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走进句容唐陵村的木易园,仍能看到到处都有绿树、绿色……因为“树产业”让这个村庄变得格外美丽。笑容,还是笑容,走进唐陵,到处洋溢的笑容,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村民内心深处的幸福和富足。你也许根本想不到,唐陵1000多户农家,其中千万富翁就有200多户,甚至还出了亿万富翁……
然而10多年前,唐陵村还只是一个让人听名皱眉的“知名”贫困村。唐陵的改变源于一个人,他就是刘树安。今年市“两会”一结束,唐陵村党委书记刘树安又回到了马不停蹄的工作行程中,恰逢年底,他正带着一班人盘点村里一年的收入和分配,看着收益数字,刘树安笑了,又是一个富足年。
时间回溯至2007年,当时刘树安在南京创业有成,资产达数千万元,年收入稳稳当当地有四、五百万元。因为党组织信任,受命于危难,因为怀揣“家乡太穷,想为乡亲们找到一条出路”的朴素想法,刘树安回到唐陵村当上了村书记。当时的唐陵村路难走、环境差,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0万元,负债却有150多万元。而山地种植需要8道提水,种粮基本是亏钱,土地抛荒严重,干群关系也一度紧张。
面对唐陵村的发展困局,刘树安破釜沉舟,调研后作出了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苗木产业。2008年,唐陵村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刘树安带领村民搞苗木种植养护;2009年,唐陵村建起了唐陵花木交易市场;2010年与园林上市公司合作,将唐陵村发展成为其花卉苗木储备基地。一步一步地不断前进,如今唐陵村已发展为全国花卉苗木交易的重要市场,在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展“树产业”并非一帆风顺。刘树安起初成立苗木合作社时,全村只有15户家庭入社,许多村民心存顾虑,宁愿抛荒也不种树,所以苗木种植面积只有300多亩。由于苗木流通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刘树安就用自己的资产作担保为村民获得了农商行5000万元的授信。通过苗木的“驯化”“流通”,当年入社村民就获得了每亩1万到2万元的收益。刘树安回忆说,看到收益这么高,第二年村里的苗木面积就涨到了2000多亩。为了解决供电、供水等问题,唐陵村统一规划土地和修路,因涉及拆迁,刘树安曾9次上门拜访,用自己全村致富的小康梦,最终打动了相关村民同意拆迁。
近年来,在刘树安的带动下,唐陵村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能手。“树医生”王平原是村里的特困户,她靠给树“当医生”,如今开了一家树药专卖店,家庭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返乡创业农民袁义兵表示“人家种树,我可以铺路;人家卖树,我可以松土,我开机车一年收入也得三、四百万元。”土地流转费的递增制度、编草绳、起草、运输……种下“摇钱树”后,苗木产业链条的每一环节都书写着村民发家致富的传奇故事。
如今,刘树安又为唐陵村的小康梦注入了新的元素。“我们要抓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机遇,为唐陵村的未来寻找到更多方向。”刘树安说,“唐陵村利用1万亩的花卉苗木资源,建成了木易园,唐陵村也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指着新建成的12幢民宿,刘树安开心地表示,“已经有3幢基本装修结束,今年将开始营业。村集体先做示范带动人气,以后村民也可以跟着干。另外,村里还新建了养老院,共有320张床位,未来康养旅游业也将成为唐陵村苗木产业的延伸产业”。
据了解,2019年,唐陵村年人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村集体资产达2亿元,村集体年收入700多万元。(全媒体记者 司马珂)
■记者点评:
唐陵村,是个“长在树上的村庄”。对于村民而言,树已不仅只是树,而是他们奔小康的“绿银行”。
群雁高飞头雁领,唐陵村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在产业发展、村庄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干部和群众的心因此也贴得更近,乡村振兴的大好局面正水涨船高。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