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市级文保单位杨一清墓水下部分露面 重要发现看这里

2018-11-13 17:45

今日镇江讯  今天,记者路过位于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嶂山村九华山路西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一清墓时,发现墓道原先位于友谊水库的水下部分已经显形,而且现场又挖出了部分墓道石俑神兽。

水下挖出一对镇墓石狮

挖出的一只较完整的大号明代风格石狮

近年来,杨一清墓地作为镇江名人墓的重要组成,一直受到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去年8月,杨一清墓修缮保护工程开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整个墓区大格局逐渐形成。以前,杨一清墓墓道两旁原有文臣武将石俑、石狮、石虎、石马等,附近还有龟趺、石牌坊等,均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破坏。而这次的保护修缮工程,石俑神兽的复位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只留下一对原来的石马,且只有一件石马较为完整,另一件石马损毁严重,只留下下半截身子,头部已不知所踪。

今年7月,施工方对墓道石俑神兽进行了复位,而复位的墓道石俑神兽选取的都是新刻石像。补充了缺损的一对文臣武将石俑立像、一对石虎、一对卧羊石像,使杨一清墓墓道两侧的石像达到了8件,衬托了整个墓道的气势。据了解,墓道神像一般包括各种神像、武人、文人、镇墓兽等,均是成对放置。按照惯例,神像均放置在临近墓穴处,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墓主,护佑其子孙,并可驱邪避凶。而各种石兽要排在后面,这些用以保护墓主及其家族石兽,也可称为镇墓兽。

近期的友谊水库水下部分墓道的发掘,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一对镇墓石狮。这其中,包括许多网友在临近水库边发现的一只,其只剩下头部,底座已缺失;而在开挖中发现的另一只石狮却是尺寸巨大,远远大于水库边的小石狮。记者量了一下,发现这只石狮高度约为1.6米,长宽都在70厘米左右,其高度和体量都已近似于墓道边留存下来的石马,其形态威武,身上雕刻的线条着墨不多,绝不类于清代石狮的精雕细刻,但是筋骨内含,颇具明代石狮风格。

挖出的一只残损石狮

据施工方人员介绍,这次水下部分的开探新发现了一对石狮,加上墓地附近滩涂上的那只小石狮,现场一共找到了3只石狮,而且石狮分大小两种规格,因为墓道边的石狮都是成对放置的,这就说明应该还有一只石狮没有找到。

水下墓道也是小碎石铺就

原来,早在之前的墓道修缮过程中,施工方早就探明在友谊水库的“水下部分”,仍有部分墓道遗迹存在,因为水库管辖权属于水利部门,所以如果要进行“水下部分”的修缮,要与水利部门进行协调。而水下部分的施工难度显而易见,其施工的前提是要抽取友谊水库的部分水,再进行围堰施工。从现场情况来看,采取的是抽取友谊水库的部分水,通过水库泄洪闸进行的,记者在友谊水库岸边发现,现在的水库的水深已比之前下降近一米,前后在水库石岸上形成的冲刷痕迹清晰可见,也因此,吸引了附近更多钓鱼者的光顾。

墓区水下部分挖掘现场

这次水下部分的墓道,发掘的比较顺利,其长度约为15米左右,宽度约为3米,其中还有一个“十字路口”的穿插造型,在正中间墓道,为了加强其纵深感,在中间墓道中又加了两道装饰边,让人称奇的是,发掘出的墓道遗迹,也是采取的小碎石“乱石铺就”的形式,这与施工方在水上部分的施工方式如出一辄。不仅如此,水下部分墓道的“中轴线”与水上部分墓道的“中轴线”也完全重合,可见施工方在施工前已经做足了功课。

记者发现,在挖掘墓道的临水一侧还有一截“断头路”,施工方已经找了些老石料堆在附近,准备采取同样的工艺,将这截“断头路”接上。不仅如此,为了更便于来访的市民比照,施工方还在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的“衔接处”,修筑了一个阶梯造型,并兼顾挖掘出的墓道遗迹,两者目侧高度差约在1米以上,以便于两段墓道更好地融为一体。

水下部分墓区遗迹的中轴线与水上部分墓区中轴线完全重合

临水处发现疑似牌坊石礅

三个月前,记者曾来到现场采访,发现杨一清墓冢上已长出了丛丛新草。不仅如此,整个墓区两侧的荒草也已经开始逐渐蔓延,有的甚至开始侵入墓道边缘,而友谊水库边上的芦苇丛更是长到了两三米高,直接将墓区靠近水库的一边隔断开来。而这一次的水下部分的挖掘,其前期工作就是对周边杂草进行彻底修整:现在墓区两侧的荒草已全部清除干净,墓道临近水库边的芦苇丛也全部剪除,不仅如此,由于水库水位下降了近1米,也使得墓道周边的滩涂完全袒露了出来。

友谊水库水从此泄洪,水位下降近1米,使墓区挖掘顺利进行

这次水下部分墓道的发掘,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在临水处发现了3处石礅,其为方形石礅,长宽约为50厘米,直接插下水底,其正中间处有圆形槽口,像是专门圆形柱体插入所设。施工方人员介绍,他们在附近也听过一些当地老住户的话,认为很有可能就是杨一清墓前面竖立的牌坊柱石,早年杨一清墓前曾竖有一块牌坊,但是没有留存下照片,只有人证,这次发现可能会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具体是什么装置所遗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发现的疑似墓区牌坊的3个石礅,中间带有圆形插槽

据了解,目前已经完成了杨一清墓的墓道铺装、墓冢外墙恢复、墓冢恢复、石刻复位等工作,现在进行的是水下部分的挖掘和修整,工作量仍然不小,等到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景观绿化以及通往墓园的道路修造,等修缮工程全部完工后,将为镇江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处探访、凭吊这位明代“四朝元老”的遗址公园。

墓道整体气势初露端倪

杨一清墓的保护修缮工程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关注,由于水库水位的降低,不少钓鱼爱好者认为水库的鱼更好钓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垂钓者的光顾,他们在休闲的同时,也在关心着杨一清墓的进展。

水上与水下墓区部分的”衔接处“,考古遗迹清晰可见

记者走访时,碰巧一位穿着高帮雨靴的颜师傅正在边上挥竿,他表示这段时间只要天好,施工人员都会在现场进行挖掘和修整,前几天还专门有人组团过来观看这里的施工进展,可见不少人对这里还是蛮关注的。

家住九华山庄的陈师傅已经退休,这段时间他也喜欢到这里钓鱼碰碰运气,他介绍,一开始对水库对岸的杨一清墓发掘并不关心,时间一长,看到施工人员老是在对岸挖掘,便也过去看了几次,原来是在修整墓道。陈师傅发现,如果在墓道里拍照片,气势还是拍不出来,只有来到墓区对岸拍摄,才能将墓区的整个气势拍出来。

确实如此,记者发现原来水上部分的墓道约在70米左右,如果加上现在的水下发掘部分,整个一条墓道的长度接近百米,墓道上的两排石像成为亮点和点缀,从远处来看还是极有气势的。

远眺墓区,已初具气势

陈师傅表示,他对政府保护修缮杨一清墓举双手欢迎,他家就住附近,算是周边居民了,从目前墓区修缮的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施工方都是费时费力地找一些老石料来施工,按照“修旧复旧”的原则,从总体上保证了墓区整体的“古朴”味道,为这一片区域增添了不少亮点。(全媒体记者 竺捷 文/图)

编辑:陈路

43

今日镇江讯  今天,记者路过位于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嶂山村九华山路西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一清墓时,发现墓道原先位于友谊水库的水下部分已经显形,而且现场又挖出了部分墓道石俑神兽。

水下挖出一对镇墓石狮

挖出的一只较完整的大号明代风格石狮

近年来,杨一清墓地作为镇江名人墓的重要组成,一直受到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去年8月,杨一清墓修缮保护工程开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整个墓区大格局逐渐形成。以前,杨一清墓墓道两旁原有文臣武将石俑、石狮、石虎、石马等,附近还有龟趺、石牌坊等,均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破坏。而这次的保护修缮工程,石俑神兽的复位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只留下一对原来的石马,且只有一件石马较为完整,另一件石马损毁严重,只留下下半截身子,头部已不知所踪。

今年7月,施工方对墓道石俑神兽进行了复位,而复位的墓道石俑神兽选取的都是新刻石像。补充了缺损的一对文臣武将石俑立像、一对石虎、一对卧羊石像,使杨一清墓墓道两侧的石像达到了8件,衬托了整个墓道的气势。据了解,墓道神像一般包括各种神像、武人、文人、镇墓兽等,均是成对放置。按照惯例,神像均放置在临近墓穴处,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墓主,护佑其子孙,并可驱邪避凶。而各种石兽要排在后面,这些用以保护墓主及其家族石兽,也可称为镇墓兽。

近期的友谊水库水下部分墓道的发掘,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一对镇墓石狮。这其中,包括许多网友在临近水库边发现的一只,其只剩下头部,底座已缺失;而在开挖中发现的另一只石狮却是尺寸巨大,远远大于水库边的小石狮。记者量了一下,发现这只石狮高度约为1.6米,长宽都在70厘米左右,其高度和体量都已近似于墓道边留存下来的石马,其形态威武,身上雕刻的线条着墨不多,绝不类于清代石狮的精雕细刻,但是筋骨内含,颇具明代石狮风格。

挖出的一只残损石狮

据施工方人员介绍,这次水下部分的开探新发现了一对石狮,加上墓地附近滩涂上的那只小石狮,现场一共找到了3只石狮,而且石狮分大小两种规格,因为墓道边的石狮都是成对放置的,这就说明应该还有一只石狮没有找到。

水下墓道也是小碎石铺就

原来,早在之前的墓道修缮过程中,施工方早就探明在友谊水库的“水下部分”,仍有部分墓道遗迹存在,因为水库管辖权属于水利部门,所以如果要进行“水下部分”的修缮,要与水利部门进行协调。而水下部分的施工难度显而易见,其施工的前提是要抽取友谊水库的部分水,再进行围堰施工。从现场情况来看,采取的是抽取友谊水库的部分水,通过水库泄洪闸进行的,记者在友谊水库岸边发现,现在的水库的水深已比之前下降近一米,前后在水库石岸上形成的冲刷痕迹清晰可见,也因此,吸引了附近更多钓鱼者的光顾。

墓区水下部分挖掘现场

这次水下部分的墓道,发掘的比较顺利,其长度约为15米左右,宽度约为3米,其中还有一个“十字路口”的穿插造型,在正中间墓道,为了加强其纵深感,在中间墓道中又加了两道装饰边,让人称奇的是,发掘出的墓道遗迹,也是采取的小碎石“乱石铺就”的形式,这与施工方在水上部分的施工方式如出一辄。不仅如此,水下部分墓道的“中轴线”与水上部分墓道的“中轴线”也完全重合,可见施工方在施工前已经做足了功课。

记者发现,在挖掘墓道的临水一侧还有一截“断头路”,施工方已经找了些老石料堆在附近,准备采取同样的工艺,将这截“断头路”接上。不仅如此,为了更便于来访的市民比照,施工方还在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的“衔接处”,修筑了一个阶梯造型,并兼顾挖掘出的墓道遗迹,两者目侧高度差约在1米以上,以便于两段墓道更好地融为一体。

水下部分墓区遗迹的中轴线与水上部分墓区中轴线完全重合

临水处发现疑似牌坊石礅

三个月前,记者曾来到现场采访,发现杨一清墓冢上已长出了丛丛新草。不仅如此,整个墓区两侧的荒草也已经开始逐渐蔓延,有的甚至开始侵入墓道边缘,而友谊水库边上的芦苇丛更是长到了两三米高,直接将墓区靠近水库的一边隔断开来。而这一次的水下部分的挖掘,其前期工作就是对周边杂草进行彻底修整:现在墓区两侧的荒草已全部清除干净,墓道临近水库边的芦苇丛也全部剪除,不仅如此,由于水库水位下降了近1米,也使得墓道周边的滩涂完全袒露了出来。

友谊水库水从此泄洪,水位下降近1米,使墓区挖掘顺利进行

这次水下部分墓道的发掘,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在临水处发现了3处石礅,其为方形石礅,长宽约为50厘米,直接插下水底,其正中间处有圆形槽口,像是专门圆形柱体插入所设。施工方人员介绍,他们在附近也听过一些当地老住户的话,认为很有可能就是杨一清墓前面竖立的牌坊柱石,早年杨一清墓前曾竖有一块牌坊,但是没有留存下照片,只有人证,这次发现可能会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具体是什么装置所遗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发现的疑似墓区牌坊的3个石礅,中间带有圆形插槽

据了解,目前已经完成了杨一清墓的墓道铺装、墓冢外墙恢复、墓冢恢复、石刻复位等工作,现在进行的是水下部分的挖掘和修整,工作量仍然不小,等到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景观绿化以及通往墓园的道路修造,等修缮工程全部完工后,将为镇江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处探访、凭吊这位明代“四朝元老”的遗址公园。

墓道整体气势初露端倪

杨一清墓的保护修缮工程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关注,由于水库水位的降低,不少钓鱼爱好者认为水库的鱼更好钓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垂钓者的光顾,他们在休闲的同时,也在关心着杨一清墓的进展。

水上与水下墓区部分的”衔接处“,考古遗迹清晰可见

记者走访时,碰巧一位穿着高帮雨靴的颜师傅正在边上挥竿,他表示这段时间只要天好,施工人员都会在现场进行挖掘和修整,前几天还专门有人组团过来观看这里的施工进展,可见不少人对这里还是蛮关注的。

家住九华山庄的陈师傅已经退休,这段时间他也喜欢到这里钓鱼碰碰运气,他介绍,一开始对水库对岸的杨一清墓发掘并不关心,时间一长,看到施工人员老是在对岸挖掘,便也过去看了几次,原来是在修整墓道。陈师傅发现,如果在墓道里拍照片,气势还是拍不出来,只有来到墓区对岸拍摄,才能将墓区的整个气势拍出来。

确实如此,记者发现原来水上部分的墓道约在70米左右,如果加上现在的水下发掘部分,整个一条墓道的长度接近百米,墓道上的两排石像成为亮点和点缀,从远处来看还是极有气势的。

远眺墓区,已初具气势

陈师傅表示,他对政府保护修缮杨一清墓举双手欢迎,他家就住附近,算是周边居民了,从目前墓区修缮的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施工方都是费时费力地找一些老石料来施工,按照“修旧复旧”的原则,从总体上保证了墓区整体的“古朴”味道,为这一片区域增添了不少亮点。(全媒体记者 竺捷 文/图)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