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濑水滩涂的年      

2019-02-01 11:46

□ 黑 凝

不知咋的,越来越怕过年。有人说,人到中年,怕过年的情结会越来越浓。奇怪的是越怕过年却越怀念童年过年。

我出生在濑水河畔的一个典型的水乡小村。童年记忆中,吃过了腊八粥,父辈们就开始拾掇起劳累了一年的农具,囤积了耕牛爱吃的饲料。男人们三五成群地蹲在阳光下土墙边,吸着一支支劣质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着一年的农事收成。女人们则三五成群地围着村口的大磨盘边,纳着鞋底,织着毛衣,叽叽喳喳地聊着家长里短。进入这样的季节,远远望去,连村子上空飘浮的炊烟都悠闲了起来,一股股地懒散散地盘旋在村后老槐树褐色的枝丫间,久久都不离去。

这样悠闲的日子也正是濑水滩乡亲娶妻嫁夫的好日子。村子里收殓师海根家门前正围了一堆村妇,海根的女儿水英腊月二十就要嫁到濑水滩以外的营盘村了。水英因为她爹从事着听起来就吓人的乡间收殓师的职业,水英婚姻几经波折。是啊,谁愿意看到自己老丈人有一双整天伺候死人的手。日子挨到水英二十八岁,村子同龄女子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好不容易,营盘村劁猪骟驴匠谢腊狗的瘸子二儿子谢拐愿娶水英。谢拐虽拐却有一手裁缝好手艺,手艺人养家是没问题。这可是濑水滩的天大喜事,村子里的妇人都替水英高兴,都围到了海根家替水英缝着一床床出嫁被絮。

闲话在暖融融的阳光焐着,年就到了眼前。

放了寒假的孩儿们也放飞了心灵。他们粗暴地追赶着羊群,在沟壑间,在濑水河滩涂上,在村后的桑梓地里,四处撒着野。更调皮一点树林的儿子中贵他们则偷了大人们的火柴,一簇簇地点着荒野里枯燥的柞蓬、毛草和干涸了的芦苇荡里的芦苇,一团团火苗腾空飞舞,一串串笑声在荒郊野外散开。

过了腊月二十,海根的女儿水英已经出嫁,村子里乡亲家家淘起了糯米。糯米还晒在白花花的太阳下呢,做米糕的师傅就进村了。是濑水滩涂桃花坞的驼背栓旺伯。他挑了炒米锅、米糕框进了村子里的老祠堂,村子里的馋嘴伢仔,馋嘴丫头流着口水,一层一层围起了的锅灶。驼背栓旺伯虽然是个没趣的闷葫芦,无论一旁的妇人怎样挑逗,一整天只见他耷拉个脸,牙缝里从来蹦不出一个幽默的词,可总也会在每户揩一勺子香喷喷的热炒米,给围在灶边的孩子们分食,得到炒米的孩童们脸上总也洋溢着满足,他们甚至愿意一整夜陪着驼背栓旺伯炒米,做米糕。

过了腊月二十五,每家每户大除尘后,我便要缠着三叔带我到镇上的澡堂去洗澡。赤条条地跳入大池,先将捂了一冬的身子泡在暖暖的澡堂里,待每个毛孔都舒张开后,三叔总要叫来擦背师傅。记忆中镇上大澡堂的擦背师傅是位扬州人,他手艺高超,只见他用干净的温毛巾贴在右手上,连旋几圈,毛巾便紧紧地缠在他的手背上,随即右手在左手上用劲一拍,“啪”的一声,擦背就开始了。他先用右手在客人的耳旁、额上、颈项左右均匀地从上到下地擦。在鼻子两侧、嘴唇上方、耳朵后面以及脖子、头部仔细擦遍后,再在客人的脊背上用劲来个“顺水推舟”,一推到底,顺手返回时,又是一个“珍珠倒挂帘”般依次来回,就像农民锄地一样,边边角角,一处不漏。身上的污垢便被推成一段段细细的圆条,纷纷落地。接下来是擦手臂,先擦手面和指缝,擦背师傅包着毛巾的手在手指间来回穿梭,轻若“蝴蝶穿花”,慢如“蜻蜓点水”,令人无比舒心。俗话说“三洗不如一擦”,这一擦顿时就神清气爽,耳目为之一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年关的澡一洗,年声就来了,年味就愈浓了。

腊月三十是除夕夜,也是祭祖、祭土地的日子。老家祭祖、祭土地是极讲究的,要待到在外工作的后生都回家了,老祖母才将家里方桌端出,摆上猪头、整鸡、整鱼、豆腐等菜肴,再摆上七双碗筷,倒上七盅酒,点上紫香炉。在紫香炉的烟雾缭绕中,老祖母总要十分虔诚地跪在下方,干瘪的嘴唇上下蠕动着,一遍又一遍地不知在默默祷告着什么,神情十分神圣,不容置疑。祷告完了,她又咚咚磕了几个响头,下面就依次轮到我爹、我叔们和我们这些侄晚辈去磕头。

傍晚时分,村里的老电工站在村口的大磨盘上,一嗓门“电来喽”。村里孩童这才一下子意识到过年了,只有过年才会来电。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盏25W的神奇电灯下,快乐和喜悦无以言表。男人们喝得脸红脖子粗,却也喝不出个高低来。媳妇和孩子们则在一旁嗑着瓜子,吃着糖果,看着热闹。大婶子是妇女中最男将的,她喝酒用的是海碗,一海碗下去,早撂倒了不胜酒力的二叔、三叔。我最喜欢听大婶子喝酒后唱花鼓戏,绯红着脸,找来一铝盆,双手抡着筷子,“咚咚咚”一阵开场白,戏词便夹杂她满嘴的酒精喷涌而出。接下来是阿爹的传统节目——京剧《甘露寺》。“吱吱咽咽”胡琴开了场,半天才一句“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带着醉意的一嗓门下来,总要将在场的一家子“戏迷”们逗得七倒八仰。

大年初一,一个村子的人都像一家子人一样,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鞭炮响过,年龄小一点总要跟着大孩子屁股后面,一家一家拜着年,屁颠屁颠半天下来,口袋里总要装得满满的桂圆(其实是蚕豆)、瓜子、米糕,运气好一点还能混到几颗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中饭碗一撂,就该到村口去接舞狮队了。

编辑 花蕾

45

□ 黑 凝

不知咋的,越来越怕过年。有人说,人到中年,怕过年的情结会越来越浓。奇怪的是越怕过年却越怀念童年过年。

我出生在濑水河畔的一个典型的水乡小村。童年记忆中,吃过了腊八粥,父辈们就开始拾掇起劳累了一年的农具,囤积了耕牛爱吃的饲料。男人们三五成群地蹲在阳光下土墙边,吸着一支支劣质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着一年的农事收成。女人们则三五成群地围着村口的大磨盘边,纳着鞋底,织着毛衣,叽叽喳喳地聊着家长里短。进入这样的季节,远远望去,连村子上空飘浮的炊烟都悠闲了起来,一股股地懒散散地盘旋在村后老槐树褐色的枝丫间,久久都不离去。

这样悠闲的日子也正是濑水滩乡亲娶妻嫁夫的好日子。村子里收殓师海根家门前正围了一堆村妇,海根的女儿水英腊月二十就要嫁到濑水滩以外的营盘村了。水英因为她爹从事着听起来就吓人的乡间收殓师的职业,水英婚姻几经波折。是啊,谁愿意看到自己老丈人有一双整天伺候死人的手。日子挨到水英二十八岁,村子同龄女子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好不容易,营盘村劁猪骟驴匠谢腊狗的瘸子二儿子谢拐愿娶水英。谢拐虽拐却有一手裁缝好手艺,手艺人养家是没问题。这可是濑水滩的天大喜事,村子里的妇人都替水英高兴,都围到了海根家替水英缝着一床床出嫁被絮。

闲话在暖融融的阳光焐着,年就到了眼前。

放了寒假的孩儿们也放飞了心灵。他们粗暴地追赶着羊群,在沟壑间,在濑水河滩涂上,在村后的桑梓地里,四处撒着野。更调皮一点树林的儿子中贵他们则偷了大人们的火柴,一簇簇地点着荒野里枯燥的柞蓬、毛草和干涸了的芦苇荡里的芦苇,一团团火苗腾空飞舞,一串串笑声在荒郊野外散开。

过了腊月二十,海根的女儿水英已经出嫁,村子里乡亲家家淘起了糯米。糯米还晒在白花花的太阳下呢,做米糕的师傅就进村了。是濑水滩涂桃花坞的驼背栓旺伯。他挑了炒米锅、米糕框进了村子里的老祠堂,村子里的馋嘴伢仔,馋嘴丫头流着口水,一层一层围起了的锅灶。驼背栓旺伯虽然是个没趣的闷葫芦,无论一旁的妇人怎样挑逗,一整天只见他耷拉个脸,牙缝里从来蹦不出一个幽默的词,可总也会在每户揩一勺子香喷喷的热炒米,给围在灶边的孩子们分食,得到炒米的孩童们脸上总也洋溢着满足,他们甚至愿意一整夜陪着驼背栓旺伯炒米,做米糕。

过了腊月二十五,每家每户大除尘后,我便要缠着三叔带我到镇上的澡堂去洗澡。赤条条地跳入大池,先将捂了一冬的身子泡在暖暖的澡堂里,待每个毛孔都舒张开后,三叔总要叫来擦背师傅。记忆中镇上大澡堂的擦背师傅是位扬州人,他手艺高超,只见他用干净的温毛巾贴在右手上,连旋几圈,毛巾便紧紧地缠在他的手背上,随即右手在左手上用劲一拍,“啪”的一声,擦背就开始了。他先用右手在客人的耳旁、额上、颈项左右均匀地从上到下地擦。在鼻子两侧、嘴唇上方、耳朵后面以及脖子、头部仔细擦遍后,再在客人的脊背上用劲来个“顺水推舟”,一推到底,顺手返回时,又是一个“珍珠倒挂帘”般依次来回,就像农民锄地一样,边边角角,一处不漏。身上的污垢便被推成一段段细细的圆条,纷纷落地。接下来是擦手臂,先擦手面和指缝,擦背师傅包着毛巾的手在手指间来回穿梭,轻若“蝴蝶穿花”,慢如“蜻蜓点水”,令人无比舒心。俗话说“三洗不如一擦”,这一擦顿时就神清气爽,耳目为之一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年关的澡一洗,年声就来了,年味就愈浓了。

腊月三十是除夕夜,也是祭祖、祭土地的日子。老家祭祖、祭土地是极讲究的,要待到在外工作的后生都回家了,老祖母才将家里方桌端出,摆上猪头、整鸡、整鱼、豆腐等菜肴,再摆上七双碗筷,倒上七盅酒,点上紫香炉。在紫香炉的烟雾缭绕中,老祖母总要十分虔诚地跪在下方,干瘪的嘴唇上下蠕动着,一遍又一遍地不知在默默祷告着什么,神情十分神圣,不容置疑。祷告完了,她又咚咚磕了几个响头,下面就依次轮到我爹、我叔们和我们这些侄晚辈去磕头。

傍晚时分,村里的老电工站在村口的大磨盘上,一嗓门“电来喽”。村里孩童这才一下子意识到过年了,只有过年才会来电。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盏25W的神奇电灯下,快乐和喜悦无以言表。男人们喝得脸红脖子粗,却也喝不出个高低来。媳妇和孩子们则在一旁嗑着瓜子,吃着糖果,看着热闹。大婶子是妇女中最男将的,她喝酒用的是海碗,一海碗下去,早撂倒了不胜酒力的二叔、三叔。我最喜欢听大婶子喝酒后唱花鼓戏,绯红着脸,找来一铝盆,双手抡着筷子,“咚咚咚”一阵开场白,戏词便夹杂她满嘴的酒精喷涌而出。接下来是阿爹的传统节目——京剧《甘露寺》。“吱吱咽咽”胡琴开了场,半天才一句“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带着醉意的一嗓门下来,总要将在场的一家子“戏迷”们逗得七倒八仰。

大年初一,一个村子的人都像一家子人一样,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鞭炮响过,年龄小一点总要跟着大孩子屁股后面,一家一家拜着年,屁颠屁颠半天下来,口袋里总要装得满满的桂圆(其实是蚕豆)、瓜子、米糕,运气好一点还能混到几颗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中饭碗一撂,就该到村口去接舞狮队了。

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