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权威专家回应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热点

2018-11-24 10:09 光明日报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1月23日上午发布,北京市房山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截至11月22日,全国有20个省份47个市(区、盟)发生73起家猪疫情、1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万头。

非洲猪瘟疫情,社会高度关注。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数量缘何不断增长?目前疫情防控面临哪些挑战?非洲猪瘟发生后,农业农村部采取了限制调运的措施,这对当前的生猪供应有何影响?23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忠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黄保续对这些热点进行了权威解读。

果断处理——

已发生的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

11月21日,北京市房山区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北京市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果断处置,有效控制了疫情。

截至目前,房山区已对疫点及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3337头生猪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进出人员及车辆严格消毒,严禁疫区生猪和猪肉产品流出,并对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受威胁区生猪和猪肉产品流通进行了严格管控。

非洲猪瘟防控,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农业农村部严格落实疫情排查、疫情扑灭、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加强运猪车辆监管、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等重点措施,果断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不影响食品安全。”冯忠武表示,“目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趋于平稳、防控有效、总体可控的态势。数据表明,由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由50%下降到34.3%,由生猪调运引发的疫情由35.3%下降到19.4%。”

黄保续分析指出,非洲猪瘟是从国外传入的,2018年之前,我国没有非洲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通常非洲猪瘟跨国境传入的途径主要有四类:一是生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走私,二是国际旅客携带的猪肉及其产品,三是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四是野猪迁徙。”黄保续说,我国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猪疫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这是当前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占全部疫情约46%。

形势严峻——

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来看,我国每起非洲猪瘟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置。然而,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数量为何仍不断增长?

“疫情数量之所以仍在不断增加,与四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冯忠武分析,一是我国边境线长,国际交流频繁,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增大;二是非洲猪瘟具有明显的早期发现难、预防难等特点,该病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可能在3周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在此期间由这些尚不为人知的病猪及其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屠宰、人员工具携带、长途调运、接触传播、餐厨剩余物饲喂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毒;三是我国居民普遍喜食热鲜肉,这就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同时车辆的消毒和经纪人的管理没有跟上,由此引发疫情;四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中小散户数量庞大,这些散养户生物安全条件差,且多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传入疫情的风险较高。

冯忠武指出,从外部环境看,境外非洲猪瘟疫情频发,我国与疫区国家的人员交往频繁,货物贸易量大,加上非洲猪瘟潜伏期长、隐蔽性强,再次传入风险很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生猪生产和消费在区域上不均衡,长途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的情况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近期发生疫情省份特别是主产省还在增加,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工作极为紧迫。其他国家和地区根除这个疫情,短的用了5年,长的甚至用了30多年,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冯忠武说,在坚决落实现有防控措施,针对每起疫情打好攻坚战的前提下,要做好应对更不利局面、打好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科学应对——

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农业农村部采取了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等措施。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生猪生产和供应。

对此,冯忠武表示,从当前情况看,生猪生产方式正在积极适应限制调运措施,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冯忠武说,从生产看,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96亿头,同比增长0.1%;猪肉产量3843万吨,增加10万吨,同比增长0.3%。按照2017年生猪出栏6.89亿头测算,疫情处置中扑杀生猪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仅为0.087%,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市场供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宽松状态。总体来看,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有保障,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我们也注意到,限制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确实对部分企业生产周转产生了一些影响,部分猪场商品猪被迫压栏,仔猪调运遇到一些困难。种猪本来不在限制调运范围,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困扰。”冯忠武说。

针对上述困难,农业农村部已做了相应安排,完善调运监管方案,在确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尽量方便仔猪调运;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屠宰能力,引导就近就地屠宰,减轻疫区压栏压力。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主产省区和主销省区“点对点”调运,稳定市场价格。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何冰

50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1月23日上午发布,北京市房山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截至11月22日,全国有20个省份47个市(区、盟)发生73起家猪疫情、1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万头。

非洲猪瘟疫情,社会高度关注。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数量缘何不断增长?目前疫情防控面临哪些挑战?非洲猪瘟发生后,农业农村部采取了限制调运的措施,这对当前的生猪供应有何影响?23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忠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黄保续对这些热点进行了权威解读。

果断处理——

已发生的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

11月21日,北京市房山区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北京市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果断处置,有效控制了疫情。

截至目前,房山区已对疫点及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3337头生猪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进出人员及车辆严格消毒,严禁疫区生猪和猪肉产品流出,并对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受威胁区生猪和猪肉产品流通进行了严格管控。

非洲猪瘟防控,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农业农村部严格落实疫情排查、疫情扑灭、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加强运猪车辆监管、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等重点措施,果断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不影响食品安全。”冯忠武表示,“目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趋于平稳、防控有效、总体可控的态势。数据表明,由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由50%下降到34.3%,由生猪调运引发的疫情由35.3%下降到19.4%。”

黄保续分析指出,非洲猪瘟是从国外传入的,2018年之前,我国没有非洲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通常非洲猪瘟跨国境传入的途径主要有四类:一是生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走私,二是国际旅客携带的猪肉及其产品,三是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四是野猪迁徙。”黄保续说,我国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猪疫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这是当前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占全部疫情约46%。

形势严峻——

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来看,我国每起非洲猪瘟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置。然而,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数量为何仍不断增长?

“疫情数量之所以仍在不断增加,与四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冯忠武分析,一是我国边境线长,国际交流频繁,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增大;二是非洲猪瘟具有明显的早期发现难、预防难等特点,该病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可能在3周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在此期间由这些尚不为人知的病猪及其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屠宰、人员工具携带、长途调运、接触传播、餐厨剩余物饲喂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毒;三是我国居民普遍喜食热鲜肉,这就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同时车辆的消毒和经纪人的管理没有跟上,由此引发疫情;四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中小散户数量庞大,这些散养户生物安全条件差,且多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传入疫情的风险较高。

冯忠武指出,从外部环境看,境外非洲猪瘟疫情频发,我国与疫区国家的人员交往频繁,货物贸易量大,加上非洲猪瘟潜伏期长、隐蔽性强,再次传入风险很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生猪生产和消费在区域上不均衡,长途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的情况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近期发生疫情省份特别是主产省还在增加,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工作极为紧迫。其他国家和地区根除这个疫情,短的用了5年,长的甚至用了30多年,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冯忠武说,在坚决落实现有防控措施,针对每起疫情打好攻坚战的前提下,要做好应对更不利局面、打好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科学应对——

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农业农村部采取了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等措施。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生猪生产和供应。

对此,冯忠武表示,从当前情况看,生猪生产方式正在积极适应限制调运措施,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冯忠武说,从生产看,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96亿头,同比增长0.1%;猪肉产量3843万吨,增加10万吨,同比增长0.3%。按照2017年生猪出栏6.89亿头测算,疫情处置中扑杀生猪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仅为0.087%,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市场供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宽松状态。总体来看,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有保障,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我们也注意到,限制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确实对部分企业生产周转产生了一些影响,部分猪场商品猪被迫压栏,仔猪调运遇到一些困难。种猪本来不在限制调运范围,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困扰。”冯忠武说。

针对上述困难,农业农村部已做了相应安排,完善调运监管方案,在确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尽量方便仔猪调运;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屠宰能力,引导就近就地屠宰,减轻疫区压栏压力。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主产省区和主销省区“点对点”调运,稳定市场价格。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