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年聆听风云人物故事 | 陈大经: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2018-10-15 09:20

陈大经

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人物小档案

陈大经,1946年出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资深摄影记者。

凭着手中的相机,陈大经几十年来为镇江城市的变迁留下许多珍贵影像。他保存的二十余万张照片,定格一个个时空变换的历史瞬间,串连这座城市的光阴故事。


照片刊用,兴趣渐浓


你见过五十年前金山脚下的养鱼池、北固山脚下的大东滩吗?你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江人的服饰装束吗?你记得今天的苏宁、八佰伴、万达、大市口广场建设前的街景吗?还有,如果你是陈大经的老朋友、老同事、老战友,你可能未必知道,他多年前曾悄悄“抓拍”过你,为你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陈大经出生于1946年,上学时就喜欢美术,他下过放,参过军,退伍后从企业到报社,一直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

相比同龄人,陈大经更早接触到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在镇江三中读高中,他就开始摸照相机。1961年秋,学校组织去蒋乔公社参加秋收秋种支农活动。到了蒋乔,班主任吴二林老师才想起学校的相机忘记拿了。15岁的陈大经自告奋勇回校去取,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硬是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到天黑才赶回蒋乔。作为奖励,老师让他保管相机,还教会他使用方法。陈大经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台德国产的双镜头反光禄莱相机。也就是在那次支农活动中,他拍摄同学学雷锋的照片被当时的《镇江市报》刊用,这更加激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并因此一辈子与摄影结缘。

从第一次拿起相机,他就没有放下过,至今已经50多年,从部队到地方,其中专职摄影就干了38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镇江市文代会上,镇江市摄影家协会正式成立,当时只有十多位会员,陈大经任秘书长。1981年初,《镇江市报》计划复刊,陈大经被从焦化厂宣传科调入筹备组。1982年3月,《镇江市报》正式复刊,陈大经成为镇江市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无论是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商业广告摄影,他在镇江都堪称当之无愧的“一级棒”

陈大经1982年1月发售《镇江时报》试刊一号

陈大经说:“照片这东西无需翻译,就能让人读懂,它是世界通用‘语言’”。他还说:“老照片除了视觉艺术价值,更多的是史料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影像资源,应该保护好收藏好,这是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摄影家的责任。”一个城市的变化、一件尘封的往事、一个生命的记忆,除了口头叙说,文字记载,最直观的见证莫过于老照片——历史影像的实物载体。陈大经保存的照片(胶片和数码图片)多达二十多万张,经常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看到他发表的老照片。老朋友、老同事们,常常能意外地收到陈大经发送给他们的自己年轻时的影像。


精神财富,失而复得


说起老照片,还有两次失而复得的故事。1996年夏天,镇江日报社从中山大厦搬迁至中山东路4号。摄影部搬家那天陈大经出差,等他回到单位时傻了眼,只见办公室内撒了一地的胶卷——不少胶卷年代久远,大家都觉得没有保存价值了。陈大经赶紧找了扫帚将散落的胶卷归拢起,装了一大袋子带到新办公室,放在自己的桌子下面,之后工作余暇就整理。所幸的是原来被丢弃的胶卷上都有套子,注明了事件和时间。还有一次,陈大经采访回办公室后发现桌子下装胶卷的袋子没有了,这是当时部门有位通讯员,在打扫卫生时当垃圾扔了。陈大经二话不说,立即冲到楼下的垃圾堆去找,硬是从垃圾堆里扒回了胶卷袋。

几十年从事摄影,留下了几橱柜的胶片、照片,它们是精神财富,也是甜蜜的负担。2006年,陈大经退休后,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整理图片。他把底片清洗干净,内容相同的放入同一袋子,再写标题收藏。把胶片数字化存入电脑,在他的电脑里,照片目录有几万条。他的家里有两个大柜子,28个抽屉的内容不一样,新闻、文化、宗教……底片从001号开始,已经有8000多个文件夹。退休十多年,扫描仪已经扫坏两个,这项工作还没做完。“底片至少有10万张左右,数码照片也有15万多张。每天至少工作两小时,90%已经整理出来。”


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几十年来,陈大经一直关注着镇江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定格过很多特定的历史瞬间,为镇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像史料和精彩镜头。“随身带相机是职业习惯,我平时没有什么创作计划,但随时准备记录突然发生在眼前的事实场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追忆镇江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陈大经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儿就是“变高了”。他回忆道:“1986年我坐飞机进行航拍,留下了一些照片。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来,大市口地区基本上都是平房,最高的就是京江饭店。京江饭店大概是四层到五层,最上面一层实际上还是后来加的。”

从1986年开始到2005年,他每隔两三年就要参加一次航拍,一直拍了20年。他镜头里记录最多的就是这座城市建筑的变化,火车站、港口、西津渡、三山,还有道路的变化,承载着镇江城过往岁月的变迁,也铭记着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每一位建设者。

陈大经的记忆力特别好,拍摄过的东西都记得十分清楚,打开电脑就能找到相关的资料。1980年中国女排到镇江参赛;1981年农村青年到城里买年货用扁担挑着;1982年春的大东滩,第一条鲥鱼开捕……他还将老照片收纳归类做成各种专题,如《西津渡的变迁》、《文明大院的记忆》,等等。“任何一张照片都会有年代感,老与新是相对的,只有新才能衬出老。当你现在拿起相机时就应该记住,今天拍下的照片,它是时间的纪实,是明天的历史。” 

1986年登上飞机去摄影


历千辛万苦,制巨幅彩照


1984年,因拍摄和制作了一幅5×2.5米的镇江全景鸟瞰巨幅彩照,陈大经收获了一枚人民政府奖章。当时恰逢建国35周年,镇江市政府在展销馆举办大型展览,门厅需要一面“照片墙”。陈大经在云台山上用四张接片拍摄了一张镇江全景照片,因为是黑白的,预展未过关,要求换彩色照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别说如此大尺寸的彩色照片,就连24英寸的彩色放大纸都很难找。接下这一项硬任务后,陈大经千方百计打听到扬州有20英寸的彩纸出售,他就想通过拼接的方法来制作这张大幅照片。把房子腾空做暗房,定下放大机位置,用塑料泡沫板做屏幕,量好尺寸用线和大头针“打格子”,再把相纸钉到泡沫板上投影放大。为了尽量保证每张相纸处理的一致性,准备了6个可以容放24英寸相纸的大盆,每个人4张相纸同时下盆显影、过水、定影。尽管当时的照片质量跟现在没法比,可这样尺寸的彩色照片是镇江第一张。展览结束后,这张照片一度陈列在市政府小礼堂。

老照片,带领人们穿越时空与过去的镇江“对话”,解读镇江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的发展变化,它们是了解、研究镇江历史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有一种历史见证人的自豪感,并很想让大家分享。” 陈大经兴奋地说。

作者:马彦如

编辑:何冰


65

陈大经

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人物小档案

陈大经,1946年出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资深摄影记者。

凭着手中的相机,陈大经几十年来为镇江城市的变迁留下许多珍贵影像。他保存的二十余万张照片,定格一个个时空变换的历史瞬间,串连这座城市的光阴故事。


照片刊用,兴趣渐浓


你见过五十年前金山脚下的养鱼池、北固山脚下的大东滩吗?你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江人的服饰装束吗?你记得今天的苏宁、八佰伴、万达、大市口广场建设前的街景吗?还有,如果你是陈大经的老朋友、老同事、老战友,你可能未必知道,他多年前曾悄悄“抓拍”过你,为你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陈大经出生于1946年,上学时就喜欢美术,他下过放,参过军,退伍后从企业到报社,一直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

相比同龄人,陈大经更早接触到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在镇江三中读高中,他就开始摸照相机。1961年秋,学校组织去蒋乔公社参加秋收秋种支农活动。到了蒋乔,班主任吴二林老师才想起学校的相机忘记拿了。15岁的陈大经自告奋勇回校去取,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硬是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到天黑才赶回蒋乔。作为奖励,老师让他保管相机,还教会他使用方法。陈大经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台德国产的双镜头反光禄莱相机。也就是在那次支农活动中,他拍摄同学学雷锋的照片被当时的《镇江市报》刊用,这更加激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并因此一辈子与摄影结缘。

从第一次拿起相机,他就没有放下过,至今已经50多年,从部队到地方,其中专职摄影就干了38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镇江市文代会上,镇江市摄影家协会正式成立,当时只有十多位会员,陈大经任秘书长。1981年初,《镇江市报》计划复刊,陈大经被从焦化厂宣传科调入筹备组。1982年3月,《镇江市报》正式复刊,陈大经成为镇江市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无论是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商业广告摄影,他在镇江都堪称当之无愧的“一级棒”

陈大经1982年1月发售《镇江时报》试刊一号

陈大经说:“照片这东西无需翻译,就能让人读懂,它是世界通用‘语言’”。他还说:“老照片除了视觉艺术价值,更多的是史料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影像资源,应该保护好收藏好,这是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摄影家的责任。”一个城市的变化、一件尘封的往事、一个生命的记忆,除了口头叙说,文字记载,最直观的见证莫过于老照片——历史影像的实物载体。陈大经保存的照片(胶片和数码图片)多达二十多万张,经常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看到他发表的老照片。老朋友、老同事们,常常能意外地收到陈大经发送给他们的自己年轻时的影像。


精神财富,失而复得


说起老照片,还有两次失而复得的故事。1996年夏天,镇江日报社从中山大厦搬迁至中山东路4号。摄影部搬家那天陈大经出差,等他回到单位时傻了眼,只见办公室内撒了一地的胶卷——不少胶卷年代久远,大家都觉得没有保存价值了。陈大经赶紧找了扫帚将散落的胶卷归拢起,装了一大袋子带到新办公室,放在自己的桌子下面,之后工作余暇就整理。所幸的是原来被丢弃的胶卷上都有套子,注明了事件和时间。还有一次,陈大经采访回办公室后发现桌子下装胶卷的袋子没有了,这是当时部门有位通讯员,在打扫卫生时当垃圾扔了。陈大经二话不说,立即冲到楼下的垃圾堆去找,硬是从垃圾堆里扒回了胶卷袋。

几十年从事摄影,留下了几橱柜的胶片、照片,它们是精神财富,也是甜蜜的负担。2006年,陈大经退休后,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整理图片。他把底片清洗干净,内容相同的放入同一袋子,再写标题收藏。把胶片数字化存入电脑,在他的电脑里,照片目录有几万条。他的家里有两个大柜子,28个抽屉的内容不一样,新闻、文化、宗教……底片从001号开始,已经有8000多个文件夹。退休十多年,扫描仪已经扫坏两个,这项工作还没做完。“底片至少有10万张左右,数码照片也有15万多张。每天至少工作两小时,90%已经整理出来。”


影像定格,城市变迁


几十年来,陈大经一直关注着镇江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定格过很多特定的历史瞬间,为镇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像史料和精彩镜头。“随身带相机是职业习惯,我平时没有什么创作计划,但随时准备记录突然发生在眼前的事实场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追忆镇江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陈大经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儿就是“变高了”。他回忆道:“1986年我坐飞机进行航拍,留下了一些照片。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来,大市口地区基本上都是平房,最高的就是京江饭店。京江饭店大概是四层到五层,最上面一层实际上还是后来加的。”

从1986年开始到2005年,他每隔两三年就要参加一次航拍,一直拍了20年。他镜头里记录最多的就是这座城市建筑的变化,火车站、港口、西津渡、三山,还有道路的变化,承载着镇江城过往岁月的变迁,也铭记着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每一位建设者。

陈大经的记忆力特别好,拍摄过的东西都记得十分清楚,打开电脑就能找到相关的资料。1980年中国女排到镇江参赛;1981年农村青年到城里买年货用扁担挑着;1982年春的大东滩,第一条鲥鱼开捕……他还将老照片收纳归类做成各种专题,如《西津渡的变迁》、《文明大院的记忆》,等等。“任何一张照片都会有年代感,老与新是相对的,只有新才能衬出老。当你现在拿起相机时就应该记住,今天拍下的照片,它是时间的纪实,是明天的历史。” 

1986年登上飞机去摄影


历千辛万苦,制巨幅彩照


1984年,因拍摄和制作了一幅5×2.5米的镇江全景鸟瞰巨幅彩照,陈大经收获了一枚人民政府奖章。当时恰逢建国35周年,镇江市政府在展销馆举办大型展览,门厅需要一面“照片墙”。陈大经在云台山上用四张接片拍摄了一张镇江全景照片,因为是黑白的,预展未过关,要求换彩色照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别说如此大尺寸的彩色照片,就连24英寸的彩色放大纸都很难找。接下这一项硬任务后,陈大经千方百计打听到扬州有20英寸的彩纸出售,他就想通过拼接的方法来制作这张大幅照片。把房子腾空做暗房,定下放大机位置,用塑料泡沫板做屏幕,量好尺寸用线和大头针“打格子”,再把相纸钉到泡沫板上投影放大。为了尽量保证每张相纸处理的一致性,准备了6个可以容放24英寸相纸的大盆,每个人4张相纸同时下盆显影、过水、定影。尽管当时的照片质量跟现在没法比,可这样尺寸的彩色照片是镇江第一张。展览结束后,这张照片一度陈列在市政府小礼堂。

老照片,带领人们穿越时空与过去的镇江“对话”,解读镇江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的发展变化,它们是了解、研究镇江历史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有一种历史见证人的自豪感,并很想让大家分享。” 陈大经兴奋地说。

作者:马彦如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