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卜顺华: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银发先锋”

2019-07-23 08:55

今日镇江讯   曾几何时,丹徒区上党镇五塘村,还是个“穷山洼”里的经济薄弱村。自从被设为“丹徒区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两会”)的联系点后,村里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村集体收入越来越高,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而“导演”这场变化的人,就是丹徒区“两会”的会长卜顺华。

2004年,临近退休的丹徒区法院院长卜顺华被组织“点将”,出任丹徒区“两会”的会长。这个职务当时可不是“香饽饽”,不但没薪酬,还面临着无人员、无办公场所和无经费的窘境。卜顺华二话没说,欣然上任,打算用自己的“银发能量”,为全区的“脱贫攻坚”添一把火。

虽是白手起家,但卜顺华很快便组织起了精干的工作班子,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建立健全了三级组织网络。而五塘村就是那把火里最闪耀的火星。

五塘村,地处上党镇西部的丘陵。全村1500余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打工。多次走访后,卜顺华发现村民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于是,他决定把五塘村定为丹徒区“两会”的联系点。

既然是“种粮致富”,就得拿出实招。卜顺华得知,五塘村种粮收成低的原因有二,一是受稻飞虱等病虫害影响,二是稻谷品质普通,卖不出好价格。

找到了症结,就能对症下药。卜顺华请来农业专家赵亚夫和农研所的专家到五塘把脉问诊。专家建议从新品种、科学种植入手。选用品质好、无须治虫除草和不施化肥农药的“阳光水稻”。但其两三百公斤的亩产量却让村民有些踌躇。

为了让村民放心,卜顺华先在村委会主任、村书记的8亩田上试种。大米上市后,每公斤售价16元,剔除成本,亩均效益达七八百元。

村民终于放下顾忌,纷纷报名参加培训,争相种上“阳光水稻”。第二年310亩,第三年986亩,种植面积如阳光般快速“漫延”。为了让好产品有好销路,卜顺华当起了义务推销员,进机关、跑企业,为产品开拓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阳光”有机大米已供不应求,卜顺华为五塘村规划了一条开始以行政手段帮销,逐步到靠质量、价格、信誉经营的市场经济轨迹。

致富只是第一步,村民的生活也得越来越好。卜顺华到处筹款、拉赞助,在村里开展“通水、通电、通路”工程。经过2-3年的努力,“三通”工程顺利完工。同时,沼气推广应用、村卫生室改造、装路灯、垃圾处理等都同期进行。如今的五塘村,展现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姿态。

有了五塘村这个“典型”,卜顺华助力脱贫的心更加坚定。他积极深入基层调研200余次,召开各类座谈会百余次,老区村级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群众的生活状况在他心里有本“明白账”。此外,区“两会”和分会撰写的调研材料50余篇,先后被《中国老区建设》《江苏老区》等刊物采用。今年,国家老促会要求各地老促会撰写12-15万字的革命老区发展史,卜顺华正忙着协调事务、收集资料,修改完善第二稿。

多年来,区“两会”先后在全区建立了10个分会、89个村会员小组,会员685人。2013年丹徒扶贫开发协会被江苏省广电总台评为全省“最具责任感”扶贫协会,2014年被镇江市“两会”评为先进集体,2014年他本人被镇江市“两会”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江苏省“三会”评为2010-2015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是卜顺华常挂嘴边的话语,朴实却发人深省。他用满腔热忱为弘扬老区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奉献着光和热,照亮老区发展之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汪蕾)

编辑:何冰

55

今日镇江讯   曾几何时,丹徒区上党镇五塘村,还是个“穷山洼”里的经济薄弱村。自从被设为“丹徒区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两会”)的联系点后,村里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村集体收入越来越高,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而“导演”这场变化的人,就是丹徒区“两会”的会长卜顺华。

2004年,临近退休的丹徒区法院院长卜顺华被组织“点将”,出任丹徒区“两会”的会长。这个职务当时可不是“香饽饽”,不但没薪酬,还面临着无人员、无办公场所和无经费的窘境。卜顺华二话没说,欣然上任,打算用自己的“银发能量”,为全区的“脱贫攻坚”添一把火。

虽是白手起家,但卜顺华很快便组织起了精干的工作班子,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建立健全了三级组织网络。而五塘村就是那把火里最闪耀的火星。

五塘村,地处上党镇西部的丘陵。全村1500余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打工。多次走访后,卜顺华发现村民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于是,他决定把五塘村定为丹徒区“两会”的联系点。

既然是“种粮致富”,就得拿出实招。卜顺华得知,五塘村种粮收成低的原因有二,一是受稻飞虱等病虫害影响,二是稻谷品质普通,卖不出好价格。

找到了症结,就能对症下药。卜顺华请来农业专家赵亚夫和农研所的专家到五塘把脉问诊。专家建议从新品种、科学种植入手。选用品质好、无须治虫除草和不施化肥农药的“阳光水稻”。但其两三百公斤的亩产量却让村民有些踌躇。

为了让村民放心,卜顺华先在村委会主任、村书记的8亩田上试种。大米上市后,每公斤售价16元,剔除成本,亩均效益达七八百元。

村民终于放下顾忌,纷纷报名参加培训,争相种上“阳光水稻”。第二年310亩,第三年986亩,种植面积如阳光般快速“漫延”。为了让好产品有好销路,卜顺华当起了义务推销员,进机关、跑企业,为产品开拓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阳光”有机大米已供不应求,卜顺华为五塘村规划了一条开始以行政手段帮销,逐步到靠质量、价格、信誉经营的市场经济轨迹。

致富只是第一步,村民的生活也得越来越好。卜顺华到处筹款、拉赞助,在村里开展“通水、通电、通路”工程。经过2-3年的努力,“三通”工程顺利完工。同时,沼气推广应用、村卫生室改造、装路灯、垃圾处理等都同期进行。如今的五塘村,展现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姿态。

有了五塘村这个“典型”,卜顺华助力脱贫的心更加坚定。他积极深入基层调研200余次,召开各类座谈会百余次,老区村级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群众的生活状况在他心里有本“明白账”。此外,区“两会”和分会撰写的调研材料50余篇,先后被《中国老区建设》《江苏老区》等刊物采用。今年,国家老促会要求各地老促会撰写12-15万字的革命老区发展史,卜顺华正忙着协调事务、收集资料,修改完善第二稿。

多年来,区“两会”先后在全区建立了10个分会、89个村会员小组,会员685人。2013年丹徒扶贫开发协会被江苏省广电总台评为全省“最具责任感”扶贫协会,2014年被镇江市“两会”评为先进集体,2014年他本人被镇江市“两会”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江苏省“三会”评为2010-2015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是卜顺华常挂嘴边的话语,朴实却发人深省。他用满腔热忱为弘扬老区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奉献着光和热,照亮老区发展之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汪蕾)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