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守住一江清水 护好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清水绿岸”四川在行动

2019-07-15 16:23 光明日报  

四川宜宾市民畅游环长江景观带。罗平摄/光明图片

【中华环保世纪行】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如何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近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四川,了解到当地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清水绿岸、建设美丽四川,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成效。

正是在清江东流中,“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巴蜀人民心中。

清水绿岸让沿江百姓幸福感倍增

宜宾,因长江在此由金沙江、岷江汇合而成,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大江汇合,蔚为壮观,本是一道难得的美景,但由于历史原因,宜宾市三江口生态修复区域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房屋破烂不堪,污水横流,对长江源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也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顺应民意要求,宜宾市决定对该区域进行改造和生态修复,从2013年起实施三江口长江公园建设,通过“拆迁约2000户的棚户区、收集污水、建设污水管网、设置亲水步道、合理配置园林绿化”等措施,对江畔人居环境、城市景观、文化设施等实现升级改造,还一江清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休闲、锻炼和亲水空间。据了解,长江公园生态修复面积1000亩,投资6亿元,2015年公园建成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1万人以上,高峰期近10万人。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四川省、宜宾市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涉及临港新区、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等5个区县,全长约19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涉江区域环境整治、交通改造、绿道建设等。

宜宾市副市长吴勇介绍:“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改善长江上游两岸的生态环境,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将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该项目南溪段全长约60公里,目前约20公里的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当地百姓正享受着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你看嘛,城市漂亮了,在绿色公园里走一走,看看花花草草、听听鸟叫,心情更舒畅了。”70多岁的李大爷说,以往是没地儿走,现在是走不停,漂亮的地方太多了。

以往的河滩变成了公园,从前的泥泞小道成了绿色长廊,采访中,李大爷的感受在南溪老百姓中有着共鸣。

感触更深的,是返乡创业的“王三姐”王开平。虽然家里的地因为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被征用,但看着家乡环境越来越好,王开平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开起了“王三姐凉糕”店,生意出乎意料的好。

“每天来景观大道游玩的人特别多,顺道来吃凉糕的人也不少,有时候都忙不过来。这不,我在北京打工的女儿、女婿也回来帮忙,收入比从前打工时多了不知多少倍。”说起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给她一家带来的变化和实惠,王开平喜极而泣。

全方位治理让江河水质不断改善

岷江,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岷江眉山段乃岷江中段,流经宜宾汇入长江。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眉山市实施一系列举措,实现岷江干流眉山出境断面水质由2017年Ⅳ类改善为Ⅲ类。

7月2日傍晚,记者在眉山市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内看到,前来散步休闲的人成群结队。市民刘先生一家带着刚满周岁的宝宝来公园散步。“我们每周都会来三五次,这里环境特别好,适合带小孩子来走走。”刘先生告诉记者。

然而4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前,这里的湖水受岷江水质、城市管网排污直接入湖、湖体相对封闭、水体生态结构单一等多重因素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曾达到地表水劣V类,夏季高温时期蓝藻暴发、下风口存在大面积水华现象,异味严重。

为保住眉山的一池清水,眉山市在清运河面漂浮物、河底淤泥等污染物185万多吨,清除侵占河道种植2700多亩的基础上,坚持“全域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先行”,全市累计完成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700余公里,累计完成全域污水治理投入约15亿元。

此外,“企业预处理+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三级废水治理,是眉山坚持生态问题生态治理的积极尝试。按照一吨水配套10平方米人工生态湿地的标准,眉山探索在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人工生态湿地,进一步提升了污水治理效果。

对于量大面广、管控难度大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眉山探索实施了建设一体化净化槽,为相对集中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家住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的村民吴秋丽告诉记者,自从今年4月村里装上一体化净化槽后,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之前我们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固定的露天水池里,气味很大。现在有了净化槽,村里干净了,连我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回来都说好。”说起变化,吴秋丽很高兴。

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环境综合治理中心的古维芬介绍说,对相对集中的农户,眉山因地制宜选择一体化净化槽收集所有生活污水,通过缺氧、厌氧、好氧、沉淀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B标准。

“一体化净化槽安装方便、运行稳定、成本低廉,户均建设成本约8000元,建成后户均运行成本约每月3至5元。全村85%以上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这样从源头上确保了排入江河的水质达标,避免对长江造成污染。”古维芬表示。

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法治保障

在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中央,有一块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刻的不是公园介绍,而是《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决定》。

2016年10月,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表决通过这个决定,用地方立法的形式护航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确保清水东流。

不仅如此,眉山市人大常委会还颁布地方法规——《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全面规范整治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3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坚持用法治方式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护牢群众水缸子。

不仅是眉山,四川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在积极探索完善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制度,为守护长江清水绿岸主动作为。

沱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以不到全省4%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省25%以上的人口和30%以上的GDP,是全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同时,沱江也曾经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省级人大在跨地区、跨流域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的立法工作自2017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条例草案历经21次修改,突出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设计,经过常委会三次审议后通过,为全面改善和保护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依法打赢碧水保卫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去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特别是涉及水环境的问题整改为重点,专门增加一次执法检查,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分赴自贡、德阳等地开展检查,对发现的13个突出问题,列出清单,转交省政府和相关市州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

与此同时,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走在风景如画的宜宾南溪区环长江景观带上,宜宾市人大代表徐雪梅对记者说,2018年,她参加宜宾市人代会时,提交了《关于调研长江两岸生态治理工作的建议》。她在其中提出,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对长江两岸生态治理情况进行调研,促进翠屏、临港和南溪三区同步推进长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同步建设、同步完工,尽快建成翠屏-临港-南溪的第一生态环线,加快构筑长江生态屏障。

“这份建议后来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给我的反馈是,相关部门会抓紧推进长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如今,第一生态环线已经顺利完工,翠屏、临港和南溪三区的老百姓正同时享受着这样的青山绿水。”徐雪梅高兴地说。

“近两年来,四川全境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早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晓春表示。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泓)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阿奎

49

四川宜宾市民畅游环长江景观带。罗平摄/光明图片

【中华环保世纪行】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如何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近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四川,了解到当地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清水绿岸、建设美丽四川,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成效。

正是在清江东流中,“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巴蜀人民心中。

清水绿岸让沿江百姓幸福感倍增

宜宾,因长江在此由金沙江、岷江汇合而成,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大江汇合,蔚为壮观,本是一道难得的美景,但由于历史原因,宜宾市三江口生态修复区域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房屋破烂不堪,污水横流,对长江源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也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顺应民意要求,宜宾市决定对该区域进行改造和生态修复,从2013年起实施三江口长江公园建设,通过“拆迁约2000户的棚户区、收集污水、建设污水管网、设置亲水步道、合理配置园林绿化”等措施,对江畔人居环境、城市景观、文化设施等实现升级改造,还一江清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休闲、锻炼和亲水空间。据了解,长江公园生态修复面积1000亩,投资6亿元,2015年公园建成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1万人以上,高峰期近10万人。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四川省、宜宾市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涉及临港新区、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等5个区县,全长约19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涉江区域环境整治、交通改造、绿道建设等。

宜宾市副市长吴勇介绍:“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改善长江上游两岸的生态环境,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将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该项目南溪段全长约60公里,目前约20公里的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当地百姓正享受着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你看嘛,城市漂亮了,在绿色公园里走一走,看看花花草草、听听鸟叫,心情更舒畅了。”70多岁的李大爷说,以往是没地儿走,现在是走不停,漂亮的地方太多了。

以往的河滩变成了公园,从前的泥泞小道成了绿色长廊,采访中,李大爷的感受在南溪老百姓中有着共鸣。

感触更深的,是返乡创业的“王三姐”王开平。虽然家里的地因为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被征用,但看着家乡环境越来越好,王开平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开起了“王三姐凉糕”店,生意出乎意料的好。

“每天来景观大道游玩的人特别多,顺道来吃凉糕的人也不少,有时候都忙不过来。这不,我在北京打工的女儿、女婿也回来帮忙,收入比从前打工时多了不知多少倍。”说起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给她一家带来的变化和实惠,王开平喜极而泣。

全方位治理让江河水质不断改善

岷江,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岷江眉山段乃岷江中段,流经宜宾汇入长江。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眉山市实施一系列举措,实现岷江干流眉山出境断面水质由2017年Ⅳ类改善为Ⅲ类。

7月2日傍晚,记者在眉山市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内看到,前来散步休闲的人成群结队。市民刘先生一家带着刚满周岁的宝宝来公园散步。“我们每周都会来三五次,这里环境特别好,适合带小孩子来走走。”刘先生告诉记者。

然而4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前,这里的湖水受岷江水质、城市管网排污直接入湖、湖体相对封闭、水体生态结构单一等多重因素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曾达到地表水劣V类,夏季高温时期蓝藻暴发、下风口存在大面积水华现象,异味严重。

为保住眉山的一池清水,眉山市在清运河面漂浮物、河底淤泥等污染物185万多吨,清除侵占河道种植2700多亩的基础上,坚持“全域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先行”,全市累计完成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700余公里,累计完成全域污水治理投入约15亿元。

此外,“企业预处理+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三级废水治理,是眉山坚持生态问题生态治理的积极尝试。按照一吨水配套10平方米人工生态湿地的标准,眉山探索在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人工生态湿地,进一步提升了污水治理效果。

对于量大面广、管控难度大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眉山探索实施了建设一体化净化槽,为相对集中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家住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的村民吴秋丽告诉记者,自从今年4月村里装上一体化净化槽后,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之前我们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固定的露天水池里,气味很大。现在有了净化槽,村里干净了,连我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回来都说好。”说起变化,吴秋丽很高兴。

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环境综合治理中心的古维芬介绍说,对相对集中的农户,眉山因地制宜选择一体化净化槽收集所有生活污水,通过缺氧、厌氧、好氧、沉淀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B标准。

“一体化净化槽安装方便、运行稳定、成本低廉,户均建设成本约8000元,建成后户均运行成本约每月3至5元。全村85%以上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这样从源头上确保了排入江河的水质达标,避免对长江造成污染。”古维芬表示。

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法治保障

在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中央,有一块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刻的不是公园介绍,而是《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决定》。

2016年10月,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表决通过这个决定,用地方立法的形式护航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确保清水东流。

不仅如此,眉山市人大常委会还颁布地方法规——《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全面规范整治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3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坚持用法治方式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护牢群众水缸子。

不仅是眉山,四川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在积极探索完善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制度,为守护长江清水绿岸主动作为。

沱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以不到全省4%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省25%以上的人口和30%以上的GDP,是全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同时,沱江也曾经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省级人大在跨地区、跨流域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的立法工作自2017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条例草案历经21次修改,突出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设计,经过常委会三次审议后通过,为全面改善和保护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依法打赢碧水保卫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去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特别是涉及水环境的问题整改为重点,专门增加一次执法检查,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分赴自贡、德阳等地开展检查,对发现的13个突出问题,列出清单,转交省政府和相关市州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

与此同时,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走在风景如画的宜宾南溪区环长江景观带上,宜宾市人大代表徐雪梅对记者说,2018年,她参加宜宾市人代会时,提交了《关于调研长江两岸生态治理工作的建议》。她在其中提出,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对长江两岸生态治理情况进行调研,促进翠屏、临港和南溪三区同步推进长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同步建设、同步完工,尽快建成翠屏-临港-南溪的第一生态环线,加快构筑长江生态屏障。

“这份建议后来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给我的反馈是,相关部门会抓紧推进长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如今,第一生态环线已经顺利完工,翠屏、临港和南溪三区的老百姓正同时享受着这样的青山绿水。”徐雪梅高兴地说。

“近两年来,四川全境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早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晓春表示。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泓)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