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乌纱帽”已成为“官位”的代名词。那么,“乌纱帽”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这又是从何时开始的?
乌纱帽原来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是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了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作为当官为宦的代名词。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期,这种帽子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就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乌纱帽。但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来表示官职大小:一品有9块,二品有8块,三品有7块,四品有6块,五品有5块,六品以下就不用玉块装饰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自此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帝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且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明朝时候,乌纱帽的样式有了关键性改变。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在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却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并把制作样式规范为: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呈前高后低式,两侧各插一翅。
从此,“乌纱帽”就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乌纱帽成为官帽之后,老百姓自然不能再戴了。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于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削职为民。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