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进门要洗手,出门要戴口罩,家中每天要开窗通风,已成为了市民们日常生活的共识。但是,哪些时间点一定要洗手?洗手后要怎样擦干?如何正确佩戴、摘除、丢弃口罩?棉布、纱口罩能起到防护作用吗?家中要消毒哪些重点区域?能用75%酒精进行喷雾消毒吗?使用“84”等含氯消毒……
昨天上午,我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医师刘玉红,就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进行居家消毒,有效隔断病毒的传染给读者做了详细解答。她说,通过观察,发现对于以上问题的答案,不少普通市民还很模糊,实际操作中还有存有误区,有些细节值得大家关注。
洗手后擦手,要用一次性的干手纸
刘玉红首先给大家演示了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手背按压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并搓擦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指尖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指缝、腕部。然后,用自来水冲净双手,取干手纸擦干手部。最后用擦手纸垫着手将水龙头关闭。
她叮嘱大家,擦手最好要用一次性的干手纸或质量好的餐巾纸,尽量不要选择反复使用的毛巾,甩干的方式也是错误的。大家还要注意的是,关水时,要用擦手纸垫着手,不要直接触摸水龙头。
“外出回家时,餐前便后,抚摸动物之后,戴口罩、眼镜前,摘掉口罩、眼镜后,接触到垃圾以及自己认为的可疑物品后都要及时洗手。” 刘玉红强调,如果在野外或者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步骤仍采用七步洗手法搓擦,手自然晾干。
对于免洗手消毒液,刘玉红也有话要说,一定要选择标注有“卫消证字”的产品。以及要尽量选择含酒精成份较高的。
口罩使用后,正确丢弃很重要
“我这两天看到有市民口罩是戴了,但是鼻子、嘴都露在外面。有人将口罩戴反了,吸水性好的浅色部分朝外了;鼻夹到了下巴处。还有不少人戴着棉布、纱布口罩。这些都是错误的。”刘玉红嘱咐大家,正确佩戴口罩的各类视频网络上已经很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去仔细看一看。
棉、纱口罩只能起到保暖作用。现在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的有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也就是N95)。“我们建议普通人群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了。” 还有切记,口罩戴上后,手就尽量不要触摸它了。
摘除时,不要用手去拉外部深色部分,而是将口罩挂绳拉伸,摘下口罩。然后,要将浅色面向外纵向双层折叠后,再横向对折,再用挂绳扎紧,装入自封袋或者垃圾袋中,并扎紧袋口。如果感觉有类似感冒症状的话,要用75%医用酒精喷洒后,再扎紧袋口。最后一定将装有口罩的垃圾袋,放入社区设置的专用垃圾筒中,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在生活垃圾中。
刘玉红还特别再次提醒,戴前、摘后都要洗手。
居家,首选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由于75%医用酒精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因此,不少家庭购置了医用酒精,并进行了大面积喷洒式消毒,还有不少市民回家后,对衣物进行喷雾消毒。刘玉红对此明确表示,不建议采取此种喷雾方式。居家消毒,首选采用75%医用酒精擦拭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的方法。
当然,也可选用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消毒。不过使用这些含氯消毒液,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浓度配比。太浓了,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浓度不够,起不到消毒作用。还有要注意的是,用84等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半小时到1小时之后,务必要用清水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对于门把手、开关面板、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座便器垫圈、热水瓶把手等部位要重点消毒。刘玉红还着重提到了我们频繁使用的手机,上班前、下班后、外出后,冼手的同时,不要忘记对手机用酒精擦拭消毒。此外,她不建议市民使用毛绒座便器垫圈,容易沾染病菌且不方便消毒。
每家每户都要注意开窗通风,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最好选择上午9—10点,下午3—4点这两个时间段。此外,刘玉红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碗、筷、茶杯等餐饮具的消毒,煮沸最好。另外,酒精易燃,存放、使用都要远离火源。(全媒体记者 尹萍)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