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年,那些让我们泪光闪烁的改革先锋们

2019-02-20 10:34 求是  

他们拥有一个光荣的名字——改革先锋。

然而,他们再也不能来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现场,名单上的黑框,让我们猛然想起他们别离的时光,那是泪光闪烁的时代记忆。

他们中有的是在工作中猝然离世,有的是在连年累月的奋斗中积劳成疾,他们为崇高的理想奉献了生命。在波澜壮阔的40年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先锋前仆后继,他们是千千万万以生命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代表。

改革先锋,这是历史和人民赋予他们崇高的评价,这是他们以生命标定的时代精神的坐标。这坐标标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高度,标定了伟大的中国精神的高度。它指向中国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它像巍峨的高山,挺立起我们自信的脊梁,代表着我们党的理想光芒,民族的伟大希望。

时光在流逝,道路在延伸,他们的精神永在,为后人的奋斗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联系了几位先锋人物的亲人、同事,分享他们的激动与感怀,再次走进这些改革先锋催人奋进的精神世界。

孔繁森

——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离开我们24年了,当改革先锋名单上出现他的名字,那个头戴礼帽、身背药箱的干部形象又清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世界屋脊上,他为共产党员树立起巍然屹立的精神高峰。

曾经和孔繁森一起战斗的那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建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孔繁森为改革先锋,我们非常激动,非常振奋,非常自豪,因为孔繁森获得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认同,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1993年4月4日,孔繁森告别拉萨副市长岗位,赴阿里就任地委书记。

这是他第二次进藏,1979年,原本调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被调到更加艰苦的岗巴县当副书记。那时西藏正在农牧区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亲自到一个乡试点,把经验在全县推广,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1981年,他调回山东时,藏族牧民含泪为他送行。

1988年,他又一次离开生病的老母和家人参加援藏,到拉萨担任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这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过48所。他领养了3个藏族孤儿,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换钱,清贫的孔繁森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东归返乡的时候,他又来到更加偏远、更加艰苦的阿里。

熟悉孔繁森形象的人,对他戴的那顶礼帽非常好奇。那是他避风的装备,他的头风一吹就疼痛难忍。他的手杖是用来支撑那条膝关节已病变的腿,而他的药箱里长期准备着给藏族百姓的常用药品。他早年在部队医院当过兵,粗通医术。他考虑到西藏地域辽阔,牧民分散,医疗不便,每次下乡前,都要买上几百块钱的药,为随时遇到的农牧民看病治病。很多次这个药箱都是李玉建替他背着,当时他是阿里地委副秘书长。

从1993年4月到1994年11月,短短的1年多时间,孔繁森成了李玉建一生中最为敬佩的人。

比孔繁森小19岁的他,跟随孔书记一个县一个区跑,他亲眼看到孔繁森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走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

他亲眼见到孔繁森脱下自己的毛衣,给藏族老阿妈穿上。亲眼见到抗震救灾中孔繁森面临高原反应死亡威胁时留下的遗言。

“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这段著名的话至今激励着我们。

1994年年底,当2000千瓦的朗久地热电厂重新发电,阿里的夜晚不再漆黑;当山羊绒梳绒厂和鱼骨粉加工厂、硼矿脱水厂、水泥厂等相继在空旷的荒原上拔地而起;当普兰、什布奇口岸、强拉山口公路开通,阿里高原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了开放的大门;当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即将超过1.8亿元,全面振兴阿里经济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之时,孔繁森却突然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

20多年了,李玉建每次回山东都要去聊城,参观纪念馆,问候孔繁森夫人王庆芝。清明或忌日,他都会专程到阿里西郊的孔繁森纪念园进行祭奠。

坚守西藏39年、创造了外地干部在阿里工作时间最长纪录的李玉建说:“孔繁森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是最富有的,他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心,他有世界上最善良的灵魂,他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品德,他有世界上最震撼心灵的人格魅力。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作为孔繁森书记的同事,我坚定信念,一定要坚守孔繁森精神这个高地,一定要让孔繁森精神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李保国

——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

2016年4月9日上午,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下午,紧接着参加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会,傍晚才踏上回家的路程。10日凌晨,妻子却被他断续的呼吸声惊醒,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因心脏病突发,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为他送行的那一天,许多受过他恩惠的村民都洒下了热泪。

在邢台的太行山一线,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村庄。许多乡镇,好多村庄,很多果园和山坡,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甚至能随口说出这是谁家的果园。很多村民也都记得,有一个叫李保国的教授,向他们传授技术,带领他们奔向富裕。

李保国团队核心成员、河北林学院教授齐国辉说:“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中,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李老师荣获改革先锋殊荣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从1981年走上这条路,一路走下来,他走了35年。

这是他在太行山区义无反顾、史无前例的“精准扶贫”。李保国的老朋友、河北农业大学退休教师张建鹏说:“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难题,把社会推向前进。李保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一种不服输的攻坚克难的毅力,最终攻克了三农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找到了山区摆脱贫困和发展特色经济的好路子。”

35年,他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他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

在李保国的直接引领下,绿岭公司的苗木、核桃、深加工等一系列产业年收入近两亿元;临城县形成132个村庄的“百里核桃产业带”,拥有全国最大的薄皮核桃培育基地,国家林业局在这里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核桃节”。

李保国是内丘县岗底村的“荣誉村民”。靠着李保国创立的“富岗苹果”,岗底村人均收入从80元提升到3.1万元,穷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

35年间,他让140万亩荒山变绿,创造出“前南峪生态”、“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富岗苹果”、“绿岭薄皮核桃”等数十个全国名牌。

35年间,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36项林业技术,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刨食”的10万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曾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的武宇清说:“他从巍巍太行走来,他从群众身边走来,他从广大扶贫工作者中间走来,他身上具有模范共产党员、先进知识分子、优秀脱贫攻坚干部的高尚品质。”

李保国一生的宏愿是:“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为了让自己变成农民,为了和农民亲近,他永远穿着那件旧羽绒服,讲话也力求“土气”。他像农民一样爱树如命,从来不穿硬底鞋上树。

但是,把农民变成他,他不仅有耐心,更有严厉。面对农民的执拗,李保国喊道:“在果树管理上,必须听我的。”村民们叫他“杠头儿”。在传授技术过程中,对农民“死盯、盯死”,不许出错。葫芦峪的工人在给苹果树拉枝时不到位,李保国当场发了火,要求他们马上返工。

1997年李保国号召大家给谢花的苹果套上纸袋,他自己买了20万个纸袋带到村子里,免费发放给果农,农民怕赔本,私下还说他的闲话,他指着树上的水果说:“为你好,你不听,等那套的苹果值了钱,你就想起我的好了……”

让李保国自豪的是,他带出了多位名冠全国的优秀村支书、“全国劳模”,催生了许多著名企业和企业家,把很多农民变成了像他一样懂科学用科学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

2016年,他刚刚58岁。他最大的心愿是退休后,和老伴儿一起找个山村住下,像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把根永远扎在这里。

老友张建鹏深情致意:“您的灵魂不死,精神永存。”

邹碧华

——司法改革的“燃灯者”

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庭长章晓琴在100名改革先锋的名单上看到邹碧华的名字时,先是惊讶,后是欢欣鼓舞。她说:“作为曾经共事的领导,他值得!虽然邹院长已经离开我们4年了,但我们内心从未感觉他离开。”

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突然发病,永远离开了他投身的司法改革事业。

网上立刻流传着这样深情的话语:“邹碧华,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全国法院司法改革领域的一位智者和勇士,今天下午永远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司法改革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时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走到了改革的最前沿。

他参与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他们在不断寻找融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改革路径。

法官员额制是这次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法官比例压缩至33%,将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

现实又不得不改:法官专业化程度不够、待遇太低留不住人才,法官队伍庞大,审判层层审批环节太多……

按资历、行政级别一刀切,将使高院中院基层法院的许多一线法官面临裁撤。而要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能干法官进入员额,势必得罪人。激烈的争论,一浪又一浪扑向身处改革前沿的操盘手。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邹碧华说。

在这里,科学细致的工作为改革确立了新的标准。为此,邹碧华带领司改办团队,调研全市法官分布情况、人力资源实际投入,独创了一套“案件权重系数”,分析全市法官办案质效,并请来调查公司进行专业分析,寻求最佳方案。最终,员额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

邹碧华曾是长宁区法院院长,章晓琴经常想起邹碧华的一句话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想把这件事做好!”

在章晓琴眼中,邹碧华是一个智慧的人。他不抱怨,不懈怠,尽最大努力去创造条件,而不是被动等待条件成熟。面对艰巨的司法改革,他一点一点向前拱。做事业,就是一个标准,怎样有利法治进步,就怎样设计推进。

“我觉得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法院的两大领域。如果这两年能抓紧干出模样来,也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他这样说道。

他的心中有一个推进中国法院现代化的崇高理想。他将目光聚焦于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这些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率先研发执行流程、信访、工作台账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可视化”管理,建立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接待等科学管理制度,探索执行流程模式改革;在全国法院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主持制定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打造十大司法公开平台……

有网友这样说:“他是一个标尺,他让更多人知道,法官不是‘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任务的终局责任人,他最爱说的话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做得好一点,社会就会进步一点。”

章晓琴说:“遇到困难时,感到迷茫时,都会想起他!如果邹院长在,他会怎么做?我相信,在同事中,在陌生人中,像我这样靠着邹院长的精神遗产而保持斗志的人很多!”

杰桑 · 索南达杰

——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

在您牺牲十年后,当青藏铁路修到您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来到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站,看到了在这里被救助的一只藏羚羊,那温驯的眼神里有着对远方的渴望。

望着铁路桥下成队穿越生命通道的藏羚羊,望着简朴的索南达杰站和它背后洁白连绵的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牺牲的姿势和藏羚羊、可可西里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那是一个震惊中国的姿势,在雪域高原,杰桑·索南达杰匍匐在地上,右手紧握手枪,左手拉开枪栓,面向那群盗猎者,怒目圆睁。

这是1994年1月18日。两天后,当他的助手在这里发现他的时候,可可西里的风雪把他塑成一座冰雕。从1月8日到1月18日牺牲,索南达杰做完了他职责范围的所有事情,最后,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索南达杰最后一趟行程,原本只是进行县界勘察和矿产以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但从第一天起,他们就连续不断遭遇盗猎者。他生命最后一周遇到的盗猎疯狂而残酷。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面对疯狂的盗猎,索南达杰以生命担当起自然保护者这一神圣的职责。

索南达杰是发起对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有组织保护的第一人。早在1988年,他就以超前的观念,向治多县政府提交《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1991年,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治多县西部工委成立,索南达杰兼任西部工委书记。他身上一直装着一本《濒危物种名录》。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很快批准成立可可西里林业派出所和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后来又成立“高山草场保护办公室”。依托西部工委,索南达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在索南达杰担任西部工委书记至牺牲的540余天,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勘察和巡查。有354天在可可西里度过,行程6万多公里。

他的外甥秋培扎西说:“在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改革思路,放弃发展经济,无疑是超前的思路和艰难的挑战。即便艰难险阻,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没有放弃理想。”

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呀!野牦牛队一行7人,一面勘察,一面与多个盗猎团伙生死搏斗,连续多天,盗猎者开车闯关,他们饿着肚子与盗猎团伙周旋,执法、押解、一次次枪战……

1月18日晚,他押解的盗猎团伙反扑过来,用猎杀藏羚羊的方式,车灯齐亮,10多只枪一齐向他开火,他迅速还击。一颗子弹击穿了他下腹部的动脉,他倒在卡车的边上,卡车上装满了他收缴的藏羚羊皮……

这一天,他刚刚40岁。

他庄严的牺牲震惊了全中国,促进了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生态的队伍中。

第二年,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毅然离开玉树州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岗位,接过索南达杰的枪,担任西部工委第二任书记,带领野牦牛队与盗猎者展开殊死搏斗。扎巴多杰的儿子秋培扎西13岁就和父亲一起巡护可可西里。大学毕业后,他和父辈做了同样的选择,再次走进可可西里。

24年间,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已经从最初的无人区逐步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再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现在,可可西里又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区。藏羚羊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了7万多只,可可西里连续11年不再有枪声。

今天,秋培扎西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卓乃湖保护站站长,他说:“亲人的离去是无比痛苦的,可拥有这样的家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从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给予舅舅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可可西里的骄傲,也是青藏高原的骄傲,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骄傲,他是一盏明灯,永远指引他的子孙前进的方向。”

罗 阳

——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

在电视上看到罗阳被评为改革先锋,他的老搭档、原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感慨地说:“罗阳被评为改革先锋,这是国家对航空事业的肯定,反映了航空人的精神力量。表彰了一个罗阳,激励了无数个罗阳。看实况时我们都很振奋,这荣誉也是给航空人的。”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带着试验成功的喜悦,在走向庆功会的途中突发心脏病猝然离去,年仅51岁。

人们从悲痛中醒来时,惊愕地发现,他身上穿的是工作服,他原本就是要穿着这件衣服参加庆功会的。

那一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很多员工来到大连至沈阳的高速路口,迎接载有罗阳遗体的车辆。

那一晚,网站主页改成了黑白色。

罗阳生前是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他前20年研发设计飞机,后10年制造生产飞机。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上。他的妻子王希利说:“他最后是用生命守住了他的岗位、他的责任!”

谢根华说:“罗阳身上体现的改革精神,我更想说的是坚守。罗阳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改革初期,国家对航空投入不大。有了一定积累后,才有了更大的投入,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罗阳前期一直在奋斗,在艰难中维持企业,体现出不忘初心的这种韧劲。迎来机遇时,又表现出这种冲劲、这种干劲。”

当机遇来临,这种冲劲让他勇于承担重任,率领团队创造了航空工业的“中国速度”。在罗阳担任沈飞“掌舵人”的5年中,沈飞实现了多款新型飞机首飞。

他率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化制造技术;成立新机快速试制中心,加快新型战机研制速度,在管理上探索出全新高效的并行协调管理模式。歼15舰载机作为首个全机、全系统、全状态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制造的飞机,从设计制造到实现首飞,周期缩短40%。

罗阳的干劲惊人。作为辽宁省劳动模范、“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他是践行沈飞的“711”和“724”工作制第一人。“711”是1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724”是攻坚大干时期吃住在厂,关键时刻24小时通宵达旦地生产。

他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感染了无数人。航空工业沈飞副总经理苗玉华说:“他走了以后,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罗总真的可以说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楷模典范,他把个人的利益都抛除。”

他追求极致的敬业精神融入沈飞的企业文化。罗阳说过,研制战机,要么零分,要么100分,没有中间分。谢根华说:“罗阳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到总部工作,但他一直说,要把沈飞的工作先做好。任何时候我们的事业都需要有人坚守,坚守本职,把自己的工作干到极致。”

他志向远大,为沈飞的持续发展殚精竭虑。作为沈飞的领航人、掌舵人,他带领沈飞牢固树立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发展理念。制定了“突出航空主业,发展相关多元辅业”的企业发展战略。“一代装备、一代技术、一代管理、一代人才”。5年中,沈飞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利润年均增长34%;规模和效益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航空工业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沈飞实现了从研制三代战机向研制四代战机的新跨越。

他用生命诠释了航空报国的崇高精神,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镌刻在蓝天之上,激励中国航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苗玉华说:“沈飞公司的干部再往前走,特别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想到有罗阳,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比学啥都有用。罗阳老大哥,真的这辈子能认识他,跟他在一起共事,对我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个收获。我们要用今天的成绩来告慰我们的老领导、老大哥:我们这一代人担当了,做到了,我们没有虚度。”

南仁东

——“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2017年9月25日,当贵州山沟里的“天眼”迎来一周岁的生日时,10天前,为之奋斗24年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合上了那双深邃的眼睛。

头盔下他那双深沉凝视的眼睛的照片,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超越的标志画面。

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南仁东主持建造的这个科研重器——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望远镜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听到南仁东获选改革先锋,他多年的助手姜鹏说:“国家在这个时候授予南先生这样的荣誉,FAST团队所有同事都深感安慰,但同时也倍感压力。我们要秉承南先生务实求真的精神,继续致力于中国天眼的调试工作,并促进有显示度的科学成果的产出,回馈祖国,以完成南先生的心愿。”

知识渊博到令人震惊的南仁东,曾经靠专业绘画功夫卖艺救急,在诗歌的领域他也是才华横溢:“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1993年,当他在日本萌生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天眼”的念头之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还不到30米,对世界来说,直径500米的“天眼”都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这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的大科学工程,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岩土……

他敢想,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的大科学工程。这种想象力,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作为清华学霸的南仁东具备这种原发的动力,庆幸的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给了他实现这种宏伟气魄的机遇,渐趋雄厚的国力支撑起中国创新的梦想。

他敢干,在工程的所有领域,他都能以专业的水准准确掌控。

从1994年到2005年,在贵州众多的山谷里,他寻找适合建造的地址。“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对他而言,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他扛起这个责任,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这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同样也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锐利的眼睛能够洞悉工程的每一个瑕疵。

为了这一次痴迷,他付出了24载,8000多个日夜。

姜鹏说:“南先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性格刚正不阿,品行和专业水平都让人敬佩。他用最后的二十多年人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我国射电天文由追赶到超越的跨越。”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而且远远地把其它望远镜甩在了身后,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建造的望远镜第一次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南先生务实求真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依然保持团队原来的作风,默默无闻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有效地保证了望远镜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未来,我们期待科学家们能产出重大原创的科学成果,我想这才是南先生推动中国天眼项目最本初的目的和使命。”

今天,天上有了一颗“南仁东星”,他如同天边的坐标,标志着中国人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拓展着我们逐梦筑梦的边界。

40年,这些让我们泪光闪烁的先锋人物,依然散发出理想的光辉,让我们信念坚定,让我们奋进不息!

来源:《求是》

编辑:赵昊天

52

他们拥有一个光荣的名字——改革先锋。

然而,他们再也不能来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现场,名单上的黑框,让我们猛然想起他们别离的时光,那是泪光闪烁的时代记忆。

他们中有的是在工作中猝然离世,有的是在连年累月的奋斗中积劳成疾,他们为崇高的理想奉献了生命。在波澜壮阔的40年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先锋前仆后继,他们是千千万万以生命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代表。

改革先锋,这是历史和人民赋予他们崇高的评价,这是他们以生命标定的时代精神的坐标。这坐标标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高度,标定了伟大的中国精神的高度。它指向中国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它像巍峨的高山,挺立起我们自信的脊梁,代表着我们党的理想光芒,民族的伟大希望。

时光在流逝,道路在延伸,他们的精神永在,为后人的奋斗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联系了几位先锋人物的亲人、同事,分享他们的激动与感怀,再次走进这些改革先锋催人奋进的精神世界。

孔繁森

——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离开我们24年了,当改革先锋名单上出现他的名字,那个头戴礼帽、身背药箱的干部形象又清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世界屋脊上,他为共产党员树立起巍然屹立的精神高峰。

曾经和孔繁森一起战斗的那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建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孔繁森为改革先锋,我们非常激动,非常振奋,非常自豪,因为孔繁森获得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认同,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1993年4月4日,孔繁森告别拉萨副市长岗位,赴阿里就任地委书记。

这是他第二次进藏,1979年,原本调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被调到更加艰苦的岗巴县当副书记。那时西藏正在农牧区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亲自到一个乡试点,把经验在全县推广,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1981年,他调回山东时,藏族牧民含泪为他送行。

1988年,他又一次离开生病的老母和家人参加援藏,到拉萨担任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这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过48所。他领养了3个藏族孤儿,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换钱,清贫的孔繁森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东归返乡的时候,他又来到更加偏远、更加艰苦的阿里。

熟悉孔繁森形象的人,对他戴的那顶礼帽非常好奇。那是他避风的装备,他的头风一吹就疼痛难忍。他的手杖是用来支撑那条膝关节已病变的腿,而他的药箱里长期准备着给藏族百姓的常用药品。他早年在部队医院当过兵,粗通医术。他考虑到西藏地域辽阔,牧民分散,医疗不便,每次下乡前,都要买上几百块钱的药,为随时遇到的农牧民看病治病。很多次这个药箱都是李玉建替他背着,当时他是阿里地委副秘书长。

从1993年4月到1994年11月,短短的1年多时间,孔繁森成了李玉建一生中最为敬佩的人。

比孔繁森小19岁的他,跟随孔书记一个县一个区跑,他亲眼看到孔繁森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走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

他亲眼见到孔繁森脱下自己的毛衣,给藏族老阿妈穿上。亲眼见到抗震救灾中孔繁森面临高原反应死亡威胁时留下的遗言。

“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这段著名的话至今激励着我们。

1994年年底,当2000千瓦的朗久地热电厂重新发电,阿里的夜晚不再漆黑;当山羊绒梳绒厂和鱼骨粉加工厂、硼矿脱水厂、水泥厂等相继在空旷的荒原上拔地而起;当普兰、什布奇口岸、强拉山口公路开通,阿里高原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了开放的大门;当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即将超过1.8亿元,全面振兴阿里经济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之时,孔繁森却突然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

20多年了,李玉建每次回山东都要去聊城,参观纪念馆,问候孔繁森夫人王庆芝。清明或忌日,他都会专程到阿里西郊的孔繁森纪念园进行祭奠。

坚守西藏39年、创造了外地干部在阿里工作时间最长纪录的李玉建说:“孔繁森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是最富有的,他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心,他有世界上最善良的灵魂,他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品德,他有世界上最震撼心灵的人格魅力。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作为孔繁森书记的同事,我坚定信念,一定要坚守孔繁森精神这个高地,一定要让孔繁森精神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李保国

——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

2016年4月9日上午,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下午,紧接着参加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会,傍晚才踏上回家的路程。10日凌晨,妻子却被他断续的呼吸声惊醒,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因心脏病突发,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为他送行的那一天,许多受过他恩惠的村民都洒下了热泪。

在邢台的太行山一线,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村庄。许多乡镇,好多村庄,很多果园和山坡,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甚至能随口说出这是谁家的果园。很多村民也都记得,有一个叫李保国的教授,向他们传授技术,带领他们奔向富裕。

李保国团队核心成员、河北林学院教授齐国辉说:“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中,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李老师荣获改革先锋殊荣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从1981年走上这条路,一路走下来,他走了35年。

这是他在太行山区义无反顾、史无前例的“精准扶贫”。李保国的老朋友、河北农业大学退休教师张建鹏说:“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难题,把社会推向前进。李保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一种不服输的攻坚克难的毅力,最终攻克了三农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找到了山区摆脱贫困和发展特色经济的好路子。”

35年,他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他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

在李保国的直接引领下,绿岭公司的苗木、核桃、深加工等一系列产业年收入近两亿元;临城县形成132个村庄的“百里核桃产业带”,拥有全国最大的薄皮核桃培育基地,国家林业局在这里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核桃节”。

李保国是内丘县岗底村的“荣誉村民”。靠着李保国创立的“富岗苹果”,岗底村人均收入从80元提升到3.1万元,穷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

35年间,他让140万亩荒山变绿,创造出“前南峪生态”、“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富岗苹果”、“绿岭薄皮核桃”等数十个全国名牌。

35年间,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36项林业技术,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刨食”的10万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曾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的武宇清说:“他从巍巍太行走来,他从群众身边走来,他从广大扶贫工作者中间走来,他身上具有模范共产党员、先进知识分子、优秀脱贫攻坚干部的高尚品质。”

李保国一生的宏愿是:“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为了让自己变成农民,为了和农民亲近,他永远穿着那件旧羽绒服,讲话也力求“土气”。他像农民一样爱树如命,从来不穿硬底鞋上树。

但是,把农民变成他,他不仅有耐心,更有严厉。面对农民的执拗,李保国喊道:“在果树管理上,必须听我的。”村民们叫他“杠头儿”。在传授技术过程中,对农民“死盯、盯死”,不许出错。葫芦峪的工人在给苹果树拉枝时不到位,李保国当场发了火,要求他们马上返工。

1997年李保国号召大家给谢花的苹果套上纸袋,他自己买了20万个纸袋带到村子里,免费发放给果农,农民怕赔本,私下还说他的闲话,他指着树上的水果说:“为你好,你不听,等那套的苹果值了钱,你就想起我的好了……”

让李保国自豪的是,他带出了多位名冠全国的优秀村支书、“全国劳模”,催生了许多著名企业和企业家,把很多农民变成了像他一样懂科学用科学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

2016年,他刚刚58岁。他最大的心愿是退休后,和老伴儿一起找个山村住下,像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把根永远扎在这里。

老友张建鹏深情致意:“您的灵魂不死,精神永存。”

邹碧华

——司法改革的“燃灯者”

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庭长章晓琴在100名改革先锋的名单上看到邹碧华的名字时,先是惊讶,后是欢欣鼓舞。她说:“作为曾经共事的领导,他值得!虽然邹院长已经离开我们4年了,但我们内心从未感觉他离开。”

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突然发病,永远离开了他投身的司法改革事业。

网上立刻流传着这样深情的话语:“邹碧华,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全国法院司法改革领域的一位智者和勇士,今天下午永远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司法改革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时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走到了改革的最前沿。

他参与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他们在不断寻找融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改革路径。

法官员额制是这次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法官比例压缩至33%,将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

现实又不得不改:法官专业化程度不够、待遇太低留不住人才,法官队伍庞大,审判层层审批环节太多……

按资历、行政级别一刀切,将使高院中院基层法院的许多一线法官面临裁撤。而要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能干法官进入员额,势必得罪人。激烈的争论,一浪又一浪扑向身处改革前沿的操盘手。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邹碧华说。

在这里,科学细致的工作为改革确立了新的标准。为此,邹碧华带领司改办团队,调研全市法官分布情况、人力资源实际投入,独创了一套“案件权重系数”,分析全市法官办案质效,并请来调查公司进行专业分析,寻求最佳方案。最终,员额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

邹碧华曾是长宁区法院院长,章晓琴经常想起邹碧华的一句话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想把这件事做好!”

在章晓琴眼中,邹碧华是一个智慧的人。他不抱怨,不懈怠,尽最大努力去创造条件,而不是被动等待条件成熟。面对艰巨的司法改革,他一点一点向前拱。做事业,就是一个标准,怎样有利法治进步,就怎样设计推进。

“我觉得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法院的两大领域。如果这两年能抓紧干出模样来,也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他这样说道。

他的心中有一个推进中国法院现代化的崇高理想。他将目光聚焦于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这些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率先研发执行流程、信访、工作台账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可视化”管理,建立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接待等科学管理制度,探索执行流程模式改革;在全国法院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主持制定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打造十大司法公开平台……

有网友这样说:“他是一个标尺,他让更多人知道,法官不是‘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任务的终局责任人,他最爱说的话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做得好一点,社会就会进步一点。”

章晓琴说:“遇到困难时,感到迷茫时,都会想起他!如果邹院长在,他会怎么做?我相信,在同事中,在陌生人中,像我这样靠着邹院长的精神遗产而保持斗志的人很多!”

杰桑 · 索南达杰

——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

在您牺牲十年后,当青藏铁路修到您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来到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站,看到了在这里被救助的一只藏羚羊,那温驯的眼神里有着对远方的渴望。

望着铁路桥下成队穿越生命通道的藏羚羊,望着简朴的索南达杰站和它背后洁白连绵的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牺牲的姿势和藏羚羊、可可西里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那是一个震惊中国的姿势,在雪域高原,杰桑·索南达杰匍匐在地上,右手紧握手枪,左手拉开枪栓,面向那群盗猎者,怒目圆睁。

这是1994年1月18日。两天后,当他的助手在这里发现他的时候,可可西里的风雪把他塑成一座冰雕。从1月8日到1月18日牺牲,索南达杰做完了他职责范围的所有事情,最后,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索南达杰最后一趟行程,原本只是进行县界勘察和矿产以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但从第一天起,他们就连续不断遭遇盗猎者。他生命最后一周遇到的盗猎疯狂而残酷。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面对疯狂的盗猎,索南达杰以生命担当起自然保护者这一神圣的职责。

索南达杰是发起对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有组织保护的第一人。早在1988年,他就以超前的观念,向治多县政府提交《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1991年,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治多县西部工委成立,索南达杰兼任西部工委书记。他身上一直装着一本《濒危物种名录》。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很快批准成立可可西里林业派出所和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后来又成立“高山草场保护办公室”。依托西部工委,索南达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在索南达杰担任西部工委书记至牺牲的540余天,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勘察和巡查。有354天在可可西里度过,行程6万多公里。

他的外甥秋培扎西说:“在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改革思路,放弃发展经济,无疑是超前的思路和艰难的挑战。即便艰难险阻,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没有放弃理想。”

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呀!野牦牛队一行7人,一面勘察,一面与多个盗猎团伙生死搏斗,连续多天,盗猎者开车闯关,他们饿着肚子与盗猎团伙周旋,执法、押解、一次次枪战……

1月18日晚,他押解的盗猎团伙反扑过来,用猎杀藏羚羊的方式,车灯齐亮,10多只枪一齐向他开火,他迅速还击。一颗子弹击穿了他下腹部的动脉,他倒在卡车的边上,卡车上装满了他收缴的藏羚羊皮……

这一天,他刚刚40岁。

他庄严的牺牲震惊了全中国,促进了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生态的队伍中。

第二年,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毅然离开玉树州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岗位,接过索南达杰的枪,担任西部工委第二任书记,带领野牦牛队与盗猎者展开殊死搏斗。扎巴多杰的儿子秋培扎西13岁就和父亲一起巡护可可西里。大学毕业后,他和父辈做了同样的选择,再次走进可可西里。

24年间,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已经从最初的无人区逐步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再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现在,可可西里又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区。藏羚羊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了7万多只,可可西里连续11年不再有枪声。

今天,秋培扎西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卓乃湖保护站站长,他说:“亲人的离去是无比痛苦的,可拥有这样的家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从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给予舅舅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可可西里的骄傲,也是青藏高原的骄傲,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骄傲,他是一盏明灯,永远指引他的子孙前进的方向。”

罗 阳

——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

在电视上看到罗阳被评为改革先锋,他的老搭档、原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感慨地说:“罗阳被评为改革先锋,这是国家对航空事业的肯定,反映了航空人的精神力量。表彰了一个罗阳,激励了无数个罗阳。看实况时我们都很振奋,这荣誉也是给航空人的。”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带着试验成功的喜悦,在走向庆功会的途中突发心脏病猝然离去,年仅51岁。

人们从悲痛中醒来时,惊愕地发现,他身上穿的是工作服,他原本就是要穿着这件衣服参加庆功会的。

那一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很多员工来到大连至沈阳的高速路口,迎接载有罗阳遗体的车辆。

那一晚,网站主页改成了黑白色。

罗阳生前是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他前20年研发设计飞机,后10年制造生产飞机。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上。他的妻子王希利说:“他最后是用生命守住了他的岗位、他的责任!”

谢根华说:“罗阳身上体现的改革精神,我更想说的是坚守。罗阳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改革初期,国家对航空投入不大。有了一定积累后,才有了更大的投入,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罗阳前期一直在奋斗,在艰难中维持企业,体现出不忘初心的这种韧劲。迎来机遇时,又表现出这种冲劲、这种干劲。”

当机遇来临,这种冲劲让他勇于承担重任,率领团队创造了航空工业的“中国速度”。在罗阳担任沈飞“掌舵人”的5年中,沈飞实现了多款新型飞机首飞。

他率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化制造技术;成立新机快速试制中心,加快新型战机研制速度,在管理上探索出全新高效的并行协调管理模式。歼15舰载机作为首个全机、全系统、全状态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制造的飞机,从设计制造到实现首飞,周期缩短40%。

罗阳的干劲惊人。作为辽宁省劳动模范、“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他是践行沈飞的“711”和“724”工作制第一人。“711”是1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724”是攻坚大干时期吃住在厂,关键时刻24小时通宵达旦地生产。

他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感染了无数人。航空工业沈飞副总经理苗玉华说:“他走了以后,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罗总真的可以说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楷模典范,他把个人的利益都抛除。”

他追求极致的敬业精神融入沈飞的企业文化。罗阳说过,研制战机,要么零分,要么100分,没有中间分。谢根华说:“罗阳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到总部工作,但他一直说,要把沈飞的工作先做好。任何时候我们的事业都需要有人坚守,坚守本职,把自己的工作干到极致。”

他志向远大,为沈飞的持续发展殚精竭虑。作为沈飞的领航人、掌舵人,他带领沈飞牢固树立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发展理念。制定了“突出航空主业,发展相关多元辅业”的企业发展战略。“一代装备、一代技术、一代管理、一代人才”。5年中,沈飞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利润年均增长34%;规模和效益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航空工业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沈飞实现了从研制三代战机向研制四代战机的新跨越。

他用生命诠释了航空报国的崇高精神,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镌刻在蓝天之上,激励中国航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苗玉华说:“沈飞公司的干部再往前走,特别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想到有罗阳,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比学啥都有用。罗阳老大哥,真的这辈子能认识他,跟他在一起共事,对我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个收获。我们要用今天的成绩来告慰我们的老领导、老大哥:我们这一代人担当了,做到了,我们没有虚度。”

南仁东

——“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2017年9月25日,当贵州山沟里的“天眼”迎来一周岁的生日时,10天前,为之奋斗24年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合上了那双深邃的眼睛。

头盔下他那双深沉凝视的眼睛的照片,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超越的标志画面。

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南仁东主持建造的这个科研重器——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望远镜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听到南仁东获选改革先锋,他多年的助手姜鹏说:“国家在这个时候授予南先生这样的荣誉,FAST团队所有同事都深感安慰,但同时也倍感压力。我们要秉承南先生务实求真的精神,继续致力于中国天眼的调试工作,并促进有显示度的科学成果的产出,回馈祖国,以完成南先生的心愿。”

知识渊博到令人震惊的南仁东,曾经靠专业绘画功夫卖艺救急,在诗歌的领域他也是才华横溢:“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1993年,当他在日本萌生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天眼”的念头之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还不到30米,对世界来说,直径500米的“天眼”都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这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的大科学工程,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岩土……

他敢想,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的大科学工程。这种想象力,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作为清华学霸的南仁东具备这种原发的动力,庆幸的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给了他实现这种宏伟气魄的机遇,渐趋雄厚的国力支撑起中国创新的梦想。

他敢干,在工程的所有领域,他都能以专业的水准准确掌控。

从1994年到2005年,在贵州众多的山谷里,他寻找适合建造的地址。“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对他而言,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他扛起这个责任,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这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同样也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锐利的眼睛能够洞悉工程的每一个瑕疵。

为了这一次痴迷,他付出了24载,8000多个日夜。

姜鹏说:“南先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性格刚正不阿,品行和专业水平都让人敬佩。他用最后的二十多年人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我国射电天文由追赶到超越的跨越。”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而且远远地把其它望远镜甩在了身后,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建造的望远镜第一次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南先生务实求真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依然保持团队原来的作风,默默无闻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有效地保证了望远镜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未来,我们期待科学家们能产出重大原创的科学成果,我想这才是南先生推动中国天眼项目最本初的目的和使命。”

今天,天上有了一颗“南仁东星”,他如同天边的坐标,标志着中国人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拓展着我们逐梦筑梦的边界。

40年,这些让我们泪光闪烁的先锋人物,依然散发出理想的光辉,让我们信念坚定,让我们奋进不息!

来源:《求是》

编辑:赵昊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