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脑卒中(脑中风)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幸存脑卒中病人致残率高达75%,复发率超过30%,5年内再次发生率高达54%,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近400亿元。
脑卒中表现出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等“五高”的特点。脑卒中很可怕,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像它这样,瞬间让人成为一个废人,口眼歪斜、四肢麻木,严重的瘫痪在床。然而,很多人对脑卒中并不真正了解,甚至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每年输两次液可以预防脑卒中
“在神经内科门诊室的外墙上,我们就贴有‘消除脑卒中认识误区’的宣传贴画,其中第一条就是每年春秋输两次液并不能预防脑血管病,可我们在门诊中,还是常常遇到主动要求输液的就诊者。”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于明都是苦口婆心,“脑卒中的确可以预防,但输液这样的方式没有科学依据。”
于明表示,不恰当的输液只会使病情更重,而且研究发现,每天输液的病人致残率更高。其实在中风早期,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只有溶栓才需要静脉输液,“单靠短期静滴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误区二:脑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
于明表示,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脑卒中),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视。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脑卒中的来临,必须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脑卒中虽然病情多凶险,但不是无法预防的。”于明说,脑卒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脑卒中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市民可以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着重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及体重的指数,有危险因素时应及时请脑血管病专科医生给予指导和治疗;同时,戒除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进食低盐、低脂肪、低糖,以及含有适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增加活动量,科学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气候变化。老年人冬天要注意头部保暖,夏天注意防暑,每天饮水最少800ml;中青年人应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切忌激动和暴躁。
除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及时接受药物和微创治疗对于清除血管“锈迹”也很有效。过于肥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或自身血管存在病变的,都是脑卒中易发人群,这些人更应重视早期预防。
误区三:青年人不必担心会得脑卒中
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于明介绍,现,现今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熬夜、高脂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总之,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误区四: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脑卒中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于明特别提醒,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官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少得多。
误区五:血压高时服药、血压正常时可以停药
很多病人应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就立刻停药,结果停药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波动,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和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于明介绍,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内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大幅度波动。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一些患者在得知血压升高后,或者出现以上高血压表现时,往往很着急,希望能很快将血压降下来,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于明说,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对于合并脑血管狭窄的高血压病人,为保持充足的脑部血供,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时,如果将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
误区七:瘦人不会得脑卒中
于明告诉记者,人们普遍认为,中风的人大多肥胖,其实不然,瘦人也会得中风。与胖人相比,瘦人得脑卒中的几率的确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别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较大变化,高盐可使血压升高并促成动脉硬化,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确认高盐与脑卒中密切关联。我国国民每天食肉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动物脂肪摄入量增长较快,胆固醇的摄入量远高于西方人,容易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这也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于明建议,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谷类,适量进食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食盐摄入量应<6g/d,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d。
误区八:脑血管狭窄都可以用支架治疗
脑动脉狭窄可显著增加病人得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内科治疗方法往往对其束手无策,而血管内支架治疗以其肯定的临床疗效已在国内迅速开展。然而,并非所有的脑血管狭窄病人都需要血管内支架治疗。对于是否实施支架治疗,要根据脑血流情况、病情特点,以及衡量支架治疗对病人的好处与风险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于明建议,对于症状的轻、中度脑血管狭窄病人应首选正规内科药物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时再考虑血管内支架治疗。临床上,还需结合影像和病人的症状以及病史等,综合考虑。在放支架前,要求先标准的内科治疗,观察三个月,若药物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对支架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误区九:低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脑卒中
目前神经科门诊大部分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的治疗剂量偏低;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剂量为75-150mg/d,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剂量低于75mg/d,对于多数人不能达到有效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目的。治疗剂量超过150mg/d,不但不能增大其预防血栓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其毒副作用。
误区十:阿司匹林应该间断的服用
“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拒绝坚持服用,这是错误的。”于明说,高危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卒中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有关。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产物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但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血小板的不断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
误区十一:他汀类药物只是降脂药,血脂达标后即可停药
门诊经常有人问,“血脂正常了,是不是不用吃药了? ”于明说,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并非就不需要治疗,因为对血脂指标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是不断代谢生成的,现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药后降下来的,而如果药物控制不完全则可能再升高。如果血脂控制在目标值以后,停药后复查血脂仍在目标范围,且没有动脉硬化存在,才能停药;若再次不达标,一定要继续服药,用药剂量根据降脂幅度、肌酶、肝功状况酌量减少,动态调整用药。降脂药何时减量、如何减量,需咨询医师,绝对不能私自停药。
误区十二: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发
于明表示,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卒中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通讯员 孙卉 全媒体记者 古瑾)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