式,打通从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优化产业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机制,鼓励企业设置特岗津贴等,并为产业工人的培训、住房、子女就业等提供支持,从而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51

◎赵 宓

城市国际化概念从何而来?

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是城市融入世界,确定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逐步参与到国际交往中,国际知名度、集聚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国际规范“渗入”城市并本土化、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通过汲取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做法、摒弃消极和不稳定因素,使城市内部各项规范和功能不断完善,并与国际通行规范相适应,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普遍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但指标体系并不固定,而是各有侧重,并且国内外的不少城市都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定制化”的指标。

表1:2019年城市国际化水平评级指标体系

表1列出了目前国际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体系。其中,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提出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表2)是国际上相对较为公认、城市选择参考指标时广泛借鉴的体系,其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开放、对外交流等方面17项,主要用来衡量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绝对水平。

表2:2019年伊斯坦布尔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

镇江城市国际化水平如何?

近年来,镇江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质态稳步提升。在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中,镇江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排在168位;在《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监测报告2019》中,镇江的全面小康指数为127.92,列全国地级市第23位、全省第5位。

结合伊斯坦布尔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参考全省相关数据,在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方面,镇江市2019年实现GDP4127.32亿元,人均GDP12897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9元,两个人均指标数值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前者达到表1的中级标准,后者则处在初级与中级标准之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人均拥有公共绿地和电话数,分别达到表1的初级、高级标准,人均用电也在全省平均数之上。

应该说,镇江市国际化发展总体具备良好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方面,从数值上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虽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全省51.3%的平均水平和表1的初级水平;化工行业在累计工业总产值中占比依然领先,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比达83.4%,产业结构偏重偏化。另一方面,从富民的角度来看,即便服务业比重扩大,也不会必然带来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的最大化和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上升,上述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达标水平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空心化”带来的风险。

二是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方面,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高端转移的能力有待提高,2019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9家、新批协议外资13.73亿美元,同比增长38.0%,但实际利用外资只有6.6亿美元,同比下降24.0%,且外商直接投资占本地投资比重仅为4.6%,远低于表1的初级标准,同时,在镇设立的外资公司中,处于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中高端的项目不多;另一方面,外贸依存度较低,出口和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分别为13.15%和5.57%,远低于全省平均标准和表1中的初级水平。

三是社会开放度不够。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数仅为2.5%,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未能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缺少创新业态和能够推向国际市场的地标旅游品牌、特色IP;同时,由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知识性和技能型人才流入较少等多种原因,市民乃至政府工作人员的英语普及率不高,且城市公共场所中缺少英语标识或者标识缺乏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水准的国际学校、国际公寓、医疗、大型文化、娱乐和购物设施也相对欠缺。

城市国际范怎么提高?

以“镇江很有前途”为指引,建立对标国际的城市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成功经验,注重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指标的关联和协同,争先进和补短板两手抓,在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科教创新、可持续建设、宜居生活等方面科学设定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并对发展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测和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小城市发展的“镇江模式”、输出“镇江标准”,打造“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提升城市话语权。

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契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提升城市能级,培育发展新经济和新商业模式,精准招商,主动承接核心城市的功能转移。二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紧扣“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区域性重要产业基地”定位,先进制造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3+2+X,推动互联网技术高端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突出生产性服务业,招引培育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生产性金融、信息服务等跨境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形成规模;特色农业发展更加主动对接二三产,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探索发展“六次农业”。三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依托金融机构的信息和专业优势,筛选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另一方面,鼓励银行合理让利,降低实体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引导资金合理流入实体经济;同时,指导和鼓励企业抓住当前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的跨境融资政策利好期,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一是依托国际化公司提升城市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柔性合作,学习前沿技术并本土化;支持跨国公司在本地设立高层次的研发中心和科创基地,选派干部挂职或与之成立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训)中心,使本地逐渐参与其研发体系分工,并成为其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环节。二是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大研发中心、企业、创业项目等的互动,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业基金、人才政策等全链条服务,打造一批“创新社区”。三是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健全跨境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体系,加大“诚信镇江”建设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服务,激励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打造公平竞争、开放包容、廉洁高效的法制化、人性化营商环境。

唱响“低碳城市”品牌,打造“三生融合”的示范区。一是善用“外资”“外智”,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积极向国家部委和国际组织争取有资金扶持的国际合作项目,支持重点用能行业实现低碳化改造、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改等工作,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争取入选“最佳实践案例”,推广“镇江经验”。二是科学谋划规划,构建“产业共生”体系。以园区为载体,加强产业和资源利用规划,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和产业协同进化。三是对照国际标准,建设气候友好型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和建筑的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普及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率;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支持低碳出行;加大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构建供需互补、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模式,形成低碳生活示范。

放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是打造文商旅融合、富有特色的地标产品。既要充分发掘镇江的文化特质、讲好“镇江故事”,打造“运河文化”“诗词文化”“美食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特色IP,更要推进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设计无季节性旅游产品,实现全时段宜游。二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服务供给,探索以众筹、发行文化债券、募集文化基金等方式获取公共文化发展资金;加大线上服务力度,开设“云上文化馆”、举办“云展览”、提供图书馆“无接触服务”等;打造一批精品“第三空间”,提升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三是打造国际交往品牌。加强对“大事件”的运用,以“赛珍珠”国际研讨会、“国际道教论坛”等活动为抓手,积极创设或承接国际会议,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和体育赛事,获得更多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夯实“宜居城市”基础,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最大差异化因素是“人”,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人”的宜居宜业做好文章,重点关注三支人才队伍。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重点要完善引才政策,通过物质、精神激励和营造良好的创新及生活环境,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引入专业型、创新型人力资本,同时通过教育国际化提升本土人才的素质能力,建设一支符合镇江发展实际,又具备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队伍。二是干部队伍。既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练,同步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综合素养和实操水平;更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改进考核和评价方式,重点对“三项机制”尤其是容错纠错机制的实际应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将想干事、真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使用起来。三是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学习借鉴德国、瑞士“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推动校企合作设计课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习实训中心,探索与发达国家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联合认证、互换实习交流等合作模式,打通从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优化产业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机制,鼓励企业设置特岗津贴等,并为产业工人的培训、住房、子女就业等提供支持,从而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