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评论 | 南阳“水车”疑云:官员科学素养不能太“水”

2019-05-27 11:41

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水车”疑云:官员科学素养不能太“水”》的评论。

连日来,一则消息承包了大众的笑点。《南阳日报》日前在头版刊发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当地下线,“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消息一出,引发如潮质疑。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道,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已要求涉事集团负责人庞青年写情况说明。5月24日,湖工大材料与化学学院该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张杰(化名)表示,南阳“水氢汽车”所用的关键技术正是来自于该学院的研究。他表示,“只加水就能跑”这个说法不对。

“只加水就能跑”,高科技“神车”一夜爆红,消息甫出,揶揄之声不绝于耳,戏谑之词充盈网上,有感叹当年的物理、化学都白学了,也有调侃相关部门花巨资“把全国人民逗笑了”……尽管南阳市工信局和湖工大材料与化学学院先后回应,但仍难以平息舆论质疑,究其因,这件事的信息量有点大,除了背离常情常理,无法实现逻辑自恰之外,还给世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无法确认此事何时体面收场,而就目前而言,不容回避的一个反思落点就是,一些明明违背基本常识的闹剧何以接连上演?如果说数十年前,水变油与那时公众缺乏科学素养有关,而时至今天为何仍有人相信水变油式的荒唐剧本?

针对相关部门甩锅给当事记者,也有网友为其鸣不平。如果不该背锅却背了锅,当然冤枉。但是,相关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确有“可疑”之处,也确有自我检视之处。正如专业人士所称,弘扬科学精神是统领,科技报道要实事求是,“要写出体现科学精神的科技报道,不光需要懂得新闻传播规律,还应该研究科学规律、学科规律,多懂点儿科学常识。”当事记者是时政记者还是科技记者,尚需求证,但可确定,无论是什么记者都该尊重常识。

同样的逻辑是,媒体报道此类新闻时,更应该做到守土尽责,严格把关,不经过反复求证,没有严肃推敲,就不能让相关新闻上版,否则不仅闹出笑话,还会误导民众,最终透支媒体公信力,再怎么“找补”也无法修复自身形象。

具体到此事,由于当地主政官员点赞,“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用英语说‘very good’”,使得这一事件变得“复杂”而充满看点。如果说普通民众缺乏科学素养,尚可理解,而主政一方的地级市大员也兴高采烈地为一个可疑项目点赞,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

普通民众缺乏科学素养,干出荒诞不经的事,危害的影响范围还比较有限,而若官员科学素养太“水”,在施政过程中一旦做出背离科学的事,则后患无穷。比如,过于急功近利,饥不择食,让一些“伪科技”项目上马,结果,公帑耗费了,当地发展被耽误了。这样的“反面典型”时有所闻。

应该说,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之大事,但是创新的前提是遵循规律,上马科技项目的前提是严格论证。从“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到“科学发现是有规律的”,再到“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中央一再强调创新要遵循规律,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并未放在心上,以至于时不时出现“三拍”现象——“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权威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一方面应看到,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明显提高;而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远远不适应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急不得更慢不得。否则,歪理邪说就会流行,伪科学就有市场,一些打着科技创新旗号的骗子就会大行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是提高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国民科学素养总体不高,再一次说明科普任重道远,科普大有可为。在这方面,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不仅自己要做出表率,努力提高科学素养,还要为民众创造形式多样的科普条件,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加速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新华社 王石川

编辑:陈路

55

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水车”疑云:官员科学素养不能太“水”》的评论。

连日来,一则消息承包了大众的笑点。《南阳日报》日前在头版刊发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当地下线,“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消息一出,引发如潮质疑。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道,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已要求涉事集团负责人庞青年写情况说明。5月24日,湖工大材料与化学学院该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张杰(化名)表示,南阳“水氢汽车”所用的关键技术正是来自于该学院的研究。他表示,“只加水就能跑”这个说法不对。

“只加水就能跑”,高科技“神车”一夜爆红,消息甫出,揶揄之声不绝于耳,戏谑之词充盈网上,有感叹当年的物理、化学都白学了,也有调侃相关部门花巨资“把全国人民逗笑了”……尽管南阳市工信局和湖工大材料与化学学院先后回应,但仍难以平息舆论质疑,究其因,这件事的信息量有点大,除了背离常情常理,无法实现逻辑自恰之外,还给世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无法确认此事何时体面收场,而就目前而言,不容回避的一个反思落点就是,一些明明违背基本常识的闹剧何以接连上演?如果说数十年前,水变油与那时公众缺乏科学素养有关,而时至今天为何仍有人相信水变油式的荒唐剧本?

针对相关部门甩锅给当事记者,也有网友为其鸣不平。如果不该背锅却背了锅,当然冤枉。但是,相关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确有“可疑”之处,也确有自我检视之处。正如专业人士所称,弘扬科学精神是统领,科技报道要实事求是,“要写出体现科学精神的科技报道,不光需要懂得新闻传播规律,还应该研究科学规律、学科规律,多懂点儿科学常识。”当事记者是时政记者还是科技记者,尚需求证,但可确定,无论是什么记者都该尊重常识。

同样的逻辑是,媒体报道此类新闻时,更应该做到守土尽责,严格把关,不经过反复求证,没有严肃推敲,就不能让相关新闻上版,否则不仅闹出笑话,还会误导民众,最终透支媒体公信力,再怎么“找补”也无法修复自身形象。

具体到此事,由于当地主政官员点赞,“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用英语说‘very good’”,使得这一事件变得“复杂”而充满看点。如果说普通民众缺乏科学素养,尚可理解,而主政一方的地级市大员也兴高采烈地为一个可疑项目点赞,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

普通民众缺乏科学素养,干出荒诞不经的事,危害的影响范围还比较有限,而若官员科学素养太“水”,在施政过程中一旦做出背离科学的事,则后患无穷。比如,过于急功近利,饥不择食,让一些“伪科技”项目上马,结果,公帑耗费了,当地发展被耽误了。这样的“反面典型”时有所闻。

应该说,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之大事,但是创新的前提是遵循规律,上马科技项目的前提是严格论证。从“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到“科学发现是有规律的”,再到“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中央一再强调创新要遵循规律,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并未放在心上,以至于时不时出现“三拍”现象——“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权威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一方面应看到,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明显提高;而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远远不适应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急不得更慢不得。否则,歪理邪说就会流行,伪科学就有市场,一些打着科技创新旗号的骗子就会大行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是提高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国民科学素养总体不高,再一次说明科普任重道远,科普大有可为。在这方面,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不仅自己要做出表率,努力提高科学素养,还要为民众创造形式多样的科普条件,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加速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新华社 王石川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