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始终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据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处处长苏文忠介绍,作为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摇篮,辽宁在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上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
哪一刻,你感到中国在变强?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来到辽宁,当见证一个个“中国制造”新标杆崛起的时候,答案已如此清晰!
当高档数控机床不只外国能做,
我们为“中国制造”争气的时候!
创新是制造业的灵魂,高端数控产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打造了一个从数控系统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到机床整机产业化发展的全新产业链和全技术链模式,被业界称为“光洋模式”。
哪一刻感到中国在变强?“高档数控机床不是只有外国人能做,我们也能做得到,秘诀就在于建立数控产业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当我们真的做到了,我感到我们朝着制造强国又迈进了一步!我们和祖国一起,越来越强!”在董事长于德海看来,自己拥有和掌控的环节越多,越能深刻理解市场对产品和部件的需求,这对研发来讲意义重大。其原因在于,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可以将需求解析得量化、全面、真实,研制个性化部件,最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年前,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几乎全被几大国外巨头占据,一台最大加工长度2.6米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外商售价高达2200万元。当光洋科技自主研发出最大加工长度为3米的KTurboM3000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后,外商将售价直接降为每台1200万元。
“在光洋科技发展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正是光洋科技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最大动力。”于德海这样告诉记者。
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是一种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五面体加工的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光洋科技的产品推出前,由于中国在能源、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对推进器螺旋桨和汽轮机叶片工程等部件加工的巨大需求,即使国外产品卖到天价,中国也只能照价埋单。
据于德海介绍,光洋科技自主研发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凭借85%以上的自主化率,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台售价仅为750万元,实现了更优的性价比。
于德海说,打破了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垄断,以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机床,为“中国制造”争气,助力中国航空航天、电力、船舶、军工等各领域发展。
当精密零部件做到“智造”先行、
企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时候!
专门为集成电路整机厂提供精密零部件加工的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IC装备精密零组件全制程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
哪一刻感到中国在变强?富创青年的回答是:当精密零部件做到“智造”先行、企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时候!那是我们和祖国共同的“高光时刻”!
迄今为止,在半导体和航空两大领域,富创已经为国内130多家半导体装备企业提供了精密零部件的配套服务,同时,更成为世界排名前两名的半导体设备商——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东京电子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在零部件生产方面,富创始终走在前沿。2011年,富创承担了国家02专项中唯一的平台类项目,实现了IC装备精密零部件国产化的从无到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封锁。2014年,富创获批承担国家02专项“基于焊接和表面涂覆技术的大型铝件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据介绍,这一项目有望使富创在IC装备高端零部件表面涂覆技术上走到国际前沿,实现弯道超车。
与此同时,富创于2017年获批承担国家智能专项,在智能制造研究方面开始发力。
通过智能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富创实现了零件柔性、高效、智能化生产,支撑国产整机企业研发、降低整机企业成本,同时形成的集成电路零部件行业离散型智能制造新模式,也已推广至光伏、数字医疗等精密制造行业领域,通过项目打造产业协作平台,带动上百种周边性辅助产业整体发展。
此前,辽宁省印发了《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要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工业节能和污染防治等六方面内容,提出了转变工业发展思路、规范工业集聚发展、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等18条工作措施。从大连光洋到沈阳富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已经拉开帷幕,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正蓄势待发。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快速行进中的中国,每一段旅程的延展都描绘出砥砺奋进的时代风景。生逢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奋斗在一个走向复兴的国家,蓝图已经绘就,我们没有理由不带着更饱满的信心和更向上的希冀自信前行。
每一分付出,都将怀抱收获,每一种奋斗,都将被人铭记,“中国梦”未来可期,奋斗者与有荣焉!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