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宁都无盐汤传承红军历史滋味

2019-06-16 10:18

捧起一碗汤品,油星点点漂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然而尝上一口,却发觉没有一丝盐味。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家家户户吃的“无盐汤”,并非承袭自当地客家先人祖居中原时的习俗,也不是逐步形成于迁居宁都后的历史进程中,而是源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盐荒”,也同时见证了一段红军的艰苦岁月。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意图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当时,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400多万军民的食盐紧缺,许多战士和群众长期缺盐而身体浮肿,伤口不易愈合,严重影响了红军战斗力。”位于宁都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馆藏室研究员夏邦鑫说。

据夏邦鑫介绍,当时,中央苏区的党员干部每月食盐配给是4两,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作战时的食盐配给是每人每天8分,然而,就是这么苛刻的配给数额都远无法达到。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为了支援前线,宁都百姓家家户户炒菜不放盐,煮汤不放盐,硬是把珍贵的食盐从牙缝中节省出来,全部送到了前线。

中央苏区没有盐吃,只能从老屋墙上、地窖里面等地方取硝土作原料,土法熬制提炼食用硝盐。

“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还有毒,但总比没有盐好。”今年64岁的宁都人龚远生说,那时候,宁都老百姓纷纷刮干净了自己家的盐罐子,把食盐送给红军。

龚远生曾任宁都县博物馆馆长,他的父亲龚有礼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小时候,我们要是因为吃不好,抱怨、发脾气,父亲就会生气地说,自己有多少战友连这个都没吃过就牺牲了。”龚远生回忆说。

那时,一块大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相当于这块大洋自身重量的7钱3分盐,被称为“盐顶七钱三”。红军为了获取食盐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想尽了办法。

苏区时期,距宁都不远的兴国县有一位“点子部长”欧阳崇庭,时任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他,曾亲自到赣州城郊的茅店指挥封锁线上的食盐交易。双层粪桶、湿衣浸盐、棺材偷运……欧阳崇庭巧妙利用各种方式,把好不容易获得的食盐运进苏区。

这种缺盐的历史滋味深深烙进老红军的记忆中。“1950年,父亲带着全家从陕西西安回宁都时,母亲特意买了一大包盐,就怕回来没盐吃。”与共和国同龄的郭凤林说,其实,回宁都时已经没那么缺盐了,但父母仍是放心不下。

郭凤林的父亲郭春福1931年在宁都加入红军,后来参加了长征,留在陕西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返回家乡宁都工作。

郭凤林说,父亲从家乡走时还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回来时已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饮食习惯早已变得清淡起来。

80多年过去了,盐对于宁都人而言也早不是稀罕物,但宁都人却依旧守着碗里这份清淡,让“无盐汤”成为宁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来源:新华社

编辑:缪小兵

51

捧起一碗汤品,油星点点漂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然而尝上一口,却发觉没有一丝盐味。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家家户户吃的“无盐汤”,并非承袭自当地客家先人祖居中原时的习俗,也不是逐步形成于迁居宁都后的历史进程中,而是源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盐荒”,也同时见证了一段红军的艰苦岁月。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意图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当时,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400多万军民的食盐紧缺,许多战士和群众长期缺盐而身体浮肿,伤口不易愈合,严重影响了红军战斗力。”位于宁都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馆藏室研究员夏邦鑫说。

据夏邦鑫介绍,当时,中央苏区的党员干部每月食盐配给是4两,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作战时的食盐配给是每人每天8分,然而,就是这么苛刻的配给数额都远无法达到。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为了支援前线,宁都百姓家家户户炒菜不放盐,煮汤不放盐,硬是把珍贵的食盐从牙缝中节省出来,全部送到了前线。

中央苏区没有盐吃,只能从老屋墙上、地窖里面等地方取硝土作原料,土法熬制提炼食用硝盐。

“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还有毒,但总比没有盐好。”今年64岁的宁都人龚远生说,那时候,宁都老百姓纷纷刮干净了自己家的盐罐子,把食盐送给红军。

龚远生曾任宁都县博物馆馆长,他的父亲龚有礼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小时候,我们要是因为吃不好,抱怨、发脾气,父亲就会生气地说,自己有多少战友连这个都没吃过就牺牲了。”龚远生回忆说。

那时,一块大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相当于这块大洋自身重量的7钱3分盐,被称为“盐顶七钱三”。红军为了获取食盐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想尽了办法。

苏区时期,距宁都不远的兴国县有一位“点子部长”欧阳崇庭,时任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他,曾亲自到赣州城郊的茅店指挥封锁线上的食盐交易。双层粪桶、湿衣浸盐、棺材偷运……欧阳崇庭巧妙利用各种方式,把好不容易获得的食盐运进苏区。

这种缺盐的历史滋味深深烙进老红军的记忆中。“1950年,父亲带着全家从陕西西安回宁都时,母亲特意买了一大包盐,就怕回来没盐吃。”与共和国同龄的郭凤林说,其实,回宁都时已经没那么缺盐了,但父母仍是放心不下。

郭凤林的父亲郭春福1931年在宁都加入红军,后来参加了长征,留在陕西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返回家乡宁都工作。

郭凤林说,父亲从家乡走时还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回来时已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饮食习惯早已变得清淡起来。

80多年过去了,盐对于宁都人而言也早不是稀罕物,但宁都人却依旧守着碗里这份清淡,让“无盐汤”成为宁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来源:新华社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