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2018年12月18日,我省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会上,省委、省政府对“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技专家、句容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顾问赵亚夫,作为我市惟一代表受到表彰。
改革开放40年来,镇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而赵亚夫,既是奇迹的见证者,更是书写“三农”奇迹的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几十年来,他也始终是全市上下学习的模范榜样……
一个立志让农民致富的人
学习赵亚夫,学的是他为农的初心,那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
1991年,镇江日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篇名为“抛秧新技术在白兔示范成功”的消息,当时承担技术示范的赵亚夫十分肯定地表示,经过多次试验,这一技术已达到传统插秧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更加的省工节本。而这只是这个平均两年就有一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的赵亚夫一个“小收获”。
推动赵亚夫不断出成果的动力,就是一定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而这一切要从1958年说起。
时间倒回,那一年赵亚夫生病住院,见到的都是衣衫褴褛的农民,“残酷”的现状让他立志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从1976年开始,年轻的赵亚夫背着行囊,用了10年时间,走遍了原镇江地区300多个公社,一次次与穷苦农民“心贴心”,让他的这一信念更加坚定。
毕业后的20多年,赵亚夫满脑子都是如何让农民吃饱,高产稻麦的研究是他前行的坐标,一项项成果的出炉,似乎预示着一位新的高产粮食专家的诞生。但机遇似乎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而这个玩笑却改变了整个镇江的农业面貌。
1982年,作为研修生的赵亚夫来到了日本爱知县,看到满山坡的果蔬、花卉,连片的温室大棚,他的心揪了起来,同样是丘陵岗坡地,这里瓜果满园,镇江却贫瘠抛荒。但也就在那一刻,他决定暂停高产粮食的研究,转而攻坚如何让老区农民在岗坡地上写出脱贫文章。
1984年,带着20棵草莓苗和13箱农业书籍的赵亚夫回到镇江,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思路,通过自己种植试验田,手把手教农户种植,茅山老区数百万荒山披上绿装。30多年来,茅山老区累计种植了250万亩的应时鲜果,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超200亿元。白兔草莓、茅山葡萄、大卓水蜜桃等一个个地域品牌畅销省内,贫苦农民的生活真正翻身致富。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学习赵亚夫,学的是农民打心底里的爱戴,那是一种和信仰相仿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
“要致富,找亚夫”,这是流传在茅山老区农民间的名言,也是众多活生生的致富例子累积而成,沉甸甸,有分量。
1984年,只有10位农户种了9亩赵亚夫的草莓苗,但到了丰收时节,一亩地600多元的收成却是水稻的两倍。效益是最有效的宣传片,2年后,白兔镇草莓种植面积猛增到7000亩,收入达8000多万元,一栋栋“草莓楼”拔地而起。
1989年,农民方继生承包了4亩土地种植葡萄,在赵亚夫送技术、送专家的倾力帮助下,效益逐年攀升,到1994年就靠着葡萄赚到了1.6万元,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元户,也开启了“老方葡萄”的新纪元。
1996年,赵亚夫建立“万山红遍”农业科技示范园,句容成为全国闻名的鲜果之乡。
1998年12月28日,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记赵亚夫和他的农科试验园”的通讯登上了镇江日报的头版头条,开头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延续16年的梦想。这就是让我们的茅山老区像日本爱知县的渥美半岛一样:满山的果树,满坡的蔬菜,满岗的鲜花,满山的财富!”
“万山红遍”,就是赵亚夫这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路。
1999年,一篇盼“星”的报道见诸报端,记录了30多名群众在听到赵亚夫来上课的消息后,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赶到课堂听课的真实故事,能让农民“趋之若鹜”,一定是走进了农民的心里。
2001年,赵亚夫带着有机农产品来到戴庄,硬是把这个“最穷村”带成了小康村。到2015年,戴庄已涌现出蓝莓、杨梅、草莓、桃和茶叶等专业户30多个,他们少则十几亩、多则上百亩,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如今,苏南苏北多少村镇找赵亚夫求助,这位老人一年超过200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农民们都说:“要致富,找亚夫。”
公与私的选择凸显人性光辉
学习赵亚夫,学的是为农的选择,自己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相比,农户的事比天大,误不得。
“农民的事比天大,误不得”,这是赵亚夫多次在医院通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时,面对医生劝说他休息后的回答。而在说出这句话的背后,也有着一件件让农民记一辈子的事。
为了给桃农王巧娣分析桃树病情,他跪在地上用手扒开泥土,仔细看着桃树的根分析病情;2010年,赵亚夫腰椎间盘病发,坐着轮椅来到四川绵竹的援助项目示范园,指导当地农户剪枝……
人性的光辉往往会成为后来者的航标。
2014年,已是戴庄村村委会主任的姚伟超回忆起当年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名却放弃面试,选择留在戴庄继续做村官的场景十分感慨。就是因为赵亚夫的“引领”,让他看到了农民的需求,从而选择和汪厚俊等大学生村官一同留在了这里,为农民的希望而奋斗。
2013年12月16日,镇江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市委作出:向赵亚夫学习,学习他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文章,再一次掀起学习赵亚夫的浪潮。
2014年4月3日,以赵亚夫为原型的广播剧《我心中的梦》首播;5月27日,赵亚夫荣膺全国“时代楷模”称号录像在央视播出;5月26日,赵亚夫入选江苏农业十大新闻人物;6月27日,赵亚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省委关于向赵亚夫同志学习的决定》;7月1日,市委举行“学习亚夫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暨建党93周年座谈会,进一步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赵亚夫精神。之后,一场场报告会,一场场主题学习活动次第开花,将亚夫精神传续。
现在,已近80岁高龄的赵亚夫依旧在路上,很多农户的微信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赵亚夫带着人去指导、参观,不厌其烦的讲解,毫不在乎汗水湿透前襟后背……
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亚夫表示,听了全国和省里关于改革开放的报告后,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上光荣和自信,对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工作充满信心。他将继续活到老、学到老、为农业服务到老,把戴庄的绿色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