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沈阳、大同:古城百姓找年味儿

2020-01-23 10:4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于也童、解园)“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啦。”孩子们清脆的儿歌声中,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沈阳、大同两座古城的人们贴春联、逛大集、舞狮子、办年货,在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中,找寻着浓浓的年味儿。

鳞次栉比的摊位,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摩肩接踵的人群……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大清早,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集上已是一派热闹景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前忘却工作的繁忙,赶一场大集,感受传统节日中那份来自故乡的人间烟火气。

蒲河大集历史悠久,是东北数一数二的大集,每逢公历的2、5、8为集日。冻秋梨、冻豆腐、冻豆包……得益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冷自然优势,蒲河大集上随处可见各种“冻货”。

“买点咱家的冻梨,把‘离’冻住,团团圆圆过大年。”卖“冻货”的摊主热情地朝记者吆喝,“吃之前你得先拿凉水给它泡软乎喽,然后咬一口,那可是既解酒又解腻。”

手工编织的篮子、晒成干儿的野菜、颜色花哨的大花被面儿,这些原本藏在记忆深处的东西都能在蒲河大集中找到,勾起人们内心一抹温情,更让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开来。

“这里能买到很多超市里没有的东西,赶个大集才叫过年。”家住沈阳市皇姑区的崔琳告诉记者。记者留意到,他手里的购物袋里装着一个葫芦做的水瓢。“这东西现在不好买啊,是大葫芦切的,葫芦寓意‘福禄’,用它舀包饺子的面粉,才算‘福禄双全’。”崔琳说。

蒲河大集上热热闹闹,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山西古城大同和阳门上的大红对联也正式揭开“面纱”。古城门迎新气象,赢得现场围观人群阵阵喝彩。

“御水悠悠述古都旧事,和阳昊昊开时代新元。”这副饱含美好祝福的对联出自大同十九中语文教师齐桂林之手。“贴对联是春节中仪式感最强的民俗了,没想到我的作品能被选中贴在古城门上,我特开心。”齐桂林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大同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大同古城城门春联。这一活动吸引了千余名楹联爱好者参加,最终评选出17副获奖作品,其中3副作为代表挂在和阳门、清远门和武定门。

“古城墙是大同的城市记忆,书法艺术是经典的中国文化,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记忆的丰富与加深,人们总觉得年味儿淡了,其实是因为传统节日期间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人们心灵上的落差感。”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李渊涛说,“这次活动就是一场年味儿的回归与复兴,让人们在参与中品味年味。”

今年是魏碑研究院举办“迎新春魏碑书法展”的第6个年头,展出的50余幅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古城大同年味儿越来越浓,厚重之中散发着活力。

“年味儿”在哪里?也许就在乡土大集上独具韵味的“烟火气”里,在古城城门上火红的对联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里,更在每一个团聚家庭的欢声笑语里。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昊天

56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于也童、解园)“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啦。”孩子们清脆的儿歌声中,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沈阳、大同两座古城的人们贴春联、逛大集、舞狮子、办年货,在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中,找寻着浓浓的年味儿。

鳞次栉比的摊位,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摩肩接踵的人群……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大清早,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集上已是一派热闹景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前忘却工作的繁忙,赶一场大集,感受传统节日中那份来自故乡的人间烟火气。

蒲河大集历史悠久,是东北数一数二的大集,每逢公历的2、5、8为集日。冻秋梨、冻豆腐、冻豆包……得益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冷自然优势,蒲河大集上随处可见各种“冻货”。

“买点咱家的冻梨,把‘离’冻住,团团圆圆过大年。”卖“冻货”的摊主热情地朝记者吆喝,“吃之前你得先拿凉水给它泡软乎喽,然后咬一口,那可是既解酒又解腻。”

手工编织的篮子、晒成干儿的野菜、颜色花哨的大花被面儿,这些原本藏在记忆深处的东西都能在蒲河大集中找到,勾起人们内心一抹温情,更让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开来。

“这里能买到很多超市里没有的东西,赶个大集才叫过年。”家住沈阳市皇姑区的崔琳告诉记者。记者留意到,他手里的购物袋里装着一个葫芦做的水瓢。“这东西现在不好买啊,是大葫芦切的,葫芦寓意‘福禄’,用它舀包饺子的面粉,才算‘福禄双全’。”崔琳说。

蒲河大集上热热闹闹,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山西古城大同和阳门上的大红对联也正式揭开“面纱”。古城门迎新气象,赢得现场围观人群阵阵喝彩。

“御水悠悠述古都旧事,和阳昊昊开时代新元。”这副饱含美好祝福的对联出自大同十九中语文教师齐桂林之手。“贴对联是春节中仪式感最强的民俗了,没想到我的作品能被选中贴在古城门上,我特开心。”齐桂林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大同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大同古城城门春联。这一活动吸引了千余名楹联爱好者参加,最终评选出17副获奖作品,其中3副作为代表挂在和阳门、清远门和武定门。

“古城墙是大同的城市记忆,书法艺术是经典的中国文化,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记忆的丰富与加深,人们总觉得年味儿淡了,其实是因为传统节日期间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人们心灵上的落差感。”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李渊涛说,“这次活动就是一场年味儿的回归与复兴,让人们在参与中品味年味。”

今年是魏碑研究院举办“迎新春魏碑书法展”的第6个年头,展出的50余幅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古城大同年味儿越来越浓,厚重之中散发着活力。

“年味儿”在哪里?也许就在乡土大集上独具韵味的“烟火气”里,在古城城门上火红的对联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里,更在每一个团聚家庭的欢声笑语里。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昊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