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庭拥有一辆“两轮”(自行车)代表着家底殷实,到如今我们似乎拥有太多的“四轮”(机动车),甚至每年须专门辟出“9·22世界无车日”来倡导绿色出行,今年共享单车哈啰出行力推“让两轮回归城市”——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
不只是出行,还包括供水、用电、用气等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在过去70年间,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被见证了;与此同时,更多的改变还在时刻进行着。
积沙聚塔
累积公用事业“家底”
1905年,郭礼征兴办的镇江大照电灯公司开始发电,装机容量仅150千瓦。这是江苏省第一家公用电厂,也是全国民营电业的先驱。
7年后的1912年,西津古渡五十三坡江畔,英租界内建起了自来水厂,原镇江英国领事馆(现为博物馆)成为最早使用自来水的用户。镇江供水事业从此起航。
自来水厂
20世纪20年代,镇江开始有私人用的自行车和极少数进口的“道奇”“澳司汀”轿车。1932年5月22日,江苏省建设厅在镇江试办公共汽车营运,共开驶两条线路,因影响人力车工人生计,当日公共汽车即停开。其后再有真正性质的公共汽车营运,则延到1962年镇江成立公共汽车运输公司……
市自来水公司党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厂初创时“有钱人”才能享用自来水,到现在家家户户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洁净的自来水。自来水的变迁折射出镇江的沧桑变化。
取自滚滚长江水的镇江自来水不舍昼夜,于每天每时每秒朝着提质、普惠的目标奔跑。新中国成立前夕,镇江年售水量为59.46万吨,“这点水”今时镇江人一天多就能用完。其时自来水管网总长50.7公里,用水人口6.03万人,供水普及率为37.9%。如今,市自来水公司管网超过2000公里,承担着1000平方公里65万用户的生产生活用水供应,肩负供水管网投资建设、管网维护及自来水生产销售服务的职能。“水源达标、应急水源、区域覆盖、深度处理、严密检测、预警应急”的供水安全保障格局日臻完善。
天然气则让每一位家庭主妇告别了煤炉带来的烟熏火燎,让做饭这件事变得既快捷又清洁。
1981年,市政府成立发展城市煤气调查小组,兴建城市煤气工程,将焦化厂焦炉煤气作为城市煤气气源。1982年1月24日,焦化厂至九里街宿舍区382户居民使用焦化厂直供的管道煤气。
2006年,市政府与中央企业华润集团合资,组建镇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管道天然气、车用气、液化天然气等业务,并致力于分布式能源、充电桩、售电、氢能源、增值服务等新业务的推广和发展。截至目前,镇江华润燃气服务用户50余万户,建成管网3300余公里,城市燃气的输配保供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革新
带来生活方式变化
从大市口到谏壁镇的3路线与“镇江公共交通公司”这个名字一样久远,到现在已经开通54年之久。不往前溯,只说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原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的同学们与3路车“爱恨交织”的旧话。
新生报到时,该校1994级校友马锋胜、王建斌等人从火车站乘坐3路车到达位于镇江东郊的学校。车上人多拥挤,途经现学府路一带不时有陡陡的土坡,车子颠簸不已,两人又“恨”又无奈地表示:大学毕业后若再返校,一定要开车回来,绝不乘坐3路车。
新能源公交车成城市靓丽风景线
时光如梭。毕业20年后的2018年,王建斌同学早已忘记当年的“诺言”,特意选择乘坐3路车饱览沿途街景。而如今在镇江人柳传志创办的联想公司里担任高管的马锋胜同学,既没开车,也没坐公交车,只取一辆哈啰单车绿色出行。
对!说的就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哈啰”。在80后、90后一代人心中,比起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更是寄望了童年、亲情、温暖的一种情怀。
不过,经济学界就“两轮回归城市”又有一番论述。近二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机动车发展迅速,自行车一度淡出市民视线。而同时,由于机动车激增带来的城市拥堵、环境污染问题,又让城市交通规划不断修正。
自行车的回归,对城市的意义并不简单。据哈啰出行江苏省高级公关经理刘梅卿介绍,哈啰单车进入镇江1年零4个月,投放车辆已超过8000辆。随着智慧技术融入车辆运维,实现热点地区的精准调度,镇江哈啰单车的单辆日均使用次数达7次,其运营效率丝毫不比一线城市逊色。依托绿色出行的良好势头,镇江哈啰今年顺势进入扬中、丹阳。在镇江,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与公交并行的公共出行方式,满足了市民日常通勤和短途接驳的代步需求。
公交专用道亦是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的关键实施手段。市区主干道交通密集区均为公交车划设了有专属路权的专用道,大大提升了运行速度,从而提升了大客流通道的运送效率。
“34岁”的实事工程
还要办下去
1985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为民办一批实事,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观。因为,改善民生,重在积沙聚塔、经年不懈。
镇江市史志办曾经对1985年至2004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集录成书——《民心》。现在翻看这本书,仍能感受到一股朴实之风扑面而来。“城市建设”“广场建设”“公园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市政公用”“环境保护”……每一件实事既有城市规划的大事,也有市民生活的小事。
2002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南徐大道建设工程,以超前的规划气度“画”出了镇江“双百”城市的中轴线,其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城市一级主干道标准设计,道路总宽100米,双向八车道,中央绿化带宽16米,人行道两侧各有15米城市绿化带,绿化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直到现在也不显得过时。当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镇江人的小康环境》为题,全面介绍了包括镇江南徐“生态大道”建设在内的镇江环境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实践。
机器人巡检变电站
每年实事内容在变,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初心不变。近年来,为民办实事工程已经成为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并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本报每年“两会”报道也会用足够的篇幅,全文刊登民生实事内容,公开市政府的对百姓的郑重承诺,序时发布实事进展。
2019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优化菜场建设”篇中的“新建改造4个菜市场”,位于江滨新村三期居民区内的滨东市场已于今年5月1日开业。这个经过标准化提升改造的菜市场,不仅经营生鲜货品,还为附近2家公益性老年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孤寡老人提供配送服务。紧邻滨东市场的江滨新村141幢居民方先生说,这个菜场重新改造后,灯光明亮、布局合理,货品分类科学,现在看看真有点超市的感觉了。滨东市场负责人杨建坤告诉记者:“小小菜篮子,维系民生小确幸。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按照商务部门要求的‘智慧化’标准布设菜市场,让更多的百姓享受民生实事带来的便利生活。”(文 全媒体记者 翟进 图 全媒体记者 石小刚 谢道韫)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