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临近中午饭点,江大附院儿科6号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王秋霞博士在接诊完最后一名挂号患儿后,刚准备起身迎接站在门口的记者,就被急匆匆抱着孩子进来的家长“拦”回座位,开始新一轮诊察。
即使被同来的两个大人抱住,在听诊器轻触胸口时,这个孩子还是因为恐惧,嚎啕大哭,双手双脚不停挥舞,态度十分抗拒。家长的呵斥声,孩子嘶声力竭的喊叫声,在诊室内交织。王秋霞趁着孩子张口的间隙,单手托着他的小脸蛋,用压舌板迅速完成了咽喉检查。
儿科病患年纪小,绝大多数无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医生只能从患儿的神情、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因此,儿科也被称作“哑科”。王秋霞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哑科”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十足的耐心,还要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足够的抗压力。
多年前,王秋霞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专业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执业及学习共六年,回镇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科临床、教学、科学研究,不仅在儿科常见病诊治方面积累了经验,在儿童少见病、疑难病,以及新生儿疾病诊治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
医学上,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体内器官发育不完善,出生后要经历呼吸、感染、喂养等多个难关。不少在江大附院新生儿病房治疗后,重新投入家长怀抱的宝宝,其“闯关”路上,都少不了“王妈妈”的陪伴。
6月12日,在妈妈肚子里待了31+6周,靓靓(化名)就迫不及待来到了世间,出生时体重仅1.2千克。由于孕周小、体重低,她还没来得及跟妈妈拥抱,就被紧急送至新生儿病房,在医护的日夜照看下,生命体征才逐渐平稳。不过,毕竟太小,靓靓在出生16天后,又一次接受了生死考验。
6月28日,监护的护士发现靓靓的反应不是太好,喂奶时还有腹部肿胀现象,于是赶紧通知医生。当班的王秋霞诊察后,考虑为新生儿感染。此时,孩子已经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王秋霞对症使用抗生素处理,并加强监护,第二天,靓靓的情况明显好转。
儿科工作既繁杂又辛苦,自入职起,王秋霞就将“正常下班时间”和“固定假期”从自己的人生词典里删除,“冬天是儿科就诊高峰,每天光儿科普通门诊量就400多号,十二点多下班是常事。”王秋霞说,小孩子的病程进展很快,哪怕在几个小时内,都有可能出现很大变化,一点都不容大意。
为了孩子的健康,王秋霞和同事们坚守在岗位上,日夜守护。儿科工作说不苦不现实,不过,王秋霞说:“能帮助生病的孩子恢复健康,很有成就感,孩子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文/孙卉 杨泠 图/杨光曦)
责任编辑:崔骏 胡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