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日前,我市再传好消息,今年1-11月,我市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到87.5%和90%,其中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11月列全省第2位;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位居全省第一。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镇江视察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5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镇江水体正不断修复新生,根据镇江与南京、常州签订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合作及跨界水环境区域补偿协议》,起初镇江每年需要向周边城市进行水环境生态补偿,但自去年起我市扭转了被动局面,首次实现了净受偿,今年上半年我市9个跨市断面更是全部实现了净受偿。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源于我市近年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镇江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配套了产业准入、环境准入等多个政策,编制完成了《长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既管好“空间准入”,又限制“环境准入”,还优化了“产业准入”。
不断健全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对产业发展进行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设立生态补偿资金池,对我市14家环境信用评价红、黑企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来鼓励促进企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
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西南片区和谏壁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西南片区先后关闭污染企业353家,淘汰落后产能6家,转型升级企业17家,累计完成复绿1158.7亩;谏壁地区治理企业70多家,实施240多个整治工程项目,淘汰落后产能8条(套)生产线,关停“散乱污”企业148家。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低碳项目700多个,总投资650亿元;实施大气治理重点项目640个,总投资近30亿元;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50多个,总投资40亿元;实施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760多个,总投资110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动我市产业践行高质量发展。全市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态势良好、亮点纷呈。(全媒体记者 司马珂)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