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情感 |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18-11-02 09:35

□ 王春鸣

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个美盲,从小就不觉得床前明月光是好诗,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竟然没有感觉,梵高的画看第一眼就烦躁。然而,有一天我却想去海牙了,因为无意中看见了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不过是个电脑画面,惊鸿一暼,心里就下起了干干净净的秋雨。当然,有无数的人喜欢这幅画、喜欢维米尔,我的心动原是平常。

这个朴素美好的少女,她刚和谁擦肩而过,又是在为谁回头?眼神像万里无云的天空,珍珠耳环在暗影里微微闪动。“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和她比起来,真是有点作了。画这幅画的荷兰人维米尔,生活在航海技术发展,跨洋贸易繁荣的十七世纪,可是他竟不爱市井,专画这尘嚣间的天籁,繁华里的单纯,人群中的天使,另几幅画作,《窗前读信的女孩》《持天平的女子》都是如此,宁静恬淡,可是人看了画的那种感觉,不是一直在一个安静的庭院深深的地方,而是忽然从热闹的大马路走到了一条花木小巷。《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有一个高光点,在左耳的珍珠上,为什么是珍珠呢?也许,钻石太耀眼了,玉石太温润了,珍珠耳环正好,可以影影绰绰地映出身后的静物和景致,和青春少女的灵魂秘密一样,分明有,却看不清晰。那粒珍珠,仿佛代替了一切语言,它光芒柔和,形状圆润,像露水,也像泪滴,折射着画家的目光。他用油彩画出了空气、光线,看上去只是一个动人的瞬间,却又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情绪。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珍珠是最老气的饰物,因为它历经岁月磨砺,烟火气尽消。甚至,我曾在初冬的湖边看见过一个老妇人,淡粉色羊绒上衣,灰呢裙子,灰白短卷发,圆润的白色珍珠耳钉,她不经意回头的时候,顾盼间有淡淡沧桑。当时我就妒忌地想,老了以后也要这么美。所以我虽然打了耳洞,却不急着佩戴珍珠耳环。现在维米尔告诉我:早就可以戴了,你错过了多少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珍珠,所有的珠宝里,它最是和生命密切相关,必产蚌腹,映月成胎。“凡珠在蚌,如玉在璞。初不识其贵贱,剖取而识之。自五分至一寸五分经者为大品。小平似覆釜,一边光彩微似镀金者,此名珰珠,其值一颗千金矣。古来“明月”“夜光”,即此便是。白昼晴明,檐下看有光一线闪烁不定……次则走珠,置平底盘中,圆转无定歇,价亦与珰珠相仿。(化者之身受含一粒,则不复朽坏,故帝王之家重价购此。)……次则累珠,次官雨珠,次税珠,次葱符珠。幼珠如粱粟,常珠如豌豆。卑而碎者曰玑。自夜光至于碎玑,譬均一人身而王公至于氓隶也。”这一段我是能熟诵如流的,《天工开物》的写法,把我看呆了。珍珠比金子好,金子吃了是会死的,而珍珠吃了可以不朽。

李时珍他们也说,珍珠磨成粉服食,治病养颜。怎么吃,元好问在志怪小说《续夷坚志》中细细说道:“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吃着吃着,头晕、暑气和失眠就慢慢调理好了。我的视力一直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段时间总吃雷允上的珍珠粉,一小瓶一小瓶的,渐渐就目中无翳,容不得一点瑕疵。有时也调来敷面,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想来到了老年,我应该会鹤发童颜吧。

信了宋应星,一直觉得玑是最差的珍珠,后来学艺术史,看到对Baroque(巴洛克)这个词的解读,意思是不圆的珍珠,不圆的珍珠差不多就是玑了吧,可是我却喜爱巴洛克风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这个词都指向奇异、俗艳、凌乱、奢华,然而与古板拘谨的古典主义相比,世人还是更喜欢巴洛克风格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它汹涌狂烈,极度虚荣,绘画、雕刻、建筑互为一体,在意大利是宗教的,在法国又是世俗的。它那么美,也那么堆砌。

在我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差不多年纪时,也曾有一段生命的高光时刻,有一个人,他送给我的信物是一串珍珠项链,那时的我还不是现在的我,但是他相信我凡珠在蚌,如玉在璞,他陪我读书写作,带我听维瓦尔第和巴赫,《平均律》四十八首前奏曲和赋格比圣经还要长,听完了古尔德的版本,又听了席夫的,听音乐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心中从来没有神祇的我,在巴洛克音乐的巅峰里,感到信仰的迷醉、三生万物的中国哲学,和爱情的糖衣。(编辑 花蕾)

44

□ 王春鸣

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个美盲,从小就不觉得床前明月光是好诗,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竟然没有感觉,梵高的画看第一眼就烦躁。然而,有一天我却想去海牙了,因为无意中看见了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不过是个电脑画面,惊鸿一暼,心里就下起了干干净净的秋雨。当然,有无数的人喜欢这幅画、喜欢维米尔,我的心动原是平常。

这个朴素美好的少女,她刚和谁擦肩而过,又是在为谁回头?眼神像万里无云的天空,珍珠耳环在暗影里微微闪动。“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和她比起来,真是有点作了。画这幅画的荷兰人维米尔,生活在航海技术发展,跨洋贸易繁荣的十七世纪,可是他竟不爱市井,专画这尘嚣间的天籁,繁华里的单纯,人群中的天使,另几幅画作,《窗前读信的女孩》《持天平的女子》都是如此,宁静恬淡,可是人看了画的那种感觉,不是一直在一个安静的庭院深深的地方,而是忽然从热闹的大马路走到了一条花木小巷。《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有一个高光点,在左耳的珍珠上,为什么是珍珠呢?也许,钻石太耀眼了,玉石太温润了,珍珠耳环正好,可以影影绰绰地映出身后的静物和景致,和青春少女的灵魂秘密一样,分明有,却看不清晰。那粒珍珠,仿佛代替了一切语言,它光芒柔和,形状圆润,像露水,也像泪滴,折射着画家的目光。他用油彩画出了空气、光线,看上去只是一个动人的瞬间,却又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情绪。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珍珠是最老气的饰物,因为它历经岁月磨砺,烟火气尽消。甚至,我曾在初冬的湖边看见过一个老妇人,淡粉色羊绒上衣,灰呢裙子,灰白短卷发,圆润的白色珍珠耳钉,她不经意回头的时候,顾盼间有淡淡沧桑。当时我就妒忌地想,老了以后也要这么美。所以我虽然打了耳洞,却不急着佩戴珍珠耳环。现在维米尔告诉我:早就可以戴了,你错过了多少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珍珠,所有的珠宝里,它最是和生命密切相关,必产蚌腹,映月成胎。“凡珠在蚌,如玉在璞。初不识其贵贱,剖取而识之。自五分至一寸五分经者为大品。小平似覆釜,一边光彩微似镀金者,此名珰珠,其值一颗千金矣。古来“明月”“夜光”,即此便是。白昼晴明,檐下看有光一线闪烁不定……次则走珠,置平底盘中,圆转无定歇,价亦与珰珠相仿。(化者之身受含一粒,则不复朽坏,故帝王之家重价购此。)……次则累珠,次官雨珠,次税珠,次葱符珠。幼珠如粱粟,常珠如豌豆。卑而碎者曰玑。自夜光至于碎玑,譬均一人身而王公至于氓隶也。”这一段我是能熟诵如流的,《天工开物》的写法,把我看呆了。珍珠比金子好,金子吃了是会死的,而珍珠吃了可以不朽。

李时珍他们也说,珍珠磨成粉服食,治病养颜。怎么吃,元好问在志怪小说《续夷坚志》中细细说道:“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吃着吃着,头晕、暑气和失眠就慢慢调理好了。我的视力一直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段时间总吃雷允上的珍珠粉,一小瓶一小瓶的,渐渐就目中无翳,容不得一点瑕疵。有时也调来敷面,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想来到了老年,我应该会鹤发童颜吧。

信了宋应星,一直觉得玑是最差的珍珠,后来学艺术史,看到对Baroque(巴洛克)这个词的解读,意思是不圆的珍珠,不圆的珍珠差不多就是玑了吧,可是我却喜爱巴洛克风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这个词都指向奇异、俗艳、凌乱、奢华,然而与古板拘谨的古典主义相比,世人还是更喜欢巴洛克风格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它汹涌狂烈,极度虚荣,绘画、雕刻、建筑互为一体,在意大利是宗教的,在法国又是世俗的。它那么美,也那么堆砌。

在我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差不多年纪时,也曾有一段生命的高光时刻,有一个人,他送给我的信物是一串珍珠项链,那时的我还不是现在的我,但是他相信我凡珠在蚌,如玉在璞,他陪我读书写作,带我听维瓦尔第和巴赫,《平均律》四十八首前奏曲和赋格比圣经还要长,听完了古尔德的版本,又听了席夫的,听音乐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心中从来没有神祇的我,在巴洛克音乐的巅峰里,感到信仰的迷醉、三生万物的中国哲学,和爱情的糖衣。(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